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 CT分级及其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 CT分级及其临床意义

卢成哲

吉林省通化市 206医院 吉林 通化 134001

摘要目的:针对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CT诊断后分析CT分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根据患者CT诊断结果按照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分析CT分级与患者VOS评分和ODI相关性。结果:患者VOS平均评分为(4.21±2.14)分、ODI为(53.25±18.94)%,CT分级平均为(1.35±0.48)级,患者VOS评分和ODI与CT分级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研究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CT分级与VOS评分和ODI之间相关性,能够有效对患者关节炎退行性变化程度进行有效评估。

关键词:腰椎关节;骨性关节炎;CT诊断;CT分级

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发生退变引发的临床疾病。通过对患者进行CT诊断能够有效辨认和描述患者的影像学征象,提高观察者对患者临床诊断的一致性[1]。本研究主要针对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CT诊断后,对患者CT分级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根据患者CT诊断结果按照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介于2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4±4.45)岁。

1.2 方法

采用64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连续扫描。参数设置:电压:120kV,电流:250mA。扫描位置为患者T12~S1节段,扫描层厚为1.5mm,并观察患者骨窗轴位像。其中,测量参数设置为:窗宽:2056HU,窗位:250HU。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CT诊断结果按照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I级(0分)、II级(1~3分)、III 级(4~6分)、IV级(7~9分),其中诊断征象为:关节间隙宽度、骨赘形成、骨质变化。VOS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低疼痛度越低。ODI为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相关标准参考腰椎功能障碍指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病变累及节段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关系

在本次研究中病变累及节段L3~4中,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16例,比例为40.00%(16/40),L4~5中,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24例,比例为60.00%(24/40),x2=10.231,p=0.001。

2.2 对比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与CT分级关系

在本次研究中,病变累及节段L3~4中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CT分级为I级(4例)、II级(6例)、III 级(4例)、IV级(2例),病变累及节段L4~5中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CT分级为I级(6例)、II级(9例)、III 级(6例)、IV级(3例)。

2.3 对比患者VOS评分、ODI与CT分级相关性

在本次研究中,40例患者VOS平均评分为(4.21±2.14)分,CT分级平均为(1.35±0.48)级,t=5.214、p=0.812,ODI为(53.25±18.94)%,CT分级平均为(1.35±0.48)级,t=5.521、p=0.782。

3 讨论

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腰椎退变而引发的临床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关节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以及骨质改变等[2]。目前在临床上对该类患者患病情况进行评估时,采用的评估方法较多,但是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病变情况,对影像学征象的辨认和描述存在差异,为提高患者诊断效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CT诊断,对患者CT分级进行研究分析,能够有效探讨CT诊断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在CT诊断中,对相关结果进行CT分级,能够有效观察和辨别患者腰椎关节突关节轻、中、重度退变和关节硬化、增生情况,在本次研究中对比病变累及节段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关系,有效证明CT诊断的有效性和分级系统一致性。在分级系统中,根据观察患者关节间隙宽度、骨赘形成、骨质变化征象,能够有效对患者的影像形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准确描述患者病变情况。在本次研究中,其数据指标与党连荣[3]研究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该诊断方案和分级方案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CT分级情况,证明CT诊断能够有效对患者关节炎退行性变化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同时CT分级与VOS评分和OD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在临床医学中采用CT诊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效率,为诊断提供有效临床数据,在临床上值得继续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董宇,赵云超,李杰.螺旋CT(16层)对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8):178-179.

[2]骆重.CT诊断及分级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133.

[3]党连荣.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CT征象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