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式教学在肝胆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临床路径式教学在肝胆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黄建华

三六三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在肝胆外科教学查房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肝胆外科进行实习的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40名学生。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科学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从侧面体现出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最终得出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肝胆外科教学查房效率,还能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肝胆外科;查房

临床路径(CP)教学主要是指在某个疾病的基础上创建完善的治疗方案和操作流程,主要是针对临床治疗的综合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知识完善疾病治疗和管理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医疗行为的合理性,提升教学有效性。将 CP 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中,以 CP 为平台对临床医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之为临床路径教学法。我国原卫生部于 2010 年推行的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然而传统固化式的教学思维阻碍了临床路径在实际临床工作上的应用,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缺少有效的规范化培训。临床路径在单一病种上的应用如果从本科生的教学阶段就开始普及,其获益效果会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学生的系统结构式思维也会得到的锻炼,建立以临床路径为核心的教学查房将会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 。普外科在整个外科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肝胆外科更是普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肝胆外科的诸多典型疾病中,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为肝胆外科中患病率高且具有学科代表性的疾病,因此我们选取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病例作为我们临床路径式教学与传统临床教学的教学内容。

1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来我院肝胆外科进行实习的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学生都是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采取简单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名学生。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及在校综合成绩等比较如下:实验组中,男女比为 10∶ 30,平均年龄(23.50±0.65)岁,平均综合成绩(7.71±0.53)分,均为本科;对照组中,男女比为8 ∶ 32,平均年龄(23.31±0.55)岁,平均综合成绩(7.60±0.45)分,均为本科。两组实习医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 关于教学背景及方法的论述

对照组学生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前进行预习相关内容,带教老师领着学生进行查房,亲自示教询问患者病史、查体、阅读辅助检查资料,随后做出相应的诊断及详细的治疗方案。学生自行学习理解后,可在带教老师监督下独立接诊患者。实验组的则将临床路径应用到肝胆外科的教学查房中,根据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疾病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式分析,深度剖析疾病诱因、病因及发病机制,详细讲解诊断方法,病情发展过程及治疗方案,并将各治疗方案如保守治疗(用药保守、穿刺引流减压保守)、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术、开腹保胆取石术)等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进一步分析探讨,课后分配给每位学生 2 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写一份自己的整个诊疗思路。授课结束后对每一位学生的诊疗思路进行彻底分析评价,鼓励优点调动积极性,补充不足注意与肝胆外科的临床实际相结合,对思路偏差较大的学生进行一帮一的辅导教学,理论课程结束后进入教学查房阶段,带领学生自主问诊,独立完善入院病志,跟踪日常病程记录并理清诊疗思路 。

    1. 教学考核方式

两组学生在肝胆外科实习完成之后需要参加相关考核,主要分为两部分的考核:理论部分(基本理论和病例分析)、实践部分(外科基本操作),理论成绩 50 分,实践成绩 50 分,满分 100 分。分别评估两组学生成绩,比较两组学生在接受不同教学方案后所取得的成效。

    1.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 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路径教学效果,试验组学生的总体成绩明显比对照组学生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3 讨论

传统临床教学查房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带教老师的教学模式较为松散,针对性并不强,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较低,缺乏积极性、自主性,同样导致学生临床查房的满意度下降 。例如当传统教学查房遇到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病例时,学生往往只会把思路固化在胆囊的问题上,而实际病情可能要复杂得多,结石的性质不同、大小不同,是否有临床症状,胆囊结石脱落继发而来的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甚至胰管结石及反复炎症刺激而导致癌变的可能性,各种并发症的治疗方式,包括如何用药及手术方式,这些都是传统临床教学中容易疏漏的地方,以至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差,医患沟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患者的信任度下降,这对未来的医患大环境来说,同样是一个潜在的隐患。临床路径式教学查房是一种标准化的体现,提高教学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不仅在肝胆外科的教学查房中得到肯定,同时可以减少科室、带教老师自身水平差异及教学内容之间的不确定性 ;临床路径式教学的特点是将“教与学”双方都具体化,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把单一病种已知的所有并发症及相应的诊疗计划模块化的教授给学生,让临床教学标准化、模式化,有效的减少遗忘教学、重复教学和随意教学,学生接受的知识也更加系统化,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在独立查 房的过程中思路也会更加清晰和脉络化,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及学习的主动性都有着较大益处 。然而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实际临床教学中尚未得到有效推广,一是没有一个系统化团队的培训;二是教师们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抵触接受新事物所带来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资源成本,理论上的质疑、否定,惯性的将传统教学中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标杆去对比临床路径式教学的普通学生,使得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难以发挥其有效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式教学查房在肝胆外科的教学查房中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在临床教学中广泛推行无论对医学生的成长还是医疗大环境的建立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潘世杰 . PBL 教学模式联合临床路径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J]. 教育现代化,2018,5(31):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