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道路桥梁路基施工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较软地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4
/ 2

探讨道路桥梁路基施工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较软地基

施迎东

安徽昌达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41

摘要:如果不能够好好地处理道路桥梁中的软土地基处理,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展,甚至会妨碍到工程中大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的情况还会引发施工沉降、地面出现裂缝等问题,大大地降低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减少路桥的使用寿命。所以,使用正确的软地基处理方法现在变的十分重要。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施工;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软地基

1软土地基施工处理特征概述

其一,在软地基当中拥有很高的含水量。一般来说,在很多山区存在着软土地基。对比普通的土质地基而言,在含水量方面与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软地基当中的含水量而言,可谓非常充足。然而,缺点是软土地基的渗水能力不佳,虽然含水量已经超过了75%。通常来说,假如在软土层的含水量比重较为固定的时候,此时土壤相应的流动性会随之提高,所以,加大针对地基的巩固处理力度非常关键。不过,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属于一项漫长且艰巨的工程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实施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当中,需要运用合适的方式予以加固处理。如此,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发挥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良好作用。其二,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存在着显著的压缩特征。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研究论著与文献之后,从中可知,软土地基自身的特征和其后续的施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例如,处在施工阶段的时候,应该运用科学的方式,完成对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任务。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发挥出压排水原理的功能,及时排除土壤内剩余的水分。依靠此种措施,能够保证土壤的稳定。不过,在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可能碰到很多不同类型的难题。例如,假如应用此方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被挤压之后,软土地基内存在的黏土依然无法保证牢固,便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工作埋下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影响到施工工作的正常实施,导致最终的工程质量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其三,在渗透能力方面较为薄弱。进行具体施工的时候,如果软土地基内的沙土与黏土比重太高,并且有关施工人员的处理工作不到位,将缩减软土地基内黏土固化需要的时间,一方面,让软土凝固花费的时间变得更久,给予气泡形成充足的时间。但是,由于气泡数量过多,易于导致排水通道出现堵塞的情况,阻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

2软土地基带给道路桥梁构造影响的分析

2.1造成路面出现龟裂、、裂缝等现象

从当前的情况而言,通常道路路面施工过程当中,沥青混凝土的利用是最为常见的。由于该材料拥有十分显著的优势特征,比如:性价比高、、舒适度强、、便于进行运输等等,然而同样存在缺点:欠缺一定的抗拉能力。而软土地基十分显著的特征便是不易于被压实,假如软土地基尚未进行专业化处理,亦或者出现处理不当的情况,必然导致地基出现变形的现象。同时,路面的构造在高抗拉性能方面表现不佳,一旦道路受力之后,便会造成路面龟裂、裂缝的状况。

2.2导致结构出现沉降的情况

由于软土地基存在着显著的渗透性十分薄弱,不易于压实等特征,因此,将导致土体出现沉降的情况。假如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不符合相关规定,亦或者缺少压实地基,如此,当道路投入到正常运行的时候,便将导致产生缓慢沉降的现象,并且引起路面出现不平整的状况,亦或者部分、、整体均产生沉降,严重影响到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不但带给道路桥梁构造稳定性很大的破坏,而且严重时会致使桥梁出现垮塌安全事故。

2.3不均匀沉降现象较为严重

因为软土层内存在透镜体,导致进行地基压实的时候,各个位置压实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假如地基受到承受的压力情况下依然可以进行固结排水,将会使地基稳定性难以获得有效的保障。当产生土体沉降之后,将让道路桥梁构造也形成相应的沉降情况,而地基的沉降属于不均匀的,因此,易于导致桥墩产生倾斜、、道路部分下陷等情况,干扰到道路桥梁的正常运行。

3道路桥梁施工中常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强夯加固技术

强夯加固技术的原理比较容易理解,其主要通过机械重力作用对软土地基进行夯锤,从而达到一定的密实度和承载力,这种技术对相关设备的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并且能够达到快速固结的效果。较多的应用于软土厚度超过77米的人工填土、粘性土软基加固处理中。在具体实践中相关人员必须结合现场情况合理计算地面锤击的频率与次数,按照要求做好现场夯实作业,通过土壤内部结构的二次重组,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空气。结合对夯实作业进行土层密度的检测,如果不符合要求时需要进行二次夯实作业,适当调节夯锤频率与重量,如果仍不满足需求还可以适当添加作业次数,直至符合设计要求与基础条件为止。

3.2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

粉喷桩通过专业的钻机将注浆管深入到软土地层中,再利用高压设备将提前预制好的石灰粉、水泥粉等喷射到软土层内部,使原有土体与浆液融合,在这种力的作用下部分土粒随浆液上升,还有一部分在冲击力、、重力的作用下与土体充分搅拌融合,通过固结效果将两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形成桩型复合地基,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3水泥搅拌桩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可塑性较差,仅凭借自身的性能难以满足道路桥梁基础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添加相应的物质使之融合,能够提高地基的可塑性和强度,其中水泥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添加物质。水泥搅拌桩作业下水泥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我们都知道水泥通过水化作用就有一定的强度,能够实现与软基的融合加固作用。在采用水泥搅拌桩作业时需要进行多次的实验,保证技术与现场的一致性,在应用上水泥搅拌桩对原土层的影响较小,通过专业的机械设备将水泥浆材料与软土土壤搅拌融合,通过水泥水化热反应达到一定的硬性条件,加固完成后不会对原土地重量产生影响,能够切实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减少地表沉降问题。特别是这项技术在施工中产生的噪音与扰动性较小,能够降低对周边建筑或居民的干扰。

3.4抛石挤淤法

上面我们对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了相应分析,其内部含水量较大、、流动性强,抛石挤淤法的应用主要作用于积水洼地部分,通常用于桥梁作业中,具有很好的软基加固效果。桥梁建设涉及到软土地基的情况较多,在施工前难以将全部水分处理干净,针对软土结构厚度较小的情况,采用碎石料对当前地面进行填充,利用碎石料与软土之间的摩擦力形成一个挤压、、密实的效果,对于超出表面的碎石,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后期的处理,通过铺设反滤层填土压实,以保证基础的平整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软土地基处理的问题。如果软土地基处理不当,也会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所以,一定要对道路桥梁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引起注意。而且想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选取最合适的施工方法,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施工技术,为道路桥梁施工提供技术支持。这样才能够增强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道路桥梁的使用时间,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陈亚东.道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J].智库时代,2018(52):107-108.

[2]张生明.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8,4(23):86-87.

[3]李玉琼.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7):232-233.

[4]尹颢霖.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0):282.

[5]余康全.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0):244-245.

[6]马洪伟.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10):255-256.

[7]王娜.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25+127.

[8]计正恒.公路施工中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8):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