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下中美贸易 战 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特朗普政府下中美贸易 战 分析

宋箫兰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财经系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以对美国人更自由更公平的方式扩大贸易",在"美国优先"执政理念之下,以贸易失衡为借口,在中美贸易问题上以遏制中国继续崛起势头为核心目标采取强硬措施,把中国确定为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者",为此要竭尽所能阻止中国高科技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美国在与中国竞争时的不利局面。对此,中方要充分认识到"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做好长期应对准备,提升应对中美长期摩擦的底气。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特朗普政府 应对措施

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实质

特朗普政府以美国贸易逆差和中美贸易不平衡为由,挑起了新一轮贸易摩擦。 2017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备忘录,授权重点调查在技术转让领域里中国是否涉嫌违反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8月18日, 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在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领域正式对中国启动调查。“301条款”调查致使美中双边贸易摩擦升级,已由正常的贸易逆差摩擦升级到知识产权保护壁垒摩擦,乃至国家安全壁垒摩擦。 2018年2月 特朗普政府在提交国会的年度贸易报告议程中明确提出, 执行和维护美国贸易法,将继续利用美国法律提供的所有工具来打击不公平贸易,试图将美国国内贸易法凌驾于WTO国际规则之上,不断增添新的贸易摩擦。2018年3月22日,美国发布了对中国“301调查”结果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有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23日,中国商务部给出了初步的反制措施,拟对自美国进口的部分产品加征关税,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的出口。 2018年4月3日,美国拟对从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产品清单,涉及中国对美出口的1333项约合50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25%关税 ,特别集中于中国对美出口的化工品、药物、钢铁、电机发动机、机械设备、机床、存储器、电气设备、电视机音像设备、印刷电路、半导体、信息通信技术、电车、航空航天、船舶、光学和电子医疗仪器、机器人技术等先进制造行业。 4月4日,中国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玉米细粉、未梳的棉花、部分小麦、牛肉、烟草、汽车、化工品等14大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美中贸易摩擦在非对称中不断放大、升级。

事实上,造成美国外贸逆差失衡的真正原因是源自美国自身,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以及国际生产分工、美国人民的消费习惯所形成的内部失衡和美国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所造成的美国产业结构变化等,决定着美国将保持持续的贸易逆差失衡。 例如,美国的社会是典型的消费型社会,个人消费支出额占国内消费总值(GDP)近7/10左右,但是总储蓄率才不到1/5左右,需要依靠出口贸易来弥补低储蓄与高消费形成的内部失衡。 特朗普政府对于影响到美国内部产业的进口产品,以违反WTO规则的缘由进行高额关税的征收,限制了中方对美方出口的高科技产品等,是特朗普政府最常见的贸易保护措施,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行为方式。

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贸易摩擦的影响绝对不是单一形式的影响,而是发散形式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对二国的金融、贸易、科技等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影响中美进出口之间企业合作和发展,最终影响民生生计,对消费者造成巨大损失。 中美互征关税,后果是两败俱伤,无法互相受益。中美双方都存在大量的高度依赖对方的商品,要么就是对方占了全球海量的产能,要么就是对方的品质,工艺和技术独步天下,处于无可替代的地步。 贸易摩擦使得美国农业成为重灾区,随着中美紧张关系升级,作为美国最成功的出口产业之一的农业成为受害者,例如,美国的大豆无法出售,中国对大豆的需求量增长迅速,一直都是美国的优质客户; 根据美国肉类出口协会的数据,中国对美国肉类和水果等商品的惩罚性措施加剧了美国猪肉海外销售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全球11.7亿美元的猪肉产品市场,中国是猪肉副产品市场的最大买家。2018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水果等4.6亿美元,水果和坚果受报复性关税措施影响出口量会下降。反过来说对中国也是一样, 科技领域,互联网、工业制造业、手机行业、农业等。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美国商品都加征关税,如果对其征收关税势必成本绝大部分由我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三、中美贸易战应对措施

世界对中美两大经济体可能陷入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深感担忧,不想打的理性声音不绝于耳,贸易战没有赢家,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器 ,合作共赢应该是共同的目标。 从中国反制清单和表态中审视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举措。

1、通过美国不断加压的美中贸易摩擦升级,中国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方在双边贸易摩擦中处于非对称的应对地位。美国发布的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主要聚焦于中国的先进制造行业,而中国作为反制措施,列出的产品清单,主要集中在美国农产品、成熟技术的汽车和化工品之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国和世界主要制造生产国,中国需要寻求最大的世界消费市场来带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将近占到世界贸易1/4的美中两大贸易国,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上跨国企业云集的制造中心,如果美中贸易摩擦真的上升至双边开打贸易战,那么影响的绝对不只是中美双方,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乃至美欧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企业都会遭殃,势必将世界经济增长拖入深渊,将有可能引爆全球性经济萧条危机,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中处于守势和必要的克制是重要的。

2、完善我国的贸易壁垒相关制度。 尽快完善和补充贸易壁垒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合理运用法律条款来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

3、适量减少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债,但是美国国债的收益却比较低,10年期的美国国债收益却不到5%。2018年3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中国减持167亿美元美国国债,但仍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为1.1682万亿美元。如今中美贸易摩擦日益激烈,美国国债有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为了合理规避风险,我国应适量减少我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

4、严格控制关键原材料和产品的出口,造成对方损失。

例如稀土就是一个很好的武器,我国的稀土加工技术和产能在全球无可替代,美国人不管是新建厂扩充产能,还是新开发加工技术,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而以美帝目前去工业化的程度,一个富士康威斯康辛建厂都困难重重,对其短时间内建厂不太乐观。

5、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和竞争力水平,阻止产业链外迁。本土市场是核心,扩大本土市场规模是根本。本土市场越大,企业越不容易迁走,相反还会吸引国外企业进来投资,我们必须想办法保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本土市场稳定性远好于国外市场,国民对于国产有着天然的偏好。由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政府效率,高级智力资源,产业链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是优于其他主要的发展中国家的,继续提升技术水平和品牌化,降低对低人工成本的依赖性,削弱企业外迁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曾培炎.关于美称对华贸易“吃亏论”的客观分析[J].全球化,2019.

[2]赵玉娟,彭剑波.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成因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8.

[3] 昝琪,方友熙.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下中国的应对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

[4]吴明明.特朗普政府下中美贸易摩擦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

[5]于鹏.WTO争端解决机制危机:原因、进展及前景[J].国际贸易,2019.

作者简介:宋箫兰(1967---)女,汉族,陕西武功人,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财经系会计学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和财会专业研究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