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网供电可靠性精细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浅谈配网供电可靠性精细化管理

张兆慧,张志峰,徐克政

国网山东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山东潍坊 261021

摘要: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配电网处于将电力传输到用户的最末端,供电可靠性直接关系着用户的用电体验,随着主网网架的大幅建成,80%以上的电网故障由配网故障引起,充分说明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在于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现状配网管理方式存在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背景下,近两年配网投资开始超越主网,做好配网供电可靠性精细化管理,使人才培养提档升级,配网投资精准到位,对供电公司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关键词:配网供电;可靠性;精细化管理

引言

随着国内用电量的逐步增大,配电网升级就显得迫在眉睫。如果不对现有配网系统及时改革,供电过程中的问题将被无限放大,如发生用电安全问题、线路效率问题等。在此背景下,配网自动化建设应运而生,作为配电网改革的形式之一,在电力系统终端环节对电网运行建立科学和先进的自动化网络,提高供电质量,使得供电越来越高效、稳定。

1目前供电可靠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预安排停电中的综合停电未进行有效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逐年增大,而相关的配网线路设备也在不断改进,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关于电力系统的建设项目需要开展,例如市政府迁改工程、配网运行设备的维护检修等这些项目涉及的停电作业为预安排停电。由于这些项目施工的时间大致上并不相同,施工的顺序也不一样,导致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对综合停电进行有效的管理,往往会出现某条线路多次停电、单一项目停电等现象。若未进行有效的管理,则会使停电的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对停电时间无法进行合理的安排,建设项目涉及的工作内容无法有序地开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成为制约供电可靠性的短板之一。

1.2电网规划、项目储备管理不到位

(1)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线路存在首端联络、同杆双回路联络等假联络及“联络一团网”现象,线路不满足N-1校验;(2)线路分段不合理,线路停电时不能按实际检修需要缩小停电范围;(3)未能按设备投运年限做好诊断分析,老旧设备不能及时更换,导致故障频发;(4)项目需求目光短浅,未能一次改造到位,导致重复改造,重复停电;(5)线路通道选择存在缺陷,为故障埋下隐患;(6)线路设计时未考虑停电时户数。

1.3对错峰限电未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类停电类型主要发生在主网检修和运行方式调整的过程中,未对错峰负荷进行准确的判断则是错峰限电管控不到位的主要体现。而一部分工业用户并不能自觉进行错峰限电,从而使预计的限荷值小于实际的限荷值,若工作人员在这时被动地进行拉闸限电,则会对停电的用户造成大量的消耗。

2配网供电可靠性精细化管理措施

2.1从源头加强规划管理和项目储备论证

按照《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要求对现状电网进行网架诊断分析,按网格逐个梳理适合的目标网架,朝着目标网架逐年建设改造。同时根据间隔需求和负荷预测指引110kV变电站布点,打造一个清晰、坚强的电力网架,解决线路不满足N-1校验、分段不合理等问题,可在计划检修或者故障停电时大大缩小停电范围甚至只停线路不停用户。按设备投运年限和缺陷记录做好老旧设备诊断分析,结合网架建设一次性改造到位,减少设备老化带来的故障停电,做到“一次改造,30年不大变”,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停电。项目储备需结合实际运维需要,线路通道选择不能留下不利于检修的隐患,尽量沿道路布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就应根据停电时户数论证比对方案,考虑带电作业位置,在山区较长辐射线路合适位置预留发电车接口,优化设计方案。

2.2调配一体化平台

调配一体化是基于配网和调度自动化的基础上,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调配一体化的平台来说,既具有GPON技术和IEC61850系统,还有GIS系统和计量系统,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将信息汇总到数据平台处理,再通过生产和销售的综合管理制度。调配一体化平台可以实现各个方面的自动化环节。这些系统相互联结上升到数据平台上,做到数据上的互联互通和各个系统的调配及使用,为供电的稳定指标、安全性能及高效率打好基础,一定程度上提升电网的经济效益和智能化水平。

2.3配套通信光纤建设

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还要配套通信光纤建设。将配电自动化系统按照两层体系结构构建,发挥光纤的通信作用,即主站层与终端设备层之间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光纤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使用无线公网来完成数据传输工作。对通信系统合理运用,除信息传输外还可采集信息,对数据信息分层应用。这种管理模式促使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同时,还能予以技术维护而不需设置单独的自动化系统并独立维护。在构建10千伏电缆线路过程中配套通信光纤建设,与当前的电力通信网连接起来。光纤要使用PE保护管套上,与电缆线路同步敷设好。光纤通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不仅网络数据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提高了,而且多芯光纤之间不会干扰。如果单根光纤产生问题,其他单元的数据信息传输不会受到影响。光纤的信息通信容量非常大,能够满足海量信息传输的需求。

2.4加强管控、减少故障停电时户数

(1)加强线路、设备运维管理。按《运行规程》要求开展日常运行和特巡,做好线路红外测温、电缆局放试验等技术监督工作,做好线路通道树障清理和电缆标志桩补齐工作,关注通道周边施工情况,主动对接施工方,告知施工地点附近电力设施情况和安全距离,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2)加强设备质量抽检,杜绝因最低价中标带来的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对于抽检发现有不合格品的批次,予以整批拒收。对各类设备参数型号进行准确记录,便于后期如果发现该批次产品存在某种缺陷时可整批精准定位,及时更换。(3)加强工程质量验收,保证施工工艺质量。加强对运维人员和施工队的工程质量、工艺质量培训,加大对施工队考核力度,将此作为第二年招标入围参考标准。(4)政企联合,加大电力设施宣传保护,对电力外力破坏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增加破坏者犯罪成本,降低电杆撞断、电缆打断等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向群众宣传发现电力设备异常尽快联系,以减少故障巡线时间。(5)加强用户设备验收,要求用户提升设备质量。同时提醒用户加强运维,对无运维能力的用户,推荐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提供运维服务,确保线路通道正常,设备健康。(6)做好备品备件管理,按需不定期做好试验。要求招投标时设备花样尽量减少,尽量按照统一标准,增加备品备件的可替换性,对配电变压器、开关等设备不定期按试验间隔时长要求做好试验工作,确保随时能用。

结语

综上所述,保证配电网运行中的供电可靠性,可以为我国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配电网运行中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短板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对相关工作的管理力度,而科研人员应对相关技术加以研究,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保障配网运行中的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许锋.探讨提高10kV配网的供电可靠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296.

[2]英辉.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4):56.

[3]吕超,吕越.浅析10kV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