尿液潜血检验方法的临床检查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3

尿液潜血检验方法的临床检查效果分析

陈丽娜

铁力市双丰局职工医院 黑龙江 铁力市 152511

摘要:目的:探析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潜血检验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检验方法,借助尿液分析仪行以潜血检验(简称尿液分析仪)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借助显微镜行以红细胞计数(简称镜检RBC)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阴性率(57.5%)高于对照组患者(45.0%),但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检验方法各有优劣,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的适用性,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进行尿液潜血检验,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临床上可以选择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此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关键词:检验方法;尿液潜血;检查效果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rine occult blood test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rine occult blood test in clinical examination.Methods: will pick in June 2018 - June 2019 in our hospital accept urine occult blood test, 80 patients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given different inspection methods, respectively, with the aid of urine analyzer line with occult blood tes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urine analyzer), 40 patients in group a microscope line in red blood cell coun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microscopy RBC) of 4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the statistical test result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 negativ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57.5%)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5.0%),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 two methods have their ow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both of them have certain applicabi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In clinical practice, two methods can be used togeth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est results.

Key words: Inspection method;Urine occult blood;Check the effect

在临床上,尿液分析是一种常规的检验项目,广泛应用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尿液潜血是尿常规必不可少的一项检验项目,准确为疾病鉴别以及诊断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于尿液潜血来说,是尿液中含有的红细胞数量下降,以往是通过显微镜对尿液红细胞数量进行测定,可作为金标准。最近几年,医疗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使尿液分析仪得到普及,在尿常规检查中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尿液潜血检验在临床检查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在院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的8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16例;患者年龄在11岁-76岁之间,平均为(41.52±4.33)岁;7例为儿科患者、12例为妇科患者、8例为内科患者、13例为外科患者。研究组中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21例;患者年龄在12岁-75岁之间,平均为(41.69±4.42)岁;6例为儿科患者、11例为妇科患者、9例为内科患者、14例为外科患者,两组上述资料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镜检RBC法进行潜血检验。取患者晨尿l0ml,将其抽吸到离心试管中,并行以时长为5min、转速为1500r/min的离心处理。离心后将上清液撇除,将0.2ml的沉渣液留下,混合搅拌均匀后将其置于载玻片上,并将盖玻片覆盖其上。冉使用显微镜进行红细胞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显微镜的倍数逐渐加大,以保证切实地观察到标本中是否存在红细胞。

研究组:采取尿液分析仪法进行潜血检验。取患者晨尿10ml,将其置入干净的试管内,取试纸,将其完全浸入患者尿液标本,1s后将试纸取出,将其放置到尿液分析仪上进行潜血检查。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阴性率与阳性率的对比。将镜检RBC法结果设为基准,对比尿液分析仪法结果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此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方法检查结果对比

评价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见表1,研究组患者的阴性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对比情况[n(%)]

组别

n

阳性

阴性

对照组

40

22(55.0)

18(45.0)

研究组

40

17(42.5)

23(57.5)

2.2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的对比

以镜检RBC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基准来对比尿液分析仪法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分别为16.67%和15.00%,具体见表2。

表 2 研究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比较情况

镜检RBC

尿液分析仪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17

3

20

阴性

10

50

60

合计

27

53

80

3讨论

对于尿液分析仪法潜血试验来说,主要是通过试纸的颜色变化情况来分析。此次研究使用的试纸包含过氧化氢茴香素,人体尿液中血红蛋白含有亚铁血红素,同过氧化氢酶相遇时就会有活性上变化出现。在尿液标本中放入将试纸,确保两种成分充分接触,茴香素分解而产生游离氧,之后邻甲苯胺同游离氧发生氧化反应,此时邻甲苯胺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而试纸颜色的变化同尿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相关,如果血红蛋白的含量比较低时试纸就会呈黄色,而血红蛋白的含量较高时试纸就会呈深蓝色。随血红蛋白的含量升高,试纸的颜色变化遵循黄色-绿色-蓝色这个顺序。这种方法的操作比较简单,可迅速进行检查,并不需要进行离心操作,且难度也比较低。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不需要具有特别高的专业水平,省时又省力。这种方法的缺点也较为显著,其非常容易受到干扰,许多外界因素均能改变检测结果。

镜检RBC是依托显微镜观察患者的尿液沉渣中红细胞计数,较为直观,可直接判定是否是肾小球疾病导致血尿。因镜检RBC可准确进行红细胞计数,所以在尿液的红细胞检测中可作为金标准。但镜检RBC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即在显微观察前,一定要经历离心操作和玻片制备等操作,难度较高,且工作量也比较大。再加上需要缓慢调节显微镜的倍数,所以耗费的时间比较长。而在血尿是否肾小球疾病导致的诊断汇中,还需专业人员来判别。如果操作人员的经验不足或者专业水平不够,就很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存在很大误差,进而影响到患者疾病的诊断。

患者心肌损伤或骨骼严重伤害时,其血浆中的肌红蛋白水平就会显著升高,而且肌红蛋白同过氧化酶相遇后活性也会增加,检查结果为假阳性。发生尿路感染后,患者尿液中细菌会产生氧化物并同试纸反应,检查结果为假阳性。如果没有及时(存放超过2 h)对尿液标本进行送检或标本存放环境的温度过高,检查结果为假阳性。在尿液标本中存在氧化物或者存在不耐受高温的酶,检查结果为假阳性。所使用的试纸被污染或过期,检查结果为假阳性。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阴性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镜检RBC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基准来对比尿液分析仪法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分别为16.67%和15.00%。

结论

综上所述,尿液分析仪潜血试验和镜检RBC在临床中均存在一定有效性,两种方法的优势不同,可联合进行检查来降低误差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迟艳.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6(06):38-39.

[2]宋晓晶.两种临床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