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审美教育视角谈声乐艺术之魅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从音乐审美教育视角谈声乐艺术之魅力

安冬

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 615000

摘要: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审美教育是核心所在,其关系着学生能否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美和感受美,进而对学生进行美的创造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注重审美教育的开展,以此增强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并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基于此,本文先是简单介绍音乐审美教育,然后从这一角度分析声乐艺术的魅力,最后再提出一些音乐审美教育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声乐艺术

前言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开展音乐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形成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知识及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新时期在声乐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审美教育的开展,立足于审美教育的角度,对声乐教学进行优化,以此提升声乐艺术教学的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声乐艺术修养的发展。

  1. 音乐审美教育的概述

音乐审美教育主要是在音乐艺术的基础上,以审美为目的与核心进行的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开展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促进音乐教育工作更加规范性。具体而言,在充分理解音乐审美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将音乐艺术作为具体的审美对象,然后结合这个审美对象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此发现音乐艺术的特征和魅力,这是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同时,在开展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受教育者对音乐艺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获得良好的音乐体验,进而实现从认识美、感受美到创造美的这样一个过程。另外,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的核心所在,如果能够从音乐审美角度去对声乐艺术进行分析,能够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声乐艺术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开展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从音乐审美教育的角度进行声乐艺术的分析,通过创新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并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不断提高声乐艺术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声乐艺术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声乐艺术修养。

  1. 基于音乐审美教育视角的声乐艺术特征

从声乐艺术的本质来看,其也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表现形式,通过审美体验过程中所存在的强烈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渲染力,能够让人在鉴赏声乐艺术时获得美的认知和体验。对此,基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角度,可以发现声乐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2.1 情感性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人们在进行音乐创作过程中,会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他人能够产生想象,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分析音乐审美教育时,实质上音乐审美教育本身也存在情感性,属于情感艺术教育的范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声乐艺术不仅是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体验形式,其必然也就存在情感性审美特征,而且人们在声乐艺术演唱时,其实就是通过曲目来进行情感的表达,这样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因此,声乐艺术的核心艺术特征便是情感性审美特征,只有具有情感的声乐艺术,才是有灵魂和审美的艺术,也才能够表现出强烈的情感魅力。

2.2 体验性

在音乐艺术的体验过程中,主要包括创作、欣赏和表演这三个主体,这样在表现音乐艺术时,也是主体体验音乐艺术魅力的过程,所以具有一定的主体体验性特征。而不同的主体所表现的情感体验也不同,则对声音艺术进行创作、演唱和欣赏也就不同,这就需要人亲身地参与到其中,才能够获得情感体验,也才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声乐艺术的美,进而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对此,在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学生对声乐艺术的体验,让学生能够在这一体验过程中提升对声乐艺术的感知力、表现力,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声乐艺术学习的效果。

2.3 创造性

由于在音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不同人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不同,所以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音乐艺术传播,也就是对音乐进行了主观方面的创造,这充分体现出了音乐艺术的创造性审美特征。具体而言,声乐艺术作为音乐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在传播音乐艺术时主要是通过声音和歌词来展现艺术魅力,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于声音中,以此进行声乐的创造。因此在开展声音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让学生能够从自身角度进行声音艺术的创造。

2.4 愉悦性

音乐艺术能够给人带来许多情感体验,且不同的个体体验和感受也不同,有的人通过欣赏音乐能够感受到身心愉悦,有的人通过欣赏音乐保持积极良好的态度面对生活。所以说音乐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其能够给欣赏者带来愉悦性审美体验,可以达到身心放松、心灵净化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审美音乐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静聆听音乐,发现音乐中存在的积极情感因素,以此产生愉悦的体验,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基于音乐审美教育角度来看,声乐艺术具有愉悦性审美的特征。

  1. 基于音乐审美教育角度进行声乐艺术教学的建议

3.1 让学生静心聆听,以此感受声乐艺术的魅力

人对声音的感知和把握,主要是通过听觉器官来实现,因此在开展声乐艺术教学时,可将音乐艺术作为听觉艺术,并立足于学生听觉感知能力和水平的培养上,让学生能够通过听觉来进行音乐的感知和音乐艺术魅力的把握。具体而言,立足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角度,注重学生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听觉审美,借助音乐听觉赏析来让学生获得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并在听觉体验过程中感受到音乐表现出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注重让学生静心聆听,通过聆听欣赏产生声乐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的声乐艺术的魅力。需要注意的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声乐作品,并教会学生聆听和欣赏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声乐作品,并从中获得欣赏美和鉴别美的能力。

3.2 回归课堂,增强声乐理论知识的教学

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主要表现在语言美、音调美、声美等多个角度,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声乐艺术形成一个整体美的认识,教师在开展声乐艺术教学时,首先要立足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角度,然后通过对音乐艺术作品的赏析,挖掘作品中存在的美的元素,让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美的元素同时,可以实现对音乐艺术的美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的优化,应当增强声乐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感知能力的同时,对声音艺术整体具有更加深刻和系统的认识。对此需要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打破学科的限制,不仅要关注学生声乐知识方面的学习,也要注重声音相关课程的开发,帮助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进而在感受和理解声乐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

3.3 处理好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技术是实现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感知美的能力。但是如果是“纯”技术的话,其是机械且僵硬的,并没有美感而言,这对于声乐艺术教学,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此在开展声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艺术和技术的之间的关系,不能出现重技术轻艺术的情况,不能够将炫耀技术变成声乐艺术表演的目的,应当将技术和艺术相结合,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技术方面的讲授,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体现出声乐艺术的美。

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审美教育是声乐艺术教学重要的手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音乐审美教育的原则,以此创新教学方式,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苏庆学.关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9,39(10):241+248.

[2]滕焱.声乐教学中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