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办公园区设计案例浅析——阿里巴巴云谷园区项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3

科技办公园区设计案例浅析——阿里巴巴云谷园区项目

韩雨彤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092

摘要:科技办公园区在各地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助推器,其建设正从“规模化园区”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相对于传统的办公园区,设计角度与理念正在有所转变。本文将浅析阿里巴巴云谷园区项目,为探索科技办公园区的设计抛砖引玉。

关键词:科技办公;园区;城市整合;模块化;多样化;适应性;灵活性

1、前言

当下,我国各城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科技办公园区建设蓬勃发展。科技办公园区由于其科研性质,呈现出区别于不同传统办公的诸多特点:

1.1空间设计灵活

科技办公尤其讲究效率,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已经是科技化办公的新常态。对于科技类企业短时间内收集信息并实现综合化、不同部门间的顺畅交流十分重要,灵活可变的大空间办公已经成为设计趋势。

1.2工作体验提升

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工作的本质正在改变。科技员工对于工作体验有了更多的要求,需要的都不再止是面包,还有咖啡和瑜伽;不止是硬件设施,还有平台和氛围。所以科技园区设计中不仅在功能上更注重配套的完备,也需要营造令人愉悦的外部景观。

1.3设计个性突出

无论是美国苹果公司斥资打造的飞碟总部Apple Park,还是亚马逊在西雅图建造了种植了400余种植物的Spheres,都无不彰显其企业的文化个性。一定程度上看来,个性化设计代表了科技办公园区的自信与实力。

2、项目概况

项目基地位于未来杭州新的最具有创造性的城市位置,从城市及上位规划延伸出的发展轴将地块引向西侧的山地景观。地块位于乌龟漾的南侧,西淋荆大路,靠近未来的商业及交通站,南临苏嘉路。

5f0bf8da2735b_html_89b02e7e352f2dc4.gif

5f0bf8da2735b_html_1511c16533224c26.jpg

图1 园区鸟瞰

项目用地被规划云大路自然分隔成两个地块,阿里云自用园区与生态圈企业园区自然的被分开。阿里云自用园区位于位置更优形态更加方正的西侧地块,并靠近未来的城市交通站。生态圈企业位于东侧地块,通过让所有建筑与北侧的水环境直接产生关系来强化其自身的独立属性。地块中心的主楼被定义成东西两个独立园区,及南北城市空间的联系者。双U造型围合出的中心广场具有象征意义同时具有实际的联合空间。两栋建筑间的超越空间分隔的空隙引导交通车辆进入园区,同时U型的环形广场指引访客进入园区。双U造型创造并象征着未来产业间联系联合的可能。现在互相独立运作的公司在未来都有可能再这两栋大楼里进行整合。(图1)

3、设计原则

打造可识别的阿里云地标形象——象征“开启未来的钥匙”,创建愉悦、互联、高效的办公园区。

营造韵律纷呈的单元建筑群,达成平衡、自然、持续及自我认知的空间环境,创造多样新型的办公模式。

营造“多重庭院”概念,创造开放层级清晰的多元化室外空间。

灵活安全的园区安保周界策略,适应阿里云总部不断生长的未来。

4、设计分析

4.1 城市整合设计

整个园区的设计设计创造一个相对柔软的城市框架,定义宜人的内向庭院景观,东西向内部连接的轴线并向北侧水面开放。云大路穿越这条轴线到达公共广场。中心的双U造型定义了南北方向的门状半开放广场,东西方向的大门引导使用者进入园区。建筑的外部造型清晰的定义了建筑用地及私人与公共之间的职责,内部散落的建筑创造了一个活力多样的小城市。内向集中的工作环境与迷人的水景庭院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舒适更有微气候上的作用。这些人工景观庭院将北侧的水景镜像进内院,小的水道将基地外的自然景观与内院的人工景观有机结合。

城市功能上,阿里云总部自用园区为封闭式办公园区管理模式,其用户主体为园区内办公人员及来访商务人群;而生态圈则为开放式办公园区,用户主体除园区办公人群外,可拓展到兼顾周边人群的特色综合型职能。封闭与开放并存,保障了城市功能与肌理的连续性与流动性。

5f0bf8da2735b_html_a2db7446587c3370.gif

5f0bf8da2735b_html_15ff81058cf2c5fd.jpg

图2 自用园区标准层平面

4.2 办公模块化设计

办公空间根据用户使用的不同场景,其体验需求十分多样化。设计前期通过对不同工作状态的场景还原,对不同需求进行总结提炼,得出不同的办公空间需求:独立性办公空间凸显专注性和私密度;开放性办公空间利于高效管理与团队协作;沟通空间侧重非正式讨论与研究,激发思维;会议空间强调正式沟通与汇报的保密性;社交空间旨在交流减压、提升同事之间的亲密度。通过对不同空间使用特性的分析,从用户体验角度对各空间场景的布局、模数、功能等进行量化,同时对人体感知、风格印象等文化感知进行控制;从而将办公空间设计标准化与模块化。

5f0bf8da2735b_html_588ee68e4603a3be.gif

5f0bf8da2735b_html_927fd6c78479695f.png

图3 交通核链接部会议单元

自用园区:其概念为“大型联合团队”。主要的办公功能被布置在矩形环状建筑内,所有服务功能完善了整个功能环并朝向花园内侧使整个工作环境呈现出紧凑的小镇环境。所有交通核采用标准化设计,并均匀的分布于建筑物平面中,以保证交通核之间的大空间办公的完整(图2)。同时,整个环状建筑被切割成6个大型办公单元,两两间设置共享交流空间方便不同部门间的互通。被物理分割的大空间办公可允许不同大小灵活的办公团队灵活使用,同时交通核部分设置一些小型机动的会议单元也可以被不同部门间共享使用(图3)。所有部门形成了一个链条交织联系成具有各自精神及性格的工作单元。

5f0bf8da2735b_html_afd865d0ad5f113a.gif5f0bf8da2735b_html_f8875ac3fe91164c.gif5f0bf8da2735b_html_ad4d3188eba755e7.gif

5f0bf8da2735b_html_f4f4de44b1862232.gif

图4 生态圈门厅与外圈主路相联

5f0bf8da2735b_html_9125b9ebd8073598.jpg

图6 成熟型办公

5f0bf8da2735b_html_9125b9ebd8073598.jpg

图5 成长型办公

生态圈区:其概念为“独立化小组”。8栋建筑从U型大楼向东延伸而出。建筑群中各单体的门厅朝向外围的园区道路,内部围合为强调体验性的景观庭院(图4)。塔楼标准层大小从1700平方米至2200平方米不等,其标准层典型平面设计基于成长型办公(图5)和成熟型办公(图6),并可满足未来可灵活独立出租使用,以满足不断变化规模的公司团队。

4.3 体验多样化设计

将用户体验需求具体量化,实现模块标准化设计,设计以次为依据对各空间进行标准化设计,再通过其用户的不同需求频度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体验需求。

云谷园区项目中,用户群体偏年轻化,有工作压力,需要释放空间;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用户体验,而喜欢追求特色,彰显自我个性。通过对阿里巴巴园区员工的采访与调研,用户对于园区服务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满足办公、餐饮的基本需求,更多的强调附加服务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园区服务功能配置应具有高效智能化(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人性化、休闲娱乐化(提供更多结合工作与生活的空间)、多样化(结合不同类型员工及多种兴趣爱好)等特征。首先,配套重点着眼生活功能,如洗衣、洗车、美容美发等;餐饮除食堂外,也相应增加商务宴请、聚会等多种特色类型,同时适当延长部分营业时间,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体验需求。其次,结合户外设施增加园区内供员工休闲与放松的空间,如户外休息桌椅、阅览室、咖啡吧、中医理疗休憩场所,增加乒乓球、羽毛球、桌球等室内外运动空间设置。

5f0bf8da2735b_html_dfbf2ebf806afa17.gif

5f0bf8da2735b_html_9ea5f97bfc2058a1.gif

图7 自用园区底层配套

创造多样化的体验空间(图7)来提升员工的工作体验,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相互沟通启发,激发自立心、自律性、责任心,从而启发员工通过各种职场的活动共同成长,增强其团队归属感。

4.4 总部自用园区适应性设计

阿里云总部办公园区目标设计工位8000个,但其实在设计任务开始时,阿里云总部人数只有2000人,基于对未来增长规模的不确定性,总部自用园区分别考虑了4000人入驻、6000人入驻,和饱和状态下8000人入驻办公的情况。无论是从内部办公大楼还是从外部园区管理,可以通过调节安保边界,适应不同的员工规模。

安防边界设计分为三级:一级安防为园区围墙,入口安检;二级安防为阿里云自用区域,电子安防界限,入口安检;三级安防为入口大堂、地下层电梯厅安检。

4000人入驻情况:

阿里云总部员工通过南侧、西侧主入口混行,在进入景观庭院前设二级安检,以阻档非自用园区员工。独享办公配置包括四个独立入口大堂、标准层办公面积10990㎡、工位4000个、185个会议室(其中大型15个,中型120个,小型40个,洽谈间10个)、地下停车位1515个,以及三个员工食堂、VIP景观、室外运动场。(图8)

6000人入驻情况:

阿里云总部员工通过南侧主入口独立使用;西侧入口混行,在进入景观庭院前设二级安检。独享办公配置包括标准层办公面积15430㎡、自用工位6000个、280个会议室(其中大型25个,中型180个,小型60个,洽谈间15个)、地下停车位1880个、以及三个员工食堂、VIP景观、室外运动场、500人报告厅的服务配套。(图9)

8000人入驻情况:

5f0bf8da2735b_html_c27c20f43f648656.gif

5f0bf8da2735b_html_a0293394122c3ba9.gif5f0bf8da2735b_html_22bacd2c1b48ea42.gif5f0bf8da2735b_html_7d093bf013237d1f.gif

图8 4000人入驻情况 图8 6000人入驻情况 图10 8000人入驻情况

阿里云总部员工独立使用南侧西侧两个主入口。独享办公配置包括标准层办公面积20540㎡、工位8000个、370个自用会议室(其中大型30个,中型240个,小型80个,洽谈间20个)、阳台、讨论区、休闲区等若干穿插布置、地下停车位2340个,以及三个员工食堂、中心景观庭院、VIP景观、室外运动场、室内运动馆、500人报告厅、小商业等服务配套。(图10)

4.5 生态圈出租灵活性设计

5f0bf8da2735b_html_966bcd0dd665cfbe.gif

5f0bf8da2735b_html_2987245091becb4f.jpg

图11 办公单元灵活出租

云谷园区的用户群体,除阿里云总部自用外,还有为与其紧密合作的外包单位与下游企业。此类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起步规模较小,但近年来发展势态迅猛。因此,服务于此类用户的办公园区,其规模的成长性与租售形式的灵活性更显尤为重要。

对于正处于发展时期的成长型企业用户,通常所需办公空间为500-2000㎡。设计为其配置了相对较为紧密的工位排布;独立的中小型会议室、电话间、茶水间等;大型会议、接待空间共享。办公空间格局规整,且具有可发展性。

对于成熟型企业的用户,所需面积通常在2000㎡以上,其需求在满足具备一定规模的工位、配置独立的会议空间、访客接待空间外,更需要独立的大型会议区,树立和展现企业自身品牌与形象。

对于更大规模的企业,其对办公空间的需求量将远不满足于一个单一的楼面单元。设计中打造了一个标准层面积两万余平方米的超尺度办公建筑,其根据交通核与附属设施,可将平面划分为六个2000~3000平方米的可独立办公单元。设计在满足了阿里云总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为其他紧密合作的伙伴公司提供了更多租赁模式的选择。总部式办公可选择垂直式多楼面组合,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大堂、交通核及服务设施,强化了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属感;协作式办公则可选择平层办公单元组合模式,从而打造更大的连续空间与共享组合模式(图11)。

5、结束语

目前,阿里巴巴云谷园区项目已土建封顶,进入了幕墙施工阶段,希望它的建成会为阿里云建造一个高品质,开放和创意的科技办公园区,能够体现阿里云今天的定位,也可以适应未来将至的发展与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学浩.新型科技企业总部设计策略和发展趋势研究.天津大学,2017,12

[2]皮卫星,史鹤迪,孙东晖.当代企业总部建筑形象的个性化表达叹息[J].城市建筑,2017,10: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