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李旭东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心内科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165000

【摘 要】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运用于冠心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收治患有冠心病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研究小组,分别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54/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48/55),差异性大,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运用于冠心病中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修复血管内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

冠心病是一类缺血性心脏病,此疾病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涨其风险,冠心病病发急促,病情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为此,若不给予有效及时的治疗,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主要以改善患者冠脉血供以及调节血脂血压等方式为主,以此改善病情进展,治疗药物包含硝酸酯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除开上述常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临床中也得到了推广使用,此药物能够缓解患者的心肌功能。本文为了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的临床效果,选取11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挑选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被本院收治患有冠心病的110例患者加以分析,所有患者均被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小组分别有患者5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有28例与27例,其年龄在51-80岁之间,平均年龄(60.56±5.81)岁,试验组男女患者分别有29例与26例,其年龄在52-81岁之间,平均年龄(61.06±5.99)岁。比较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度小P>0.05,有研究分析价值。

1.2方法

两组患者经确诊后给予饮食控制、静休、忌烟酒等常规治疗,同时服用拜阿司匹林100mg日一次口服,抗血小板汇集;运用阿托伐他汀进行降脂,每日口服20mg;并给予美托洛尔改善患者心率过快,每日给药2次,每次服用25mg。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本院所用药物为培哚普利2mg日一次口服。

1.3评定方法

评定患者治疗效果,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次数低于20%,时间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缩短;有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次数低于50%,时间与治疗前相比有改善迹象;无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次以及时间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分析的数据全部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5f17944d9c354_html_844f00b242ba8910.png ±s”来表示,数据检验为“X²”。得出的结果为P<0.05时,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试验组显效数、有效数与无效数分别为30例、24例、1例,对照组显效数、有效数与无效数分别为27例、21例、7例,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54/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48/55),差异性大,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例数(%)]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试验组

55

30(54.55)

24(43.64)

1(1.82)

54(98.18)

对照组

55

27(49.09)

21(38.18)

7(12.73)

48(87.27)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改善情况

试验组的交感神经兴奋性抑制、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心肌供氧改善例数均比对照组多,差异对比度明显,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 [例数(%)]

组别

例数

交感神经兴奋性抑制

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心肌供氧改善

试验组

55

51(92.73)

52(94.55)

54(98.18)

对照组

55

20(36.36)

26(47.27)

31(56.36)

3讨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民众生活节奏、生活习性的变化,冠心病的患病率也在日益增涨。冠心病在临床中属于一类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病发率。患病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应以改善病变位置的供氧、供血以及促进血管机能为主,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在临床中的运用,它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对比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改善情况,试验组的交感神经兴奋性抑制、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心肌供氧改善例数均比对照组多,其中,试验组交感神经兴奋性抑制例数为51例,比对照组多31例,而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例数比对照组多26例,差异对比度明显,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

由上可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翟晓波,王亚敏,白荣,何志高.临床药师在冠心病监护病区促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理使用的成效[J].药学实践杂志,2017,35(5):472-474+478.

[2]陶以嘉,施晶晶,徐大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冠心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37(5):575-581.

[3]赵佩,赵红,曹新营,张文静,葛庆锋,李海涛.唐山地区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2):221-224.

[4]帅东东,苏长阳,王明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3).

[5]杨瑞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2):94-95.

[6]吴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