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儿肺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措施和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探究小儿肺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措施和护理效果

李利贞

娄底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支持。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230例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115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11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总结优质护理模式的先进性。结果:两组患儿的相关护理指标显示,实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儿的依从性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在肺炎患儿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肺炎;患儿;优质护理;临床症状

前言:小儿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见于冬春季节,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征,若没有及时治疗可能累积消化系统、心脏,引发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在临床干预阶段,因为儿童年龄等因素限制,肺炎患儿护理难度大,尤其是依从性差是护理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在肺炎患儿护理中采用了优质护理模式,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满意,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230例肺炎患儿,病例入选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儿115例,男67例,女48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4.83±1.96)岁。对照组患儿115例,男64例,女51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4.61±1.7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指导患儿正确排痰,对患儿及家属做健康宣教;做好患儿的呼吸支持,保证吸氧;介绍各种常见药物的用量用法,并在用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

实验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方案包括:(1)优质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之后,立即开展心理干预,针对患儿出现的哭闹等不依从现象进行针对性疏导,加快患儿不良情绪改善。例如,护理人员可将患儿安排至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并提供动画片、玩具以及图书等,避免患儿出现不良情绪;对于活泼好动的患儿,护理人员可提供强度适宜的小游戏,并鼓励家长参与,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2)优化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通过环境管理的方法,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环境,根据患儿的主观感受将室内温度、湿度控制在理想水平下,减少对患儿的应激刺激。在病房的墙壁上粘贴动漫卡通人物,能够强化对患儿的吸引力。(3)优质用药护理。在用药期间,护理人员遵医嘱合理用药,在静脉穿刺期间应该保证一次穿刺成功,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患儿感受到不适;对于穿刺期间配合良好的患儿,护理人员应该通过激励语言,赞扬患儿的配合行为,提高依从性。(4)优化雾化吸入护理。在雾化吸入期间,护理人员遵医嘱配置雾化液,并使雾化液的温度维持在22-26℃左右;用药期间从小剂量雾化液开始,并根据患儿临床症状逐渐提高用药量;雾化吸入结束后注意清理患儿口鼻处的分泌物,并通过叩击后背的方法加快排痰。(5)优化机械排痰护理。在患儿机械排痰期间,护理人员合理使用多频震动排痰设备,取对侧卧位后,将叩击罩覆盖于患者单侧肺上,并根据患儿的体重情况选择15-30Hz的叩击频率;叩击时使气管与手柄箭头位置平行,并用负压吸痰设备做好吸痰护理,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改善。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儿的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其中在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中,由家属对护理工作进行打分,取值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证明家属满意度越高。记录两组患儿的依从性情况,评价标准为:(1)完全依从。患儿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无抗拒、哭闹现象。(2)一般依从。患儿偶有哭闹等不配合现象,但是不影响临床治疗。(3)不依从。患儿出现多次哭闹,影响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用(5f1be715d05c9_html_bd0416668e7ab50b.gif )表示,用t值检验数据差异;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值检验差异,当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

两组患儿的相关护理指标显示,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资料见表1。

1 护理指标(5f1be715d05c9_html_ce607c29d7f9f9a6.gif

组别

住院时间(d)

退热时间(d)

家属满意度

实验组

5.27±1.75

1.83±0.46

95.47±1.77

对照组

8.03±1.42

2.87±0.55

90.43±2.08

t

8.543

6.773

12.739

P

0.004

0.027

0.001

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后,发现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资料见表2。

2 患儿依从性(n

组别

完全依从

一般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实验组

65

44

6

94.78%

对照组

42

48

25

78.26%

x2

13.459

P

0.001

3.讨论

小儿肺炎是因为不同病原体感染所造成的肺部炎症反应,在临床上需要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能够才能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这已经成为改善患儿预后的有效方法[1]。而根据现有的经验可知,在肺炎患儿临床干预阶段,患儿受年龄、认知能力等因素影响,往往会因为环境变化、躯体不适以及医疗操作所带来的疼痛感等出现不良情绪,导致在治疗期间哭闹,影响治疗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疾病康复。针对这种情况,我院积极改进传统的护理方法,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到临床上,最终取得满意效果。根据表1资料可知,实验组患儿在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后,其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表2资料显示,实验组患儿在优质护理下,其依从性达到了94.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数据差异显著(P<0.05),这些结果均证明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具有满意效果。

优质护理干预是基于现代化护理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所构建的一种“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方法,按照肺炎患儿的护理要求,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护理理念,进而能够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从我院的经验,优质护理方法能够涵盖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症状管理、病情观察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能够从多角度对肺炎患儿实施科学护理,所以能够取得满意效果。我院经验证明,优质护理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在优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能够充分考虑患儿护理的各种要求,并主动预见患儿护理中的各种要求,并形成了完整的护理体系。例如在患儿入院之后,护理人员立即对患儿实施心理干预,针对患儿入院后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管理,例如提供玩具、观看动画等,这些方法能够使患儿快速适应医院环境,避免出现哭闹等情况[2]。良好的病房环境也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焦虑情况,所以护理人员从患儿的主观感受出发,控制病房的温度、湿度,提高病房舒适度。(2)在肺炎临床治疗期间,雾化吸入以及机械排痰等都是常见干预手段,所以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充分考虑到这方面需求,从患儿的具体情况,通过多种方法完善雾化吸入以及机械排痰路径,所以制定的各项护理方案充分考虑到上述治疗干预需求,能够提高雾化吸入与机械排痰的干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3]。(3)优质护理干预遵照预见性的护理要求,例如护理人员的不合理操作可能会对患儿造成伤害,因此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重视优化各种护理操作,保证了护理方法的有效性,并且能够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方法满足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需求,该护理方法能够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并保证了患儿的依从性,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可以成为临床护理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胡亚萍.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6):179-181.

[2]刘彩莲.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28+130.

[3]漆楠楠.小儿肺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措施和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