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实施超早期溶栓的临床护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脑梗死实施超早期溶栓的临床护理探究

赵丰宇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为实施超早期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50例),将实施全方位护理的设定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两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实施超早期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临床医学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临床护理

脑梗死是临床医学上一种十分常见的脑科疾病,患者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会出现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的问题。超早期溶栓法是应对脑梗死疾病一种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理在于降低再灌注损伤,减少梗死面,快速恢复患者血流状态[1]。然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了强化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需要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护理干预[2]。因此,本次研究为实施超早期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超早期溶栓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两组。观察组男女比例28:22,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58.58±2.2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6:24,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58.64±2.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方面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 溶栓前护理

患者护院后,护理人员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为患者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与患者家属一起安抚患者情绪,争取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 溶栓中护理

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控制药物注射速度,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将电监护仪、吸痰器等设备调试到位。维持病房安静整洁并保持通风。由于部分脑梗死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需要对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一旦发生任何异常,护理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师并实施抢救。

      1. 溶栓后护理

患者在完成溶栓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当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了解患者的体征表现和症状表现,警惕患者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以及头痛等症状,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降压治疗的方式进行干预。

    1.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两方面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1.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PP13.0分析计数资料(χ2)和计量资料(t),分别表示为(n%)和(5f168d713ffdb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溶栓治疗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5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溶栓治疗时间(15.29±2.42)日,症状消失时间(9.95±1.57)日;

5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溶栓治疗时间(11.02±2.17)日,症状消失时间(7.13±1.27)日。

观察组溶栓治疗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 治疗效果对比

表格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结果[(n,%)]

组别

例数

有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24(48.00)

21(42.00)

5(10.00)

45(90.00)

对照组

50

18(36.00)

18(36.00)

14(28.00)

36(72.00)

x2

5.197

4.382

5.273

4.175

P

<0.05

<0.05

<0.05

<0.05

    1. 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格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

5f168d713ffdb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性护理

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

治疗环境

礼仪服务

观察组

50

9.53±1.68

9.51±1.47

9.53±1.78

9.76±1.74

9.42±1.97

对照组

50

8.18±1.37

8.82±1.83

8.43±1.57

8.35±1.27

8.33±1.75

t

5.167

4.972

4.167

4.835

4.137

P

<0.05

<0.05

<0.05

<0.05

<0.05

  1. 结果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脑梗死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3]。为脑梗死患者提供超早期溶栓治疗,能够有效纠正患者脑组织的缺氧与缺血症状,维持脑血管通畅[4]。为强化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医务人员还需要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全方位护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方面的异常[5]。患者在完成治疗后,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卧床康复,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处理,避免出现压疮。对于情绪不够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家属加强配合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

经实验研究发现,观察组溶栓治疗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各项护理满意度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为实施超早期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临床医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忠华,张秀珍.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220-221.

[2]王芹. 优质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不良心理及锻炼、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44-46.

[3]楼俞艳.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3):122-123.

[4]王书秀,杨志红,齐秀芳,张红霞,付廷飞. 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的鼻饲反流误吸原因及护理分析[J]. 河北医药,2014,36(13):2061-2063.

[5]黎敏.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优质化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1):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