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门诊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护理干预对门诊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李霞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门诊2017年10月-2018年11月间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9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根据就诊的先后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每组各49例,参照组采取的为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的为全面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TG、TC、AB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TG、TC、AB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TG、TC、AB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且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护理;门诊;妇女;围绝经期心血管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会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就是本文研究涉及到的围绝经期,又称“更年期”[1],在该时期下,女性群体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持续上升,例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如果不及时多加干预,则会诱发更多的心血管疾病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本文就以如下的研究过程,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时,所采取的有效护理干预流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为我门诊2017年10月-2018年11月间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98例,将其按照就诊的先后时间进行平均分组,一组为参照组(n=49),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一组为实验组(n=49),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参照组: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为(47.68±2.13)岁;实验组:最小年龄为37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为(48.53±1.31)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可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口头的健康教育,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辅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

实验组:采取全面护理:(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在适当的情况与患者交流,面带微笑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并以温声细语的方式引导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关爱,并且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建立信任感以及依赖感,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叮嘱患者的家属做好陪护的工作,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放宽心态,积极的配合医护工作(2)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选取患者能够听懂的方式[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其中包括绝经期间的注意事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危害等,使患者能够减少陌生感,保证充足的睡眠,热爱生活,多做些喜好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叮嘱患者可以多看看视频,多进行了解,使自身能够做好自我的预防工作,并且定期进行体检,做好早发现、早治疗等(3)运动护理:运动可以促进身体血液的流通,还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同时还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改善内心的压力,所以护理人员可以叮嘱患者加强运动锻炼,并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为患者制定运动量,以轻度-中度-强度为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头晕、恶心等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运动,并进行相关的处理(4)饮食护理:需要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多补充身体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纤维素以及优质蛋白等,例如:鱼肉、豆制品以及奶制品等[3],并且要多吃绿叶的蔬菜以及新鲜的水果,减少高油、高糖以及高盐分食物的摄入,也不要食用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保证患者能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1.3判定标准

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ABI(踝肱指数)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采取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越好。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TG、TC、ABI以及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TG、TC、AB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TG、TC、AB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且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一。

表一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TG、TC、ABI以及生活质量 (x±s)

时间

组别

n

TG

TC

ABI

生活质量

护理前

实验组

49

1.43±0.64

5.51±1.18

1.09±0.10

67.66±4.33

参照组

49

1.44±0.77

5.52±1.21

1.08±0.09

66.65±3.42

T

0.070

0.041

0.520

1.281

P

0.944

0.967

0.604

0.203

护理后

实验组

49

1.10±0.45

4.77±0.64

1.03±0.04

90.67±4.53

参照组

49

1.35±0.64

5.13±1.00

1.08±0.14

87.22±3.12

T

2.237

2.123

2.404

4.391

P

0.028

0.036

0.018

0.000

3讨论

围绝经期的妇女通常会处于情绪较为波动以及神经系统紊乱的情况,会导致心理压力增加,提高心血管的患病几率。对于围绝经期的妇女来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包括不可改变以及可改变的因素,不可改变的因素包括:年龄、身高、性别等,而可改变的因素就是通过饮食、生活习惯等干预来改善高血脂、肥胖、血压高等现状,从而降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本文的常规护理讲究的是口头教育,并不能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执行,而本文的全面护理是从多方面开始执行,其中包括心理护理、运动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防范的意识,并且从饮食上以及运动上保证身体的营养水平,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且促进身体的血液流通,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使患者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在围绝经期的妇女当中,实施本文的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降低相关的危险因素,使得患者保持良好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智敬,曾玉翠.周艳秋,等.理性情绪疗法对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57-59.

[2]兰玥.门诊心理护理与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7):249-250.

[3]刘玉兰,刘真,阮祥燕,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7,52(7):77-80.

作者简介:李霞(1978年,57日),民族:汉,性别:女,籍贯:河南省郑州市,工作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部,学历:中专,职称:护师,研究方向:门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