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生儿溶血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检验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分析新生儿溶血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检验的价值

王丽萍 高娜娜 左进东

盐池县人民医院  宁夏吴忠 7515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新生儿溶血患者实施血清总胆汁酸的检验,分析临床应用的结局。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前来本院进行溶血治疗的新生儿为对象,经过回顾式分析,对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进行对比说明。对照组患者以60例黄疸新生儿进行对比,观察组则为60例溶血新生儿,分析数值水平差异。结果:从研究数据上看,观察组患儿在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上均为(1.66±5.74)umol/L和(165.52±74.36)umol/L,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直接胆红素水平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上依然存在差异性,即观察组数值为(14.39±5.55)umol/L和(6.49±4.25)umol/L,依然远远高出对照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日龄低于5天的新生儿,其血清总胆汁水平酸明显低于日龄超过5天的新生儿。结论:采用血清总胆汁酸检验能够对新生儿溶血疾病的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其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也有所提升。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患者;血清总胆汁酸

新生儿溶血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此时,母体内产生于新生儿血型抗原不匹配的血型抗体,抗体则会经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这就会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1】。而这一问题则会导致新生儿生命受到威胁,故而,做好监测工作十分重要。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前来本院进行溶血治疗的新生儿为对象,经过回顾式分析,对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进行对比说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前来本院进行溶血治疗的新生儿为对象,经过回顾式分析,对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进行对比说明。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患儿平均日龄为在23天以内,其中超过5天的有80例,不足5天的40例。新生儿均为足月分娩,且家属对实验表示知情。新生儿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操作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60例黄疸新生儿进行对比,观察组则为60例溶血新生儿,均需要抽取空腹静脉血3ml,离心10min后取得血清,并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下得出可靠结果。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将针对新生儿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做出记录,其主要指标包括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

1.4统计方法

对新生儿溶血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进行讨论,在统计的过程中,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本次实验中,针对血清总胆汁水平采用计量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研究数据上看,观察组患儿在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上均为(1.66±5.74)umol/L和(165.52±74.36)umol/L,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直接胆红素水平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上依然存在差异性,即观察组数值为(14.39±5.55)umol/L和(6.49±4.25)umol/L,依然远远高出对照组水平。

1 两组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含量对比分析(x±sumol/L

组别

例数

TBA

TBIL

DBIL

ALT

GGT

对照组

60

6.42±2.19

46.33±5.15

6.49±4.25

18.33±10.41

38.25±21.87

观察组

60

21.66±5.74

165.52±74.36

14.39±5.55

20.22±12.05

94.21±34.09

t

-

9.352

9.021

9.164

1.055

9.224

p

-

<0.01

<0.01

<0.01

>0.01

<0.01

值得一提的是,日龄低于5天的新生儿,其血清总胆汁水平酸明显低于日龄超过5天的新生儿。即在观察组患儿中,日龄在5天内的新生儿TBA含量为(12.33±4.21)umol/L,日龄稍大的则为(24.15±8.18)umol/L。

3 讨论

我国新生儿溶血主要是ABO血型上的不合,而溶血也会导致高胆血症的发生,造成生命健康的威胁【2】。在出生后三天,新生儿有明显的黄疸症状,且难以从症状上得到疾病的确诊,由此,需要通过新的检测方案进行判定。

胆汁的主要成分则为胆汁酸,其有助于脂类消化吸收。胆汁酸往往是由胆道进行分泌,在政策情况下机体内的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较低,只有在胆汁淤积的时候则会迅速增加,而新生儿溶血也会出现黄疸、贫血和水肿表现,做好疾病的判断分析,有利于治疗的展开【3】。当新生儿出现溶血事件的时候,肝细胞、毛细血管会受到影响,肝脏功能受损,并有显著的血清总胆汁酸含量的提升,可以对疾病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

综上所述,采用血清总胆汁酸检验能够对新生儿溶血疾病的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其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也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费德红,何凤琼,颜永乾. 血清总胆汁酸在新生儿溶血患者肝损害中的临床观察[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01):26-27.

[2]刘金涛. 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儿科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2015,30(01):85-89.

[3]马琳,杨涛. TBA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症的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8):299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