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观察

杨强

无锡市康复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 要】目的:观察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在2017年8月-2019年6月间,分组方法参照的是抽签方式,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为60例,治疗方法则各为常规治疗、三级康复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综合功能的差异。结果:实验组MMSE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与对照组MMSE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行比较,对照组均低于实验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三级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综合功能;三级康复治疗

脑卒中属于突发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其病情发生主要和动脉栓塞、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粥样硬化、生活方式不良等关系密切。偏瘫是脑卒中患者非常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以一侧手臂、面部或腿部无力为主要表现,同时伴随失去平衡、言语障碍、行走困难、口眼歪斜等情况,其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不言而喻,且会极大的增加其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患者开展整体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散个阶段实施康复流程有利于更好的改善病情和预后[1]。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执行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在2017年8月-2019年6月间,分组方法参照的是抽签方式,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为60例。对照组中的男病人37例,女病人23例,年龄处于47-80岁间,平均年龄(64.8±3.7)岁;38例为脑出血,22例为脑梗死;实验组中的男病人39例,女病人21例,年龄处于48-81岁间,平均年龄(65.2±3.8)岁;36例为脑出血,24例为脑梗死。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不大,P>0.05,可作此次比较。

    1. 方法

对照组的常规康复治疗内容涵盖:首先予以甘果糖、甘如醇脱水治疗,以小牛血清蛋白对脑细胞进行营养,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将脑卒中偏瘫康复手册发放给患者,促使其积极配合完成康复治疗。实验组的三级康复治疗内容涵盖:一级康复治疗主要指的是发病初期,保持抗痉挛体位,被动进行肢体训练,逐渐向主动肢体训练过渡,同时进行坐姿平衡训练和站起、仰卧训练等。护理人员在训练过程中需和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将训练步骤、方法等教会给患者家属,促使其从旁监督指导,同时为非治疗期的康复训练提供帮助;二级康复治疗主要指的是患病中期相应的增加康复治疗力度和训练难度,以单腿、双腿站立、平衡、步行、爬梯训练为主。三级康复治疗指的是患病后期开展生活能力训练指导,以进食、洗漱、穿衣、保持个人生活卫生等为主要内容。

    1. 观察指标

通过MMS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状态,总分为30分,评分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成正比[2];通过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总分为100分,评分越低,则证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3];通过简化Fugl-Merer(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4]

1.4 统计学评析

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均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5f168cfc84c2a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加以描述并在行比较上予以t检验,P<0.05可以表明出现了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组间给予比较,实验组MMSE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FMA评分、MMSE评分、Barthel指数的差异(5f168cfc84c2a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分)

组别

FMA评分

MMSE评分

Barthel指数

对照组(n=60)

47.59±5.33

20.37±1.07

47.73±11.13

实验组(n=60)

97.56±2.35

29.33±0.14

59.55±16.85

t值

66.4483

64.3152

4.5338

P值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中的其他名称为脑血管意外、中风等,其作为发生率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是由于脑部血管骤然破裂或阻塞致使血液不能向脑组织中顺利流入而导致的。本病具体分为两种类型,即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偏瘫属于脑卒中患者发生概率较高的并发症,其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产生影响,还会增加治疗工作的困难程度。相关研究证实[5],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病例中可取得理想的成效。而三级康复治疗是以欧美医学的三级康复体系为依据制定和实施的,第一级以早期康复治疗为主要内容,通过指导患者尽早进食和活动锻炼,可有效减少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第二级是在一级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开展肢体活动和生活能力锻炼,其可有效恢复患者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第三级以进一步提升和改善患者的交流、运动功能为主,同时强化身体各重要脏器的针对性康复治疗,促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复。

在本组研究之中,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MMSE评分、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行比较,组间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三级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道林.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探究[J].双足与保健,2017,26(24):82+84.

[2] 顾大胜,张佳敏.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7,26(21):74-75.

[3] 程明.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3):14282-14283.

[4] 王刚.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8):141.

[5] 韩光,张蒙,张智成,等.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