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0
/ 2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彪国艳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民政局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不仅为农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生产效率的合理提升,其对于农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就依据某县新农合参保情况,来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

虽然说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现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过,随着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改革,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也逐渐的显现出来。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合理分析。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概述

我们所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指的是由政府来进行相关的组织与引导,并有农民进行自觉地参与,来实现政府与集体以及个人等多个方面的集体筹资,从而进一步实现以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一种新型的农民与医疗之间互助共计的医疗制度[1]。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地区中,最为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不仅能够全面的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升。所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制度,是我国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本文中就针对某县2008年~2011年的消费支出与新农合参保情况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来更加明确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合理总结。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全县农业人口总数 112557 115620 113630 113650

居民全年平均人均消费支出(元) 3350.25 3560.20 3452.30 3562.30

食品类支出(元) 1206.30 1102.20 1020.30 1230.20

衣着类支出(元) 405.36 402.30 406.30 450.30

居住类支出(元) 445.69 440.50 445.20 460.90

家庭设备类支出(元) 190.60 200.20 108.60 160.30

医疗保健类支出(元) 390.60 400.20 335.20 400.50

公共医疗消费支出(元) 48.90 46.20 50.30 52.30

教育、娱乐及服务类支出(元) 890.60 860.30 890.60 600.20

新农合参合率(%) 95.65 96.30 96.35 98.23

县乡镇新农合报销比例(%) 50 60 65 70

表1 某县新农合参保情况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2008年,本县农村居民的全面平均消费支出为3350.25元,其中包括医疗消费390.60元,食品类支出1206.30元,衣着类支出405.36元,居住类支出445.69元,而到了2011年,本县农村居民的全面平均消费支出为3562.30元,其中包括医疗消费400.5元,食品类支出1230.20元,衣着类支出450.30元,居住类支出460.90元。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2008年到2011年这四年间,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深入,农村居民在医疗消费不断上升的同时,并没有对其他类别的生活消费造成影响,且其他类型的消费水平反而进一步上升,而农村居民的全面平均消费水平也实现了大幅度的上升。所以说,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开展实施,不仅能够全面的实现农村在医疗方面的投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温饱能力,并进一步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实现了合理的提升。

结语:

通过对上文中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全面的提升农民在医疗方面的消费,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来全面降低农民的看病负担,为农民提供了更高的福利,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无论是在农民的收入还是农民的身体健康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大龙,吴海生,严超凡等.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社会发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2,(10):179-181.

[2]杜惠峰,范艳存,张楠等.内蒙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2,(10):96-99.

[3]王大超,徐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及对日本的借鉴[J].理论探讨,2012,(5):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