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姿:将 师爱 从 云端 低到尘埃 —— 疫情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思想 教育新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三走姿:将 师爱 从 云端 低到尘埃 —— 疫情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思想 教育新探

裘一芳

嵊州市实验小学

摘 要:在疫情背景下,教师用榜样的力量给学生示范,用真理的力量给学生引领,用满腔的热忱关爱每一个学生,把思想教育播洒到学生的心灵中。

关键词:疫情当下 小学低年级 思想教育

一、走在学生前面,用榜样的力量示范

1.时代英雄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英雄榜样都是先进人物的生动符号,彰显和传递着鲜明的价值精神与人格范式,对少年儿童有价值导向、精神激励、行为规范的作用,在社会上是承载、广泛传播和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平凡之中见伟大,危难之时见真情。我在班级群里和学生分享医学专家、援助队伍、捐赠物资从四面八方飞赴湖北的消息,分享钟南山院士对全国中小学生的寄语。这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情怀,无疑在年幼的孩子们心里播下了一颗“大爱”、“大我”的种子,他们就是孩子们心中的“英雄”。从英雄们身上,孩子们学会了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出自己的亮光。

2.身边榜样的力量

班里周映宏的母亲是嵊州市援助武汉医疗队的首批成员。在征得她的同意后,我在“云班会”里和学生们学习了她给自己两个孩子的一封信。

在信中她说道:“每当妈妈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妈妈就拥有了超能力,能够打败一切病毒。这边还是有很多的病人,但看着他们一个个康复出院,是妈妈最开心的时刻!妈妈在这里学会了更多的珍惜!更多的善良!更多的勇气和坚持!妈妈是个普通人,做的就是普通事,支援武汉只是把工作地点换成了武汉,其他的和以前的工作没什么不同。这里妈妈想说的是:要把每一件普通事做好,最后就会变得不普通。”

这一封满是正能量的信,回归教育初衷,让孩子明白,世上除了书本,还有一些人与事值得去学习、领悟、珍重、感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道德教育呢?

3.以身作则的力量

在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时,作为一名教师,我虽然不能像“白衣天使”等一线人员一样冲锋陷阵,但读懂当前疫情、找准角色定位、体现责任担当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

为了响应国家防疫号召,嵊州也及时采取了封闭社区的措施。社区封闭后,我主动承担了志愿服务工作,在临时服务站里工作了多天。小区出居民的出行量不少,老年人较多。站了6个小时后,我的腿就开始打哆嗦了;大声劝说了6个小时后,我的嗓子就开始沙哑了。但在特定时代之中实现对自身限度的克服,是对个体生命最大的挑战。

不爱炫耀的我分享自己志愿服务的照片给班级群里的学生看,是因为我明白学生是自身的主人,更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他们虽然年幼,但我们应该把他们当做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好老师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思想,有对学生的影响力。

二、走到学生中间,用科学的力量引领

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为榜样,还要引导学生注意个人防护,培育积极正确的心态,缓解疫情期间的心理压力,积极应对疫情。

1.学习科学防护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要在一个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对于学生德育教育而言,通过开展符合时代特点和生活气息的实践教育活动,不仅可以让他们获得不同教育环境和育人氛围的亲身体验和知识技能,而且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

翻开疫情教科书,我们看到因为人类对自然的无知和傲慢,导致疫情的发生与蔓延。我教育学生,人类不过是浩瀚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病毒的来源、危害、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是学生认识自然、崇尚科学、敬畏生命的实践案例。

如何让低年级孩子自己重视洗手这件事,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平时班里的孩子吃饭前、如厕后,常常需要在我再三提醒之下才不情愿地去洗手。在疫情期间,洗手是科学防护必不可少的一环。疫情刚一爆发,我就在班级群里分享了《五片面包实验》的文章。文中通过5片面包触碰过不同物品的实验,让孩子深刻认识到用肥皂洗手的必要性。同时我还分享了一个朗朗上口的“七步洗手操”儿歌,教孩子正确洗手。在“云班会”上,我布置了“七步洗手操”和“正确戴口罩”视频评比,确保人人重防护,个个会洗手。

生命的健康来自良好的生活习惯,抵抗疾病的最好药物就是自身的免疫力。我还要求学生每天在家合理膳食,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通过跳绳、仰卧起坐、踢毽子等打卡活动养成锻炼的习惯,学会自我管理,成为自己的主人。

2.培育正确心态

面对疫情,即使是那些没有直面悲痛的孩子,也可能会在新闻中看到悲伤的场面,他们可能常常会对生死的概念产生疑问。生命和死亡,可能是最难回答的童年问题之一。它很难表达,也很难理解。死去的人和物去了哪里?他们还能思考吗?和他们说话,他们还能听到吗?以及面对生死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处理悲伤、困惑和心痛呢?没有人能躲开死亡对心灵的冲击,尤其是孩子。这种冲击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呢?除了在班级群发布学校心理老师推荐的内容外,我选择让书来陪伴和安慰孩子们。

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我精选14本绘本推荐给他们。如:《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是一本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情绪的书。书里流淌着浓浓的爱和淡淡地忧伤,它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悲伤,理解长大,理解变老,理解离开。它让孩子们知道悲伤是因为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但悲伤的感觉是正常的,是不会永远持续。读这本书,可以让孩子们在糟糕的事情发生时接纳自己的情绪。这些绘本书都有着独特的力量,从死亡的各个方面,以温情的爱,帮助孩子疏导这种心灵的冲击。

三、走进学生心里,用师爱的力量温暖

爱学生,这是教师最神圣的职责;把爱分享给学生,也是教师最大的光荣。对于教师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热爱儿童。”这种爱是自然的流露,是不求回报的无怨付出,更是长久的坚持。

面对疫情,有人负重前行,是最美的“逆行者”;有人困守家乡,是令行禁止的好公民;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坚守岗位,秉承初心,向阳而生,做“白衣天使”的助力者,做孩子们“线上学习”的守护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用师爱的力量,温暖学生的心灵。

疫情危机是个教育契机,为人师者,我们为何不抓住这个契机,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美德的种子。倘若我们用爱精心呵护,美德就会沐浴着阳光,从孩子们的心灵中破土而出,扎根成林、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DB/OL]新华网

[2]杨菊.分享阳光分享爱[J].中小学班主任,2020(02)

[3]王萍.特殊日子里的美好故事[J].中小学德育,2020(03)

[4]谢光灵.疫情促成长,逆境恰自强[J].中小学班主任,2020(03)

5f1a30b6a15b6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