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何宇

赣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目的:分析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简称PDPC)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9年3月-2019年9月间来院治疗的158例药物治疗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均79例,行PDPC干预和常规药物管理。对比ADR发生率。结果:A组的ADR发生率为3.80%,B组为12.66%(P<0.05)。A组的用药满意度为98.73%,B组为91.14%(P<0.05)。结论:为药物治疗患者行PDPC干预可减少ADR,且能够提高用药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药师;药学服务;药品不良反应

在药物种类不断增多、联合用药方案日益普遍的影响下,ADR成为药物治疗患者的常见反应,其会影响药效,导致多种并发症[1]。ADR的反应类型主要为变态反应和过敏性反应等,需要科学预防,保证用药安全。本研究主体为158例药物治疗患者,旨在探究PDPC对减少ADR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主体为2019年3月-2019年9月间来院治疗的158例药物治疗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均79例。其中,A组男46例,女33例;年龄范围是24-74岁,平均(45.65±0.47)岁。B组男45例,女34例;年龄范围是23-78岁,平均(45.49±0.53)岁。比较并无差异(P>0.05),允许对比。

1.2 方法

B组行常规药物管理,即遵医嘱或遵照说明书进行药物治疗。A组行PDPC干预:

1.2.1 创建病历

药师应根据患者情况创建病历,包括身体状况、药物治疗史、过敏史和病情程度等,并记录其家庭背景与职业类型等。为患者创建药历,包括药师查房的具体次数、用药情况和抢救流程等,指导其个体化用药。药师根据规定在药历与病历上签字,并存档。

1.2.2 用药指导

药师需要及时且耐心的解答患者与家属的用药疑惑,解释药物间作用,指导其规范用药。在调配处方前,需要关注处方前记,保证处方符合临床诊断,且能够保证医患沟通有章可循。告知患者与家属药物的给药途径、用量和注意事项,指导其预防不良反应,纠正其错误用药方法,确保其合理用药。

1.2.3 定时随访

患者出院后,药师应每隔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以患者病情为基础,适度增加回访次数,以及时反馈患者的用药情况。指导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联系药师,给予其个体化指导,避免发生ADR。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中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性反应的ADR发生率;利用自制评价表测评用药满意度,测评维度为用药指导、用药服务态度、用药疑惑解答等,共80分,分为十分满意(60-80分)、满意(39-59分)、相对满意(18-38分)和不满意(0-17分)。

1.4 分析统计学

经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几率表达是[%],经x2值对比与检验,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对比ADR发生率

A组的ADR发生率为3.80%,B组为12.66%(P<0.05),如表1。

表1 对比ADR发生率[n/%]

分组

例数

中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

过敏性反应

发生率

A组

79

1(1.27)

1(1.27)

1(1.27)

3.80(3/79)

B组

79

2(2.53)

4(5.06)

4(5.06)

12.66(10/79)

x2

-

-

-

-

4.107

P

-

-

-

-

0.043

2.2 对比用药满意度

A组的用药满意度为98.73%,B组为91.14%(P<0.05),如表2。

表2 对比用药满意度[n/%]

分组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相对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A组

79

54(68.35)

10(12.66)

14(17.72)

1(1.27)

98.73(78/79)

B组

79

50(63.29)

11(13.92)

11(13.92)

7(8.86)

91.14(72/79)

x2

-

-

-

-

-

4.740

P

-

-

-

-

-

0.030

3讨论

ADR是在用药期间发生多种意外情况,如过敏性反应,进而影响药效,损伤患者的机体健康[2]。现阶段,患者对于药学服务质量提出高要求,不仅需要药物治疗有效,还需要其具有高度合理性。为此,药学服务被广泛开展于临床实践。其服务宗旨是合理用药,保证药效,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3]。其要求药师规范临床处方,详细记录患者的药历与病历,全方位评价用药方案的科学性。药物服务关注用药方案的动态化,即针对患者病情适度调整药物剂量,为患者示范给药方法,优化药物剂量、药物种类选择和给药方式[4]。此外,药物服务强调人文观察,需要耐心且细致的解答患者与家属的用药疑惑,主动对其进行用药指导,通过定期随访评价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规范性,及时纠正其不良用药行为,避免因患者因素增加ADR发生率。药学服务的开展过程较为艰辛且漫长,需要临床药师持之以恒,不断完善服务方案,提高服务质量[5]。结果中,A组的ADR发生率(3.80%)低于B组(12.66%)(P<0.05)。说明PDPC可减少ADR,规避其高危因素,保证用药合理性。A组的用药满意度(98.73%)高于B组(91.14%)(P<0.05)。说明PDPC干预可提高患者对于用药方案的认可度,且能够高度配合药物治疗,提高药师的药学服务意识,增强其责任感,进而保证药学服务的开展质量。总之,PDPC干预可最大程度上预防ADR,具有较高的开展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华,邵云,付强, 等.临床药师在妇科肿瘤病区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7,17(4):267-269.

[2]汪硕闻,雷莜,石卫峰, 等.一例卡马西平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全程化药学服务[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8,18(1):70-73.

[3]庞艳玉,王先利,孙慧, 等.妇产科医院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9):1278-1281.

[4]刘苏利,姚苗苗,冯柯臻, 等.我院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167-168.

[5]韩晓娟,张梦提.临床药师在患者使用广告药品过程中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J].中国药房,2016,27(10):1435-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