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透并发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分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透并发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评价

蒲君 刘琪 吕欣蔓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 评价分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透并发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我院血透室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实施分级护理模式,比对实施前后的血透并发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施分级护理模式后,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情绪状态平稳,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P<0.05。 结论 分级护理模式有利于血透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情绪状态平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级护理;血液透析;并发症;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分级护理能够有效的激发护士工作的主动积极性,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1]血透室多为门诊患者,普遍具有:遵医行为差、较随意的特点,且由于疾病的原因,患者同时具有病程长、治疗终身、病情变化复杂且快的特点。血透室主要是护士进行血透操作,在血透室选择合理的护理模式十分必要。本研究评价分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透并发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血透室血滤机3台.血透机21台;另有护士14人,年龄32-51岁,平均年龄40岁;主管护师9名,护师4名,本科护士7名,大专7名。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内在我院血透室进行血透的患者230例中选取52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周岁②病情稳定。

1.2 方法 1.2.1建立护士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护士职称、学历,制定各分级护士职责和考核内容,分 三个分级[2]: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 1.2.2工作内容 护士长:分级划分及各分级工作任务分布;护理质量控制及管理;护理教学、指导及监督。责任组长:护理工作精细化分配;疑难患者护理及指导教学;配合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责任护士:患者透析通路的维持、机器报警处理、病情观察、透析期间健康教育、饮食管理、心理护理等。 1.2.3护理培训及考核 护士长按护士职称及工作年限,对护士组织血透专业基础理论培训、技能培训及考核。 1.2.4护理质量考核 护理质量检查包括:核心制度、消毒隔离、透析记录、健康教育、急救物品完好落实情况等[3],由护士长每日检查;开展护理质量控制活动1~2次/月,由护士长、责任组长、质控组长进行,找出、分析并解决问题。

1.3 观察指标 ( 1)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感染、心律失常。 ( 2)负性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得分越高,代表负性情绪越严重。 ( 3)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十分满意得分应≥90分,大体满意得分为60~89分,不满意得分≤60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大体满 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为SPSS22.0,负性情绪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并发症及满意度采用“ %”率表示=卡方值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患者负性情绪实施分级护理模式后患者情绪状态优于实施分级护理模式 前, P<0.05,见表1。

表1对比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ASA评分

SDS评分

分级护理前

54.13±2.38

54.42±2.64

分级护理后

41.32±3.59

43.01±1.02

2.3 比较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实施分级护理模式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分级护理模式前, P<0.05,见表2。

表2 对比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分级护理前

8

32

12

76.92

分级护理后

26

25

1

98.07

3 讨 论 实施分级化护理模式,一方面可最大化的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发挥法高年资护士的传授帮扶带教作用[3-4],提高血透室护士业务水平,提升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同时也利于增加护士成就感及归属感,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护理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提高,有利于为患者带来连续、人性、个体化的服务,从而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由实验结果可知,实施分级护理模式后,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情绪状态平稳,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综合上述,分级护理模式有利于血透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情绪状态平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翠兰. 分级管理模式在医院血透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14(10):125-126. [2] 陈红琴.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信息, 2017, 30(8):141-142. [3] 佚名. 行为转变理论的6S管理模式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21):2885. [4] 周艺琳, 周参新. 基于需要理论的分级护理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7):1256-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