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技术探究

王晓勇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随之发展起来,很多先进的技术逐渐产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在建筑行业中,智能化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方向,在安保系统、消防系统、门禁系统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楼宇自控系统是智能化建筑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加强此方面的施工技术研究,对提高施工技术具有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就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技术

1.建筑智能化下楼宇自控系统的构成

1.1传感器

对于楼宇自控系统来说,传感器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发挥数据收集的作用。通过自控系统中的传感器,能够对相关参数的变化做到及时发现,同时将相关数据传入中央系统。数据的收集是自控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所以,对于系统中的传感器,必须要求其具备准确、灵敏和稳定的特点;在智能建筑中,温度、湿度和压力传感器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传感器类型[1]

1.2DDC(现场控制器)

现场控制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设备的监控方面,这部分在整个自控系统中,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既体现在其独立软件和硬件,也体现在其有独立运行能力。所以即使自控系统的其他部分发生故障,现场控制器也能够依靠其独立电源模块和软件保持运行状态。DDC在自控系统中,主要表现在定期开关、程序控制等方面。

1.3中央监控站

中央监控站可以被看作是楼宇自控系统的核心,这里是用来监控、控制和管理楼宇及其相关设备的部分,主要的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器和打印机;通过键盘、鼠标,操作者就能够在系统工作界面,完成相关操作。

2.建筑智能化下楼宇自控系统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能源节约。在自控系统的作用下,包括照明、空调、动力等机电设备能够基于既定程序开启或关闭,还能够对其功率实施科学调控和有效优化,从而最大程度的实现能源节约。第二,有利于控制管理费用。楼宇自控系统的存在,使得传统的楼宇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的工作被替代,从而降低楼与管理成本。第三,提高管理的可靠性。楼宇控制通过系统来实现,相对于人工操作来说,其可靠性大大提升,人工控制无论是疏忽还是疲劳,都有可能会引起错误,但楼宇自控系统则能够完全避免这一问题。第四,提升经济效益。在楼宇自控系统的作用下,建筑系统机器设备能够保持更好的运行状态,降低潜在的事故隐患,控制管理成本,最终带来的是经济效益的提升[2]

3.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技术

3.1线缆铺设

3.1.1施工准备

第一,线路材质的选择。信号线一般为铜芯材质,电源线为铜芯绝缘线,网络通信线根据外界干扰的情况选择屏蔽双绞线或者光缆。第二,做好线槽位置定位。楼宇自控系统的线路不能够暴露在建筑的外墙,一般将线槽埋设在设备的吊顶内或者活动地板下,并与室内进行连接。第三,弱电与电源分开施工。电源槽和弱电草要独立设置,不能混在一起施工。建筑施工中预埋的管线做好接地,预埋件要与建筑结构进行焊接固定,保证其稳定性。

3.1.2管槽线的安装

第一,保证线槽干净。线路铺设前,要先对管槽或者线槽进行处理,确保其干净干燥,保证线路的安全。第二,保证线槽内的管线无接头,避免由于遭到挤压拉伸等外力时对其造成伤害。槽内的线路铺设完毕后要对其进行捆绑整理固定,保证线路清晰顺畅。线路与设备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后期安装施工留出足够的空间。第三,缆线分开原则。不同型号的缆线,不同作用的缆线要分开安置,尤其是电源线路与信号线路,要隔开安放,在线路安放完毕后,还要对其进行编号并检测其绝缘性[3]

3.2现场控制器的安装

在现场施工中,首先要保证控制柜与控制器的位置。控制柜要安放在安装设备的附近位置,以方便操作。新风机控制箱内要为控制器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安放。其次,设备安装完毕后要做好检测。现场安装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检测,风机、控制器、配电体系、照明系统是一个整体,每个环节施工完毕后都要对其进行检测,以确保整体功能的实现。再次,在设备的配电中安装手动和自动转换装置,保证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人工控制。

3.3现场设备施工

3.3.1传感器的安装

第一,控制温度的传感器一般安放在房间墙壁内,避免光照等外界影响。第二,为了降低外界的干扰,可对导管进行封闭并用屏蔽线进行对干扰信号进行屏蔽。第三,传感器应安置与平衡位置,避免拐角处安装,风道内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要上下排列安放,湿度传感器在温度传感器之上,安装时一般同时进行施工。第四,流量传感器通常设置在直立管道处,浮球传感器安置在水流平缓位置。

3.3.2系统接地

在设备安装中,系统接地是安全防范的重要措施,要做好这方面的施工。控制器及相应设备要选择在强电控制箱接地端子,并且要保证监测装置的电源一致,以确保其稳定性。系统接地电阻要在1Ω以内

[4]

4.楼宇自控系统应用及关键技术问题

4.1楼宇自控系统应用

对于现代智能建筑而言,楼宇自控系统是一个技术构成非常复杂的工程,它包含了建筑、自动化等多个专业,需要在设计前期就开展设计规划,施工工艺要求高,且系统调试周期较长。因此,在楼宇自控系统的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进行重点控制。以山东省东营市某重点工程为例,该项目为写字楼,总建筑面积28000m2,建筑高度34m,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能源系统包含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等绿色能源,项目自控系统的重要目标是对能源进行精细化管理,达到节能指标要求。

5f0e9094ab733_html_465895af4fab2d5c.png

图1空调与照明控制系统构成

在该项目中,为提升项目节能性能,有针对性的结合预设的楼宇运行控制策略针对空调系统和供水系统进行了动态控制调节,并适当设置修正偏差[5]。项目自控系统采用了集散型控制系统,也就是DCS进行控制,集散型控制系统的网络控制主要遵循信息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和集中监控的原则,而现场数字控制器,即DDC则是由高性能单片机和逻辑器件组成,结合不同软件配置,布置在楼宇现场各个不同区域,负责直接控制现场设备,就地显示所监控设备的情况,且可以与上位控制系统之间通过总线进行通讯,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4.2关键技术问题

现代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构成非常复杂,因此施工水平是楼宇自控系统能否顺利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楼宇自控施工技术来说,控制室设备安装是较为关键的,控制室的设备包括了多个显示器、网络通信设备、外围设备、打印机设备等,它们的特点是对于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择控制室的位置时,需要与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区域保持距离,控制中心则必须要做到屏蔽静电干扰。同时,由于控制室必须要保持干燥环境,因此必须在无用水区设置,控制台要在周围留出一定的距离,便于将来检修维护。

结语

智能化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技术运用到了现代建筑中,提升了建筑的整体控制能力,为业主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同时降低了管理成本。楼宇自动化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在具体的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从全局出发进行准备,根据建筑的要求对管线的铺设、现场控制器、设备的安装进行合理的施工,保证整体系统的稳定工作。

参考文献:

[1]齐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安保配套信息化中的应用[J].居舍,2019(06):9+26.

[2]万豪杰.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6):100.

[3]张发兴.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9(02):52-53.

[4]柴美娟.建筑智能化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探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91-93.

[5]魏鹏,章少君,翟婕.建筑智能化在超高层施工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