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试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

程川川

滕州东方圣典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滕州 277599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充分实现批量化和集成化生产模式,其对资源的消耗量相对较小,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重点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设计优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对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不断提高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问题

引言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当中,对于建筑类型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住宅的设计需求,预制装配式住宅在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进行规模化预设是其重点的设计内容,可以帮助住宅的建设顺利的进行下去。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1.1设计的多样化

首先由于现阶段年我国建设领域中对于住宅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会出现住宅设计同使用的住房有着不相符的情况发生,以此在实际建筑中会出现承重墙数量过多,并且房屋开间小,同时房间内的分割刻板,导致房间内的空间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在进行装配式房屋的设计中,因为房屋类型是大开间的形式,所以用户可以自由的利用房屋内的空间,将其自由的进行分割,同时利用组合墙体来进行房屋空间的规划。

1.2制造工厂化

想要形成智能化的住宅,就需要从建筑的内部和外部材料的使用方面下手,能够将在墙体结构的材料选用和建筑内部装饰的材料上,都使用具有绿色环保的材料,同时采用工厂化的生产模式是现阶段现代化住宅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例如想要在传统的建筑上进行美化处理,要想保障在建筑上所喷涂的涂料保持较长的持久度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对于工厂化的建筑外墙板制作,不仅仅能够具备高强度、高质量的品质,在工厂进行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机构化进行颜料的喷涂,进行烘烤处理,使其建筑外观的颜色不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剥落,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1]

2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问题

现阶段,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工作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难点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规划设计方案在设计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体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并且需要依照实际的建筑结构工程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由于建筑预制构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吊装的施工方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施工流程,以及对塔吊的位置进行合理规划等,以此来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影响。

其次,在平面设计工作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遵循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保证每一个装配式预支结构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安装尺寸。设计人员需要依照建筑模数来进行有效的协调,保证建筑体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此过程当中还需要充分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问题,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1.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3.1立面设计要点

首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组合设计方法,比如通过多种标准化预制模块的设定,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不同形态的建筑体,让建筑体具有良好的三维立体感官效果,充分表现出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特色。其次,需要充分注意建筑体的层次结构打造,建筑结构当中通常涵盖了建筑外墙、女儿墙、空调板屋面阳台等相关结构,上述建筑结构的形态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立面的整体设计效果,因此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要求不同的建筑元素之间在尺寸形态方面必须要做好相互搭配,并且立面层次结构表现丰富,为预计构件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便利。最后,通过运用质感色彩以及纹理等相关设计元素,有效提高建筑立面的审美效果。比如,通过使用混凝土装饰性混凝土、瓷板或者是彩色涂料等,在建筑体的外在质感上会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有效结合建筑所在区域的功能不同,从中选取出适当质感的立面材料,充分彰显出建筑体的建筑风格。

3.2连接点设计要点

预制装配的建筑当中的连接点位置,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连接技术的选择上都需要加以充分的重视,保证建筑构件相互之间连接的标准性以及稳定性。建筑构件的连接设计工作要求需要依照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工作标准来加以进行在开展相关设计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依照连接形式的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来进行设计,对于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结构来讲,建筑结构的受力状况是建筑设计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必须要保证每一个建筑连接点的位置,满足建筑体的承载工作要求,以此来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2]

3.3管线设计要点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管线设计工作中,由于管线系统的设计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必须要和其他的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配合。在项目的设计阶段,需要结合建筑体的管线系统设计位置、管线走向规划以及预留管线的排布形式等相关条件来加以开展。比如,电气工程当中的系统接地、电线电缆的辐射形式以及排水管道系统的具体排列形式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在管线的预留设计工作中,需要对各类管线的分布区域以及管线的施工位置加以确认,设计管线的预留施工方案需要依照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相关工作要求,保证管线设计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防止管线线路设计不合理,对其他的建筑功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的合理应用,有效分析进驻管线的具体分布是否存在碰撞点或者是交叉点,避免不同管道线路之间存在交叉冲突,影响到其他管道线路的正常工作。

3.4起重设备的布局设计

在对预制建筑物进行规划和设计时,为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照明,间隔和通风的要求,要求安全、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有效组织施工过程,改善施工过程各个过程之间的有效联系,提高施工效率。在预制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预制构件需要在施工期间运输到起重设备覆盖的区域,然后再起吊。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强运输通道的设计,对预制件的临时存放场所进行合理的设计,对起重设备的位置和相应吨位的合理选择。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施工方案,对起重设备的位置进行设计,以提高预制件的运输精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现场的使用效率,提高便利性和安全性。

3.5平面设计

在预制建筑物的平面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模块化协调原则,以实现嵌套模块尺寸和类型的优化,从而提高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使用的不同功能划分空间,并应根据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和工程项目的位置确定组合形式和类型模块。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研究工程项目装配结构的模块化和特点,然后提高功能模块的标准化程度。然后,结合相应的定位要求,形成组装建筑物的嵌套模块,并通过嵌套模块的组合形成单元模块。在选择建筑平面时,必须尽可能选择较大的空间布局,并合理布置承重墙和管井的位置,从而提高建筑空间的可变性和灵活性。套件中的功能空间需要清楚地划分和安排,以提高划分和布局的合理性。通过增加结构选择的合理性来进一步减少承重墙的出现[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预制建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保证预制房屋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必要提高预制房屋的设计水平,准确控制设计要点,进而实现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康.预制装配式住宅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技术要点[J].地产,2019(24):34+48.

[2]车姗,李梦琦,刘海琳.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与优化策略[J].居舍,2019(35):97.

[3]翟婷婷,王强.给排水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必须考虑的施工因素[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