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鲁 军

聊城宏运建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2000

摘要;随着国家以及有关管理者对于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持续重视,体现出建筑项目建设现场的管理工作对于促使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因此,有关建设部门的管理者以及人员要及时经过完备的管理规范以及把控策略,精确解决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使得建筑项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建筑项目的品质达标,促使我国建筑领域持续和谐稳定进步。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建筑的规模呈现出了逐渐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建筑工艺及工作环节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才能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水平,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及问题

1.1设备与材料管理不够全面

当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上存在设备与材料管理不够全面问题,限制了管理水平提升,对建筑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设备与材料管理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材料采购监管机制不够严格。个别施工企业缺乏相应材料采购监管机制,导致某些工作人员与材料厂家暗箱操作,使得一部分质量存在瑕疵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还有个别施工企业缺乏材料采购计划制定,在采购前没有进行多家比对,导致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对工程施工整体质量提升造成不利影响。(2)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相应材料进场检查机制。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相应材料进场检查、检验机制,使得一部分质量存在瑕疵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这种检查机制缺失主要包括现场材料检查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进场材料未做质量检查、检查情况未做记录等。(3)设备检修制度不够完善。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系统性设备检修制度和专业设备机械维修检验人员,导致部分在使用中的设备经常性出现故障,施工不得不停止,影响施工进度正常推进。

1.2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频发

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都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工程各个部位都可能潜藏着危险点,从而对施工人员造成人身威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理应成为重点来抓,然而,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意识依然薄弱,表面上管理人员、监理等都熟悉安全管理条文规范,然而,实际的贯彻落实却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一些施工企业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等,从而疏忽了安全管理,从而导致安全隐患问题不断出现,不仅威胁着施工人员安全,也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

1.3质量管理问题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质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具体概括为以下方面:首先,施工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而相关管理人员为了从中获取一定的个人利益,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其次,相关管理措施根本没有充分落到实处,很多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没有可靠的约束力依据。最后,部分项目施工质量问题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这就使得项目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发现此类问题,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对策建议

2.1优化设备与材料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可以优化设备与材料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确保建筑质量,在设备与材料管理机制优化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完善材料采购机制。施工企业需要在施工前完善相关材料采购机制,相关采购人员对市场进行调查,掌握施工所需材料费用情况,合理测算施工材料成本,从采购支出方面对采购行为进行控制。施工企业完善采购环节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暗箱操作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奖励采购表现优异的人员,通过明确惩处机制,激励员工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工作。(2)完善材料进场机制。相关施工企业可以从检查记录完善、材料质量检查、进场车辆监督等方面完善材料进场机制,确保材料质量。在材料记录完善方面,需要明确质量检查时间、地点、车次、采购人员、采购企业等,做好相关记录明确权责,确保质量。一旦发现不符合合同要求与建筑标准的材料坚决拒绝其进入施工现场,有效确保材料质量。(3)完善设备检修机制。施工企业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完善相应设备检修机制,可以设定1-7天检查设备一次,一旦发现设备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更换,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与施工如期完工。

2.2安全管理的优化对策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将安全管理放在施工现场管理的首位,项目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意义,树立起强烈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并从实际出发切实优化安全管理。(1)优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参照与保障,施工企业要在参照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范基础上,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重新规划不同岗位的安全职责,强化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并将安全职责与薪酬待遇挂钩,这样就能形成对各个岗位人员的约束。(2)优化安全监督检查。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地优化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密切同监理人员配合执行日检、周检、月检等方式,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并肩作战,让任何检查都发挥实效,不为安全问题留任何死角。(3)创建施工安全评估系统。为了从根源上控制安全问题,可以创建安全评估系统,以预防控制风险,具体就是参照已有的经验,根据不同施工阶段来预测施工风险,并对危险情况实施分级,充分地辨认、预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在施工前给出警示,而且要给出合理的应急对策。

2.3加强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企业需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制定质量标准,规范施工行为,以此来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其次,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施工计划和流程,督促现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作业和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及施工环境等,都要进行质量上的把关,以此推动施工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最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还需不断加强自身的质量意识,对各个环节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监管,一旦发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则需要责令返工。当施工现场出现了其他的质量问题,还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加以解决。

2.4施工人员的优化管理

首先必须全面提高项目经理综合素质,牢固把握项目经理选拔与任命,需持证上岗且通过理论测试,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与领导才能,能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与方案引导,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发挥有效地领导作用。其次,则要培养并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施工人员是执行施工任务的最直接实践者,他们的业务素质、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安全与工程质量。所以,必须强化施工人员培训,重点从安全教育、技术培训、规范学习等方面来逐步优化,例如:开工前召集技术人员统一学习新技术,让他们熟悉新材料,强化施工的规范化操作,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为此,必须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以确保工程能够具有更高的质量,针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使企业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谷鹏举,于龙,徐旭.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筑安全,2020,35(3):28-30.

[2]杨超.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