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万鹏程 1 乔峤 2 邱明远 2 冯琛 2

江苏省 华东疗养院消化内镜中心 214065 2. 无锡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214000

摘要:目的:将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应用于结肠息肉的效果和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80例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受结肠息肉治疗的患者,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探究组和常例组,常例组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探究组实施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常例组(85.00%)(X2=3.9139,P=0.0478);治疗前,探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数据与常例组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均高于常例组(P<0.05)。结论:为结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还可以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可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结肠息肉;肠道菌群变化;疗效

前言

当人体中的结肠粘膜层发生隆起性的病变的情况被称作结肠息肉,其病变包括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种。遗传、炎症刺激、吸烟、高脂饮食、酗酒等会导致此病症的发生,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肠道出血、肠梗阻、腹痛等,要及时进行治疗[1]。近些年通过内镜实施治疗的方式越来越多,效果也较好,而高频电凝电切术在内镜下实施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更佳显著,临床效果很好,患者也比较认同[2]。本文针对患有结肠息肉的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分析其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资料

样本来源: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受结肠息肉治疗的80例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状态疾病、存在手术禁忌症以及不愿加入本次研究实验的患者,此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和家属同意,按照奇偶法均分样本为探究组和常例组,各40例。探究组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是23到70岁,平均(46.58±5.62)岁;常例组2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是22到71岁,平均(46.57±5.48)岁。对比两组基础资料,数据结果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常例组:全麻,行仰卧位,将电极板捆于患者大腿外侧,然后由肛门将结肠镜置入患者结肠中,通过结肠镜对病灶处息肉的状况仔细的进行观察,选择生理盐水将息肉表面位置的黏液冲洗掉,充分的将病灶暴露出来,然后用圈套器将息肉套住,轻提后拉紧,用电切、电凝两种方式交替的切除息肉,器械退出,完成治疗。

探究组:全麻,行仰卧位,通过肛门将结肠镜置入患者的结肠中,并用结肠镜进行引导,详细查看病灶处息肉的情况,选择氩离子电凝导管于息肉上约0.3至0.5cm位置实施电凝切除,最后将器械退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经内镜检查息肉组织全部切除,且未复发;有改善:经内镜检查息肉有一定残留,且无复发现象;无效:经内镜检查切除不完整且出现复发现象,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有改善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情况,菌群分类: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输入到SPSS19.0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以(5f0e6548b226d_html_72569c8b19153fe1.gif )为表示形式;计数资料通过X2进行检验,以n%为表示形式。P<0.05代表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分析价值。

2 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例组(P<0.05)。详见表1:

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治愈

有改善

无效

总有效率

探究组

40

26

13

1

39(97.50)

常例组

40

20

14

6

34(85.00)

X2

-

-

-

-

3.9139

P

-

-

-

-

0.0478

2.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情况

治疗前的两组肠道菌群数据差异小(P>0.05);治疗后探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均高于常例组(P<0.05)。

2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情况比较[5f0e6548b226d_html_72569c8b19153fe1.gif),LgCFU/gn=40]

组别

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大肠埃希菌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探究组

5.73±0.66

7.57±0.55

6.47±0.69

9.25±0.92

10.37±1.12

6.99±0.85

常例组

5.67±0.64

6.38±0.64

6.43±0.74

7.86±0.89

10.25±1.26

8.11±0.99

X2

0.4127

8.9188

0.2500

6.8678

0.4501

5.4286

P

0.6809

0.0000

0.8032

0.0000

0.6538

0.0000

3讨论

结肠息肉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症会引起腹泻、腹痛以及便血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若不及时接受治疗,一旦演变为恶性息肉,那么对患者的生面安全也会造成威胁,在临床中通常会实施开腹手术、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进行治疗,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在临床中开始为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该手术可以更好的加速患者痊愈,而且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较小[3]

经本研究知: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50%,常例组是85.00%,对比可知,探究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该结果与周慧琴[4]的研究结果相近,在她的探究报告中,患者接受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7.96%(48/49),说明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效果非常显著,同时也说明本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治疗前,探究组和常例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数据差异小,无统计价值(P>0.05);治疗后,探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均高于常例组(P<0.05)。

综上所述,为患有结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而且还可加速患者肠道菌群恢复正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云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7):20.

[2]洪怀娟.结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护理配合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1):91-92.

[3]陈西良.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与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4):69-70.

[4]周慧琴.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0,40(0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