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 运动员在 竞赛中的情绪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浅议 运动员在 竞赛中的情绪控制

岳威

武警警官学院军事训练系 射击 教研室

摘要:在运动场上,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情绪状态是比赛成功的心理特征,对运动成绩的取得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了解运动员在比赛中过度紧张情绪是造成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对影响运动员情绪体验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对待不同方面来的影响因素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才有助于挖掘运动员潜力,发挥技术水平,夺取比赛的胜利。

关键词:运动员;竞赛;情绪;控制

在运动场上,运动员情绪的变化对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情绪状态是比赛成功的心理特征。它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挖掘机体的潜力,更好地发挥技术水平,夺取比赛的胜利。而过度紧张或过分波动的情绪往往造成比赛的失常,关键时刻的失误会使多年来艰苦训练的成果毁于一旦。因此,如何控制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变化是竞赛中一个重要课题。

一、过度紧张情绪是造成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

运动员的训练是艰苦的,生活是紧张的比赛是激烈的,情绪体验也是丰富多彩的。运动员的情绪往往随着训练任务完成的情况,身体伤病的状况和比赛时技术水平的发挥等因素而变化。然而比赛前情绪状态良好与否,又直接影响着比赛时成绩的取得。尤其是过度紧张时的情绪会使运动员动作失调,思维混乱,以致造成比赛的失利。

二、影响运动员情绪体验变化的因素分析

运动竞赛的大量实践证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变化是复杂而激烈的。但分析其影响情绪体验的各种因素,可归纳为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三个方面。由于个人情况不同以及不同时期、不同赛次,影响运动员情绪体验的因素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分析,查明影响运动员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便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情绪的稳定。

三、如何针对性地对待不同方面来的影响因素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外界刺激因素的影响对策

实践证明,各种外界刺激对运动员情绪体验的影响起着直接的作用。要克服外界刺激对运动员情绪的干扰和影响,最积极的办法是适应。因为适应能力强的人,对各种刺激的感受性可以降低。所以平时加强各种适应性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使之对各种外界刺激习以为常。这样的运动员就能做到虽然身在激烈而嘈杂的比赛场上,但却好似“如入无人之境”。适应能力比较强的运动员,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而造成情绪的波动。为此,我国不少项目的运动队,如女排、跳水、体操等队在平时训练时经常播放比赛场上观众轰鸣、激烈竞争的录音,模拟比赛时的情景进行训练,这样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之后,由于他们承受各种心理负荷的能力增强了,应付各种复杂多变情景的办法也增多了。因此,当他们真正到了比赛现场就不会感到比赛环境条件的新异和由此引起精神紧张,也不会因赛场情势的变换而束手无策,他们的情绪就能比较容易地保持稳定。因此,心理训练中的模拟训练、针对性训练、适应性训练等都是提高运动员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控制情绪稳定的有效手段。

对于适应能力比较弱的年轻运动员来说,要克服刺激因素的干扰,还可以采取信息回避的措施。由于他们的适应能力较差,比赛经验缺乏,采取尽量减少外部信息传入的办法,也可以减轻外界刺激因素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这种信息回避的措施可以采取信息抑制和注意力转移的方法。所谓信息抑制,即减少感受各种刺激的机会。具体措施可以采取赛前看看书、画报,找朋友聊聊天,看电影或做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也可通过反复检查比赛的物质准备、器材等来转移注意力。

(二)生理因素因素的影响和对策

生理因素对于运动员情绪体验的影响起着内在的作用。它主要是由于人体内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变化,骨骼肌的紧张度以及有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否等,都会引起情绪体验的变化。例如,在运动员过度疲劳时,骨骼肌长期处在紧张僵硬状态,或是在运动员伤病不愈的情况下,情绪也往往消极低沉,心情也容易烦躁不安。有些女运动员在月经来潮前后72小时,也会因生理反应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对于上述这些原因所引起的情绪变化是不能只靠谈话和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运动员学会自我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水平的方法,并提高其调节能力。例如:通过心理训练中的各种生物反馈训练,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催眠训练,超觉静坐等方法,都可以逐步提高运动员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排除由于生理因素对情绪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认知因素的影响和对策

由于人类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和高度发展的思维能力,所以认知因素对于人的情绪体验起着主导作用。由刺激因素或生理因素所引起的情绪变化,往往可以通过认知作用来控制和调节。反之,有些运动员即使外界环境条件适宜也无干扰,身体机能状况也较好,而由于一些负性思维(如担心失败、焦虑、烦躁、患得患失灰心丧气等)的出现,也会使情绪变得消极而精神紧张。

例如:有不少运动员对于比赛的各种不利条件能正确对待,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对待伤病不愈或体力上的疲劳等,都能以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战胜。如在第五届全运会时我国优秀跳水运动员李×和谭××,在赛前都带着严重的伤病,李×〤腰疼难忍,谭〤赛前发烧,他们都无法正常进行赛前训练,然而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以超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照样能够以比较稳定的情绪去参加比赛,最终都夺取了全国冠军。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也素以意志顽强,勇于拼搏而驰名体坛,她们对待伤病的态度更有着感人的事绩。她们不少人都带着正常人难以忍受的伤痛,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屡建战功。这都说明人的精神力量完全可以战胜皮肉的痛苦,积极的思维和自我控制可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

相反,有些运动员虽然比赛是在自已熟悉的场地上进行,体力和技术准备也都很充分,但却因求胜心切,想赢怕输,总计较比赛结果所带来的影响等,其结果往往造成比赛时的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思维混乱,终导致比赛的失败。因此,许多有经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总结自已比赛成功的经验时,常常提到在比赛时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其实质就是要控制好认知因素要通过大脑思维活动对于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得思维过程有条不紊,尤其是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有效地达到自我控制。实践证明,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较快地达到轻松愉快而又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状态。这是为积极的暗示能够带来积极的内心想象和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增强取胜的信心,为比赛的成功做好准备,为比赛的胜利开发动力。

上述三种因素对情绪体验的影响也不是孤立的。其情绪体验也是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整合作用的结果。首先由于外界刺激信息的传入,引起中枢活动并产生认知过程的变化,继而又会直接引起生理活动的变化。生理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情绪。因此,人的情绪体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又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在对情绪影响的三种因素中认知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提高运动员的精神力可以克服外界干扰和生理状态变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使情绪保持稳定。这种精神力的提高主要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即对自已心理自我发展水平有意识的建树过程。所以在控制认知因素的措施中,积极的内心想象,实质上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是自我心理监测,自我控制的有效措施它对整个情绪体验的影响起着一个更高一级的统合作用。

总之,我们认为运动竞赛中造成运动员情绪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全面分析并认识产生紧张情绪的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而在影响人的情绪体验的各种因素中,认知因素起着主导作用运动员强大的精神力是保持情绪稳定的根本保证。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内心想象是调节情绪状态的有效手段。心理训练中的适应性训练、神经肌肉放松训练、自我暗示和思维表象训练等都是提高运动员自我控制情绪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