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李璐

宣城市人民医院 安徽 宣城 242000

摘要: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影响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于2018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2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划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方面的数据存在较大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施以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效优化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为患者后期较好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

在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及时实施溶栓、抗凝等治疗方法,用于解除脑动脉血管狭窄、堵塞,恢复脑组织血供,进而控制病情进展。但受到脑组织损伤的影响,患者仍会受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的困扰,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恢复健康,无法正常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为了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尽快摆脱各类功能障碍后遗症的困扰,需要持续进行治疗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8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2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划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MRI、CT检查,并确诊为脑出血/脑梗死,且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入院时GCS评分超过9分;ADL评分介于40~60分;排除严重性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脏器疾病;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划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51例,女25例,年龄44~84岁,平均(60.23±6.2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54例,女22例,年龄47~80岁,平均(59.67±7.11)岁。就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基线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组间差异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实验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脑细胞保护治疗以及颅内压降压治疗等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被施以早期康复治疗方案:①早期运动功能锻炼:持续监测患者的体征状态,在体征稳定24~48h后,即可展开康复训练。开始以良肢位摆放为主,取患侧卧位,并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调整为健侧卧位和仰卧位。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患者能够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注意保护患者的肩、髋关节,避免出脱位、痉挛等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被动运动,进行肩胛胸廓关节的活动,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锻炼其肌张力。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训练强度,密切关注患者的感受,避免引发疼痛。同时进行肘、腕、指关节的活动。在下肢的被动训练中,做股二头肌牵拉和髋关节伸展训练,活动其膝、踝、趾等关节。为了锻炼患者的床上自理能力,向健侧、患侧翻身,旋转躯干,尝试上下肢的自主活动。随着患者自主活动功能的恢复,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双手插握、桥式运动、床上转移以及骨盆控制等活动。逐渐增加训练难度,由卧位训练过渡为坐位训练,保持正确的坐位姿势,并进行床边坐位平衡训练,进而尝试躯干侧屈、伸展等主动训练。经过躯干前倾训练、双手交叉起立训练和双手分开起立训练后,患者可完成由床上训练到地面训练的转换,在医护人员的陪护下,进行行走训练。②生活活动能力锻炼:在开展早期运动功能锻炼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生活活动能力锻炼。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能够尝试自主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进食等。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则需要通过口腔周围按摩、冷刺激、阶段性摄食训练等方式,逐渐改善其吞咽功能。对于存在言语障碍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经过与患者进行对话,并积极鼓励患者,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通过多次。反复的联系,逐渐恢复其语言功能。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择取SPSS 17.0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量资料为(x±s)方式,检验设定T值;计数资料为n(%)方式,检验为x2;若检验结果为P<0.05,判定本次实验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方面的数据存在较大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n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评分(分)

运功功能评分

(分)

对照组

76

68.96±14.08

51.30±23.93

观察组

76

55.45±18.17

41.05±20.91

t

5.12

13.78

P

0.00

0.00

3 讨论

众所周知,虽然现如今我国医疗机构在脑卒中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大幅度降低了脑卒中死亡率,但脑卒中患者的致残风险却居高不下,例如,严重性躯体残疾、严重性智能障碍等,无论是患者家庭,还是社会环境,均需要承担十分沉重的负担。而据脑卒中临床治疗相关资料显示,在脑卒中患者发病的急性期,医疗机构在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对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使患者的中枢神经获取较高的可塑性,从而优化患者损伤器官、损伤组织的修复能力,最终增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致残的可能性,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本院收治的15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如上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数据,即对应数据组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人类而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基本生存需求,而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要求肢体具备一定的协调性、灵活性,因此,在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以帮助患者重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目标对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至关重要。本次实验在严格遵照早期康复原则的基础上,将康复技术融入日常训练工作中,并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全面考量患者的实际情况后,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了专项运功指导,最终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雅静.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2):140-141.

[2]黄梅,宛丰,王佳君,田宇,吕衍文.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5,30(05):346-348.

[3]高春华,黄杰,王盛强,肖锋.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重建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9(05):4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