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对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处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责任制护理对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处理质量的影响

张锦珊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 吉林省 延吉市 133000

【摘 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处理中实施责任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10月,共选择腔镜器械200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消毒管理模式,实验组予以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腔镜器械的护理质量。结果:参照组腔镜器械感染率与实验组对比显著更高,P<0.05;参照组包装合格率、洗涤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与实验组比较均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开展责任制护理管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腔镜器械的包装、洗涤、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降低腔镜器械感染率,提高处理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责任制护理;腔镜器械;应用效果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因为手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患者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多项优点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但是因为腹腔镜手术的增多,感染发生风险也显著增高。消毒供应中心主要为各个科室提供医疗用具,主要对各种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清洗、包装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和发放,其工作质量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2]。因此,必须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的腔镜器械管理工作。本文选择了200件腔镜器械,就责任制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改善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10月,共选择腔镜器械200件,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常规消毒管理模式,实验组(100件)腔镜器械中脑室镜器械17件,占比17.00%;腹腔镜器械35件,占比35.00%;宫腔镜器械23件,占比23.00%;胸腔镜器械25件,占比25.00%。参照组(100件)腔镜器械中脑室镜器械19件,占比19.00%;腹腔镜器械33件,占比33.00%;宫腔镜器械21件,占比21.00%;胸腔镜器械27件,占比27.00%。两组腔镜器械基本资料可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实验组应用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⑴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将消毒供应中心设置为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灭菌区、去污区三个区域,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每个区域设置一名责任组长,总组长由护士长担任。⑵明确职责:依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明确个人职责,将腔镜器械的消毒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化,保证各个工作流程规范化进行。在消毒供应中心每个区域类,责任组长应定期检查、评估工作流程,定时监督,详细记录,明确各自管理区域类的隐患问题,并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分析相关问题,总结讨论对策。⑶规范工作流程:腔镜器械在清洗前首相应进行处理,各项手术完成后工作人员也要及时清点手术器械,无误后使用蒸馏水纱布对腔镜器械进行擦拭,依序存放;将腔镜器械送回去污区后,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对于可拆卸的腔镜器械应拆致小单位,并放在加密篮筐内以免丢失。对于导线、光学镜、导管等表面,可使用软清洗布进行擦拭,之后组装、灭菌处理。仔细检查器械咬合处和表面是否残留血迹、污迹,将腔镜器械内腔吹干[3]。参照组应用常规消毒管理模式。

1.3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腔镜器械的感染率、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中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作为数据分析处理标准,两组腔镜器械包装、洗涤、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以及感染率等数据分析均采用X2检验,以P表示组间数据统计学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P<0.05。

2、结果

参照组腔镜器械感染率与实验组对比显著更高,P<0.05;参照组包装合格率、洗涤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与实验组比较均显著更低,P<0.05。

表1 两组腔镜器械感染率、包装、洗涤、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分析(n/%)

组别

感染率

包装合格率

洗涤合格率

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

实验组(n=100)

1(1.00)

99(99.00)

98(98.00)

98(98.00)

参照组(n=100)

7(7.00)

92(92.00)

91(91.00)

90(90.00)

X2

4.6875

5.7010

4.7138

5.6738

P

0.0303

0.0169

0.0299

0.0172

3、讨论

腹腔镜技术因为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逐渐成为了外科手术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而此类手术对腔镜器械的要求非常高,器械供应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手术顺利与否[4]。而作为医院重要科室,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职责各种腔镜器械的回收、消毒、清洗、包装、灭菌以及发放,因此必须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责任制护理指的是进一步细化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和环节,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后,明确各人职责,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处理;责任组长从细节上实施监管,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效率[5]。本次研究中选择了200件腔镜器械,分别予以参照组常规消毒管理,实验组责任制护理管理,结果显示,实验组腔镜器械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感染率更低,进一步提示了责任制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处理中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开展责任制护理管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腔镜器械的包装、洗涤、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降低腔镜器械感染率,提高处理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於孝娟.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精细化管理效果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7):165+168.

[2]蔡德梅.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7):204+207.

[3]贾娟.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腔镜器械的集中清洗消毒意义[J].智慧健康,2017,3(19):3-4.

[4]周婉瑜,黄士兰,张月笑,苏洁珊.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分析[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7,6(02):247-248.

[5]凌丽秀,许蕾.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返洗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3(04):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