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范晓云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护理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所发挥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6月诊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降压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降压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全程干预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提升降压效果,取得了积极的干预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全程干预;效果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患者机体主动脉内膜撕裂,循环状态中的血液通过裂缝进入主动脉肌壁中,使血管壁出现分层的疾病。急性主动脉夹层具有病情进展快、恶化程度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若治疗延误,患者可在发病2周后死亡,因此早期开展手术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需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改善预后[1]。本文分析了全程护理干预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护理中所取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6月诊治的10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患者经过CT、MRI证实主动脉内假腔或游离膜片,因胸背部突然出现撕裂痛、意识障碍等就诊,症状表现为一侧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心脏压塞、主动脉关闭不全、双侧肢体血压明显不相等。排除标准:其他疾病、不同意参与治疗等。按照双色球分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为(47.3±0.6)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为(46.8±0.3)岁,患者的性别、年龄数据对比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做好检查,按照手术治疗护理要求实施各项护理服务。

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基础护理: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内,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养,给予血压、心电和呼吸等监测,中流量持续吸氧。患者的饮食要易消化,增加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摄入,防治便秘,若患者排便困难需给予缓泻剂,严禁用力排便,避免用力加重夹层分离,引发破裂而猝死。血压监测:血压升高是导致疼痛额血肿扩展的重要因素,发病48h是破裂危险时期。监测血压状态,给予降压药物,若出现较多不良反应需更换降压药物,平衡降压,注意稳定患者的血压状态。疼痛护理:疼痛是发病的典型症状,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给予有效的镇痛护理[2]。患者疼痛持续加重且移动,提示夹层剥离处于扩展状态,若疼痛缓解则提示夹层剥离停止。及时镇痛可避免血压波动、夹层扩展,密切关注用药后患者的状态反应。心理护理:护士要耐心进行健康教育,安抚患者的情绪,取得患者的护理信任。亲切与患者交流,使患者有积极的康复心态。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要减轻患者的恐惧情绪,交代手术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尽量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密切关注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发现异常要立即处理。③术后护理。返回病房后,护士要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减轻心理负担[3]。加强病房巡视,使患者感受到护理关怀,有助于术后情绪稳定。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给予积极鼓励,综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④并发症护理。关注患者下肢血运状态,触摸足动脉搏动和皮温,发现异常要进行超声检查,避免动脉栓塞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痰,避免肺部感染。观察患者术后尿量和尿色,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测,避免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并发症。

1.3护理评价

选择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压下降值,结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综合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护理分析选择SPSS17.0进行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5f16b15e19d70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t检验,若数据对比有意义,则P<0.05。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3.09±0.34)分,对照组VAS评分为(6.97±0.32)分,t=21.0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压下降值高于对照组,见表1.观察组术后出现2例(4%)并发症,其中1例肺部感染,1例动脉栓塞;对照组出现9例(18%)并发症,其中3例动脉栓塞,3例肾功能不全,3例肺部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X2=17.04,P<0.05。

1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下降值数据对比(

mmHg,5f16b15e19d70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

组别

例数

舒张压

收缩压

观察组

50

18.49±1.43

32.89±1.21

对照组

50

14.09±1.25

24.67±1.55

t值

-

21.09

30.83

P值

-

P<0.05

P<0.05

3 讨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但对围手术期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全程护理干预保证了护理的全面性、连续性,可提升降压效果,缓解术后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稳定患者情绪,避免焦虑、抑郁等并发症,保证手术治疗顺利进行[4]

结合本次研究分析可见,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血压控制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证实全程护理干预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价值高。

综上,将全程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提升术后降压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预后,护理价值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静,徐燕.循证护理在预防主动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01.

[2]龙梅.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血压水平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2):130+132.

[3]贾晓英.围手术期护理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西藏医药,2019,40(03):97-98.

[4]张艳霞,王喜明,任曼曼,郑蔚.围术期系统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0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