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护理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骨科康复护理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

柳叶青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人民医院 浙江 丽水 323600

【摘 要】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骨科康复护理技术,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将本院自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9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应用骨科康复护理,乙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Harris髋关节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乙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较甲组均更低,P<0.05;乙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较甲组均更长,P<0.05。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护理中应用骨科康复护理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和护理满意度,还能进一步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进食时间,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值得重视。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骨科康复护理技术;临床应用效果

据相关统计,我国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概率正呈逐渐上升趋势[1]。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其并发症也较多。目前临床中治疗髋部骨折和相关疾病主要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此疗法不仅能有效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还能促进其早期下床活动,保证其生活质量[2]。而术后的相关护理,在防止缓和肌肉萎缩、预防相关并发症、减少关节僵硬和痛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选择了9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详细分析了骨科康复护理技术对患者的影响,详细报告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自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9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48例)中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32例;年龄26~80岁,平均年龄(65.81±3.16)岁。乙组(48例)中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30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65.96±3.22)岁。两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

甲组患者实施骨科康复护理技术,共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⑴第1阶段(术后2周内):手术完成后当天,采用4人将患者平托搬运回病房,取平卧位,勿使身体轴线扭曲,并将患髋置于外展微屈位,将患肢抬高以免发生肿胀;协助患者开始主动屈伸踝泵及足趾训练,以疼痛或酸软为宜,每天训练超过200次;尽早开始臀肌、股四头肌、咳嗽、呼吸的等长收缩训练,依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频率;在术后1~2天,在床上训练卧位到坐位的转移,并使用辅助行器开始行走或站立。此外也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督促患者进行患肢踝泵训练[3]。⑵第2阶段(术后2~4周):进行主动关节屈伸训练,最大限度、用力、缓慢的主动屈膝屈髋,保持10s后慢慢伸直,每天训练超过200次;将腿部抬高直至患肢与床呈30°角后保持10s左右放松,每天训练超过100次;使用助行器进行步态训练,稳定后使用双腋拐;依据患者身体情况协助其训练上下楼梯。⑶第3阶段(术后5~12周):继续进行第2阶段的训练项目,包括髋关节主动屈伸训练、术后平衡及步态训练等,之后进行负重行走,在术后4~6个月通过X线片复查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恢复情况。

乙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进行健康宣教,术后抗感染、康复护理。

1.3评价标准

⑴髋关节功能:应用Harris评分[4]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⑵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越高;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⑷术后进食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术后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予以t检验,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性别以及手术位置等均予以卡方渐检验,所有数据指标均输入SPSS 24.0中处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条件为P<0.05。

2、结果

与乙组患者比较甲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进食时间均更短,Harri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更高,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指标比较(5f1670e4f22ab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

组别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d)

术后进食时间(d)

护理满意度(分)

Harris评分(分)

甲组(n=48)

3.11±0.15

0.49±0.08

96.48±2.67

89.67±6.18

乙组(n=48)

16.38±2.28

3.48±0.59

84.76±9.53

75.46±6.39

t

40.2363

34.7923

8.2043

11.0747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正确应用康复护理技术,在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将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目标在于减轻患者肿胀和疼痛,第2阶段目标在于预防感染、促进血液循环,第3阶段目标为进一步加强髋关节稳定性和髋周肌肉力量,尽量促进患者实现日常生活自理[5]。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甲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以及Harri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乙组,进一步提示了骨科康复护理技术在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护理中应用骨科康复护理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和护理满意度,还能进一步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进食时间,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吴敏娇,陈俏,王丹.个性化居家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03):283-284.

[2]魏修朵,金艳艳,方腊梅,吴雪芬,周琳琳.护理风险管理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病人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19,5(03):283-285.

[3]梁娴芳,黄宇常,方淼云.早期康复护理对半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4):194-196.

[4]布拉比姑丽·亚合甫,阿日孜古力·大毛拉.预防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护理中的效果策略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5):106-107.

[5]樊书美,高珞珞,张晶,叶向红.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7):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