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如何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周兴伟

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省 256600

摘要:进入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的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工作进入深水区,如何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做好土地管理工作,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对土地资源实行优化配置,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长期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我国土地利用工作逐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如土地流转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但是,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整体的土地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土地利用目标还和实际有所差距。一些地方低效闲置用地、违规违法利用土地的现象还较突出。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镇土地的规划和利用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忽视土地利用额的可持续性。城市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规模的土地资源浪费,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管理;土地改革

在城市化不断深入背景下,土地资源价值日益提升,我国对土地管理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在土地管理体系、规划与用地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随意开发与资源浪费较为普遍。对此,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完善土地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对工业用地的监控,使土地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1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缺陷

1.1土地管理的体系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人们没有意识到土地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度不够带来了管理水平低、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的问题,当前的土地管理体系无法满足如今对土地的需求。一方面,相应的规章条例不够详尽,土地资源局还没有更加有效的土地管理体系,这会导致建设项目用地紧张,土地管理的管理过程繁琐复杂制约着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对管理体系的制定应当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目前管理人员对土地管理实际了解和重视不足,土地管理理论没有很好地理解和实施,并且人员安排方面还存在相互重叠和相互交叉的问题,这使得管理模式的实用性较差,并没有将其特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1.2管理规划不够科学

在城市化不断深入之下,城区土地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大量资金被投入到新老城区建设与翻修中,并且不断向周边辐射,长期过度开发不利于土地集约管理,一些乡村地区土地利用率较低,大片土地被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许多破旧、低矮的房屋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进城务工人员增加,乡村人口逐渐减少,部分乡村房屋处于闲置状态。

1.3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从土地管理措施开始实施后,其规划和实施等方面就不断产生各种信息,计算机设备能够对土地管理的开发活动进行支持。但目前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对信息进行获取和存档,这影响到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同时,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不够高,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严重影响到了土地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果不能使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效开发,计算机管理的科学合理使用和有效方便快速的数据处理就无法实现,土地利用水平也将无法提高。

2 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策略

2.1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为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与规划水平,有关部门要在日常的工作中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解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浪费等问题。在土地资源的管理与规划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要从区域的实际情况着手,充分了解和掌握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而制定完善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使得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充分以土地管理制度为基础,发挥制度的指导与约束作用,避免发展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中一切不合理的土地规划等问题,充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2.2提升土地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土地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土地管理与规划的总体水平,因此,相关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培训过程中,要使土地管理人员掌握最新的土地管理政策等,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在土地规划与管理的过程中,充分以区域内的土地资源现状为基础,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并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责任制度等,约束相关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的整体效果。

2.3制定科学的前期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管理水平的影响扩大到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土资源管理局应该重视土地的前期规划:一方面,要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其全面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所在地区的具体土地利用问题,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其能够合理安排土地资源,将土地资源科学地分配到各用地部门。这就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规范培养,对相关技术的开发和专业人员的培养加大投入,这样才能使管理更加有序和高效,使管理水平进一步发展。另外,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提升管理水平和规范管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2.4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管理

土地资源的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宏观土地资源管理框架下,土地的利用形态也受到很多刚性政策的约束,所以难以突破。对此,必须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促进土地利用形态发生转变,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比如说目前吉林地区就针对城镇土地资源与农村土地资源进行了综合利用,扩大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农村发展城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城镇与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转型,从而实现对区域内的所有的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是在开展政策工作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转型需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绿色环保的理念,这样才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合理性效果,推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发展。

2.5引入计算机技术,实现土地信息化管理

在土地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处理文档、保存信息和保存工作内容等相关工作,也能够加强各部门以及各方的沟通和交流,完善管理体系和资源配置。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开发和应用相关信息化管理软件,并在土地管理中进行应用。另外,政府应该对交互式信息平台的建立予以重视,这样有利于多方参与的合作和讨论顺利进行。在管理过程中合理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会更加及时。

3结语

总而言之,土地资源的利用转型与资源管理是推动我国土地利用率提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素,而在具体开展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时,要重视土地资源利用转型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依照其特点开展相应的措施方法实现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与规范化控制。而在本文的研究中就明确了土地管理方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间的创新关系,只有做好了土地利用转型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结合控制,才能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我国土地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远辉.土地利用水平分析土地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J].城市地理,2018(02):134-135.

[2]陈超.基于土地利用水平分析土地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9(18):203.

[3]沈悦,严金明.城乡土地利用冲突与土地制度改革———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暨中国土地科学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专业创立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8,29(07):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