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接触焊接头超声波探伤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钢轨接触焊接头超声波探伤方法

高光

中国铁路 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有限 公司集宁工务段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我国铁路已经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速度快、交通量大,对线路的维护和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轨探伤技术由于无损伤、灵敏度高、响应快等优点,在线路维修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损检测是钢轨现场焊接中最重要的检测方法。如何准确地确定焊接损伤,不仅关系到焊接质量的控制,而且关系到生产成本的控制和项目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接触焊接头;超声波探伤;仪器调试;探头选择;探伤方式

一、钢轨现场焊接头缺陷的形成机理

钢轨现场焊接分为闪光焊、气压焊、铝热焊三种,两种不同的焊接方法,各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但由于焊接工艺、材料、机械设备、工人操作及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焊接缺陷,而三种焊接方法形成缺陷的机理又各有不同。

二、设备选择和调试

1.探头选择。①无双峰和波形抖动现象;②探头前沿长度应能满足探伤扫查范围的需要;③回波频率≥4MHZ、回波频率误差≤10%;④折射角度误差:在37°~45°时,误差≤1.5°,折射角≥60°时,误差≤2°;⑤横波探头分辨率≥22dB、横波单探头始脉冲宽度≤20mm;⑥相对灵敏度,纵波直探头≥55dB、横波探头≥60dB(R100圆弧面);⑦组合或陈列探头:各子探头入射点相对偏差≤2mm,各子探头分段扫查相对偏差≤4dB。

2.仪器调试。仪器调试必须做到100%的准确,尤其是关键指标,如水平线性、角度、测距、垂直线性等。常用的钢轨焊缝单探头探伤的角度有K0.5、K0.8、K1、K2.5、K3、0°,双探头探伤的有双K1、双K0.8。仪器调试使用探头必需与探伤使用探头一致,否则会造成伤损计量上的错判漏判。(1)轨头及轨底用≥K2的斜探头,深度调节为60mm;(2)轨腰轨底用K1、K0.8及0°探头,深度调节为200mm;(3)灵敏度参照TB/T2658.21-2007标准设置,并把每一组的探头对应探伤仪的灵敏度+6dB后存档并标上相应的记点,以利现场探伤工作时随时提取进行准确的探伤扫查和伤损判定。

三、探伤扫查及伤损判定

1.探伤扫查要求。如图1所示,接触焊接头区域划分及探伤检测要求如下:

5f0c063ab09c9_html_5eb4b010955dd89d.png5f0c063ab09c9_html_4e1509fc957d2a6e.png5f0c063ab09c9_html_8a622b214a211547.png

图1接触焊缝接头检测区域划分说明 图2轨底伤损的单探头扫查确认 图3 45°探头穿透式伤损定量方法

①轨头横向裂纹(Ⅰ,Ⅱ区),必须用K2或K2.5横波探头在轨面对轨顶面至轨颚范围进行扫查。②轨底斜面部份(Ⅲ、Ⅳ区),必须用K2或K2.5横波探头进行一次波和二次波扫查。③轨腰必须用K2.5横波探头在轨腰内外两侧面分别进行一次波扫查。④以轨头、轨底脚两侧面为探测面(Ⅲ、Ⅱ区)的K型扫查,必须用一对K0.8或K1探头对轨头中部和两边角、轨底和轨底三角区下部进行探测。⑤0°探头用20、2.5MHz探头从轨顶面探轨底面。

2.轨腰伤损扫查与判定。以60钢轨为例,使用串列式扫查方法(双探头K0.8),对轨头踏面至轨底底面进行全断面扫查一遍后,在反方向也要再扫查一遍,当轨腰存在缺陷时,把两边扫查出的伤波A作一标记,再把探伤灵敏度调至基准灵敏度,如果伤波很强,此时基本可确定轨腰有垂直状面积伤损。为了确认伤损,在轨腰两侧用K2.5探头利用横波在轨腰用一次波正反方向作锯齿波扫查,发现伤波后看伤波的起止点再横移探头(注意仪器的灵敏度标准)即可得出伤高和伤宽。用以上两种探伤方法,就能够检查出钢轨焊缝轨腰中灰斑、光斑、未焊透的位置和当量。

3.轨底三角区伤损扫查与判定。通常,路轨探伤仪无法分辨轨底伤损与焊筋波,经研究,把轨底横裂和焊缝的焊筋波,从探伤仪的荧屏上用探头的水平距离区分开,很好的解决了这个探伤难题。首先使用反射式装置对焊缝轨面轨头踏面至轨底全面扫查,发现伤损后,使用45°角探头,出现轨底波后,如果所示水平距离所指的如果是焊筋的两端,则证明没有轨底横裂,如图2所示的探头A和探头B位置;如果出现轨底伤波后,两探头所示水平距离是焊筋的同一端角上,则证明轨底有横裂可能,如图2所示的探头A和探头C位置。

为避免错判,结合使用穿透式探伤来定伤损高度,再用反射式K型探伤扫查来确定伤损的宽度,操作方法如下:①穿透式;已知收、发两探头间的距离为2倍轨高,由于tan45°=1,便于对伤损定位、定量,如图3所示。在检查中均显示穿透底波,将底波锁在反报警小方门内不报警。当遇有接头存在焊缝底部有凸起约5mm左右的焊筋时,将影响发射和接收,导致失(缩)底波报警。报警声长对应探头位移长度。判断伤损高度计算方法,伤高L1=h1=L2就是说探头失波至出波距离L1等于伤损的高度h1了。②K型扫查:以轨底脚两侧面为探测面的K型扫查,必须用一对K1探头对轨底和轨底三角区下部进行探测。扫查用两个K1斜探头,用轨底横面的宽度除以2,即150÷2=75mm做扫查基点。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发现焊缝轨底横裂、灰斑、光斑,未焊透的重伤焊缝,提高焊缝伤损探出率。

4.轨脚伤损扫查与判定。扫查方法是将K2.5探头置于轨脚坡面,垂直于焊筋在各检测区内作前后移动进行锯齿扫查,然后再作内外偏角检测。常用的判定方法有:当量计算法,用平底孔计算公式:df=dA×af/aA×10△/40;3dB延伸度法;距离波幅曲线法。

5.轨头伤损扫查与判定。使用反射式装置对焊缝轨面轨头踏面至轨底全面扫查,发现轨头部位伤波后,再利用反射式装置原理,将反射式装置装于轨头的内外侧进行扫查,发现伤波后,用K2.5的探头放在焊接头上并在轨面作纵向移动和偏角纵向移动,当探头距焊缝100mm左右,在荧光屏上显示焊筋波,深度为45mm~35mm,此时注意探头位置(水平距离),当探头波束打在轨头外侧或内侧,焊筋波深度为35mm左右,当探头波束打到轨下鄂时,焊筋波显示深度为45mm左右。根据深度对轨头内的缺陷判伤,当显示屏出波显示的深度小于30mm时,则轨头内一定存在伤源,从伤波起波至落波就大致可确定伤损的高度H=(L2-L1)÷K(mm){K-探头K值},当显示屏出波显示的深度为45mm~35mm时,根据探头位置和超声束的发射方向来进行判别。确定轨头存在伤损后,以轨头两侧面为探测面的K型扫查对轨头中部和两边角进行探测,扫查时用两个K1斜探头一发一收,用轨头的两侧面校对,由于tan45°=1,轨头宽度73÷2=36.5mm做K型扫查基点,可以有效的发现轨头焊缝灰斑、光斑,未焊透的重伤焊缝,防止漏检。

总之,本探伤方法在铁路线上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检测出很多单探头无法检出的有危害安全的伤损焊缝。本探伤方法已在工务段推广及应用,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能及时发现和检出接触焊接头的危害缺陷,保障了铁路运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超.钢轨闪光焊质量问题的探讨.2018.

[2]王晓娜.浅谈钢轨接触焊接头超声波探伤方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