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旅游者急性高原反应就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高原旅游者急性高原反应就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南加卓玛

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果洛 机场分公司 果洛玛沁机场医务室 青海 西宁 814000

【摘要】目的:对急性高原反应患者心理护理措施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来我医务室就诊的90例急性高原反应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90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上升、氧合指数上升的问题,且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快以及紫绀症状。为了让其积极配合治疗,还采取了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策略。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紫绀、胸闷以及意识错乱等症状均已全部改善,经过后续治疗后已顺利登机。临登机前的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由过去的78%上升到了99%。结论:初进入高原地区时一定不要过度劳累,要做好保暖防寒措施并做好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医护人员在接诊急性高原反应病症的患者时要多考虑一下患者自身及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接诊速度、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给他们相应的关怀和支持。

【关键词】高原反应;患者;心理护理

双额部位疼痛、胸闷、恶心、头晕、头痛、厌食、乏力是患者出现急性高原反应后最典型的症状。再加上外出旅游时他们也处在不熟悉的环境之下,更会加重其紧张或恐惧情绪,所以在就诊时他们便难以冷静下来。因此护理人员在接诊这类患者时必须要重视其心理护理,要给予患者及家属正确的引导,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最终提高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90例患者中有47例男性、43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15岁至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岁。其中包括因为初入高原而发病的患者60例,另外30例患者是因为重返高原才发病的。其中在海拔2800—3000m范围内发病的患者共26例,3000m以上发病的患者共64例。患者发病时的具体症状如下:头昏;头痛;失眠;乏力;四肢发麻;眼花;耳鸣。另有20例患者还出现了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以及心慌等症状。观察患者的体征可以发现其体表存在轻度及中度紫绀,浮肿,且脉搏较快。测量其血压后发现,其血压出现了轻度或中度升高,血液SpO2在60%以下。1】

1.2方法

首先是护理干预措施:缺氧是高原反应最直接的表现,所以纠正缺氧并减少相关并发症是治疗高原反应患者的关键。而通过面罩给氧,并将氧流量控制在4—6L/min便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的缺氧症状较轻且身体机能的代偿较好,则要慎重吸纯氧,以免造成氧依赖。其次需要控制好患者的饮食,饮食应当以高糖、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要增加患者脂肪的摄入,多让其饮水,以确保其机体能够保持充足的水分。2】当患者卧床时要抬高患者的头部,以减轻其血管的扩张作用,要慎用止痛剂,以免对其造成药物依赖。

其次心理护理措施。在患者发病后,患者及其家属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因此心理护理也同样重要。笔者认为,护理人员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做好其心理护理:①迅速接诊,准确分析患者的实际状况。当家属带患者来医务室就诊时,医生一定要第一时间做出安排应对。需要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快速诊断,并做好解释工作,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患者的紧张及焦虑情绪,必要时要对其焦虑情绪进行安抚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让其配合医生完成患者的诊断、治疗。这方面的心理护理和不良情绪疏导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要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让其来推进这部分工作的优化落实。期间,要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及时为其通报治疗进展,这方面的交流中医护人员要尽可能保持平稳、亲和的口气,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患者家属建立信心。②运用正确的临床经验与理论知识。日常工作中,针对高原反应患者的急诊处理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无论情况多么着急,都必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肢体完成情况,还需要判断其脉搏和呼吸是否存在异常。之后要向患者家属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这方面的病史和进入高原地区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定有针对性地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在接诊后需要对其症状进行快速判断,为了避免其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的问题,可以在患者舌头下含服适量的药物。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的问题,则可以通过除颤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心肌缺氧的症状,那就应该及时进行吸氧治疗。③了解患者家属的需求并尽可能的予以满足。因为出门在外,所以在患者发病后陪同就医的家属对于很多生活上的细节根本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护理人员应当去积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并尽可能想办法满足。其实可以给患者家属列出一份详细的物品清单,告诉他们实际治疗过程都需要哪些东西,去哪里才能够买到,这也能够将家属从烦躁、紧张以及焦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如果患者家属不熟悉当地医务室的管理模式或报销制度,护理人员也应当安排专人引导其进行熟悉、交流。

2.结果

经过有针对性地治疗及护理后,90例患者均已顺利康复,患者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紫绀、胸闷以及意识错乱等症状均已全部改善。检查发现,其血氧含量均已上升至85%以上,经过后续治疗后已顺利康复登机。临登机前的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由过去的78%上升到了99%。

3.讨论

若想要到高原地区旅游,还是应当等到年龄在3岁以上时为宜。因为任何外界环境的刺激或细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其出现高原病。像如常见的寒冷、过劳以及感冒等都会造成高原病,所以应当及时认真的观察病情,患者及其家属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当然一旦发病也不必过分慌张,如果症状较轻时只要静养、休息即可,如果症状较重时则必须要及时送医治疗。治疗过程中,家属与患者必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要给予医护人员足够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张临燕.高原旅游者急性高原反应就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197-198.

[2]仁增卓嘎.浅谈高原旅游者急性高原反应就诊患者的心理护理[J].西藏医药,2015,36(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