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元素视域下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求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传统民族元素视域下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求索

张丽婷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53220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室内设计课程可以说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从最初的开设到现如今的成熟,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论是教学规律还是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国民对室内设计越来越重视,带来了室内设计的不断发展,因此带动了室内设计课程的变革,教学质量、教学体现等都发生了变化,加之市场对室内设计行业要求和品质需求加大,导致该行业发展职业化,因此,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时,就要求将室内设计与特色化教学相结合来进行教学,才能大大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就传统民族元素视域下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传统民族元素;室内设计课程;教学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房地产业的推动下,无论是商务还是民用建筑,都在不断呈现新的亮点。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地,近年来也在积极推进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旨在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其中,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专业教学当中,既有助于教学的拓展,更是促进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1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再创造原则。室内设计之所以被划定为艺术领域,是因为其并不简单的照搬现有的装饰元素,而是在引入传统装饰元素的过程中,结合空间需求及个人对于艺术、审美的独特理解,对传统装饰元素的进行合理的再创造,赋予装饰元素特定的情感表达,丰富室内装饰的维度。通过个性化加工的传统装饰元素,在呈现形式上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并与整体空间充分融合。(2)实用性原则。室内设计以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和审美需求为最终目的,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也是为了这一目标的更好实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生活背景的变化使人们对空间审美性、艺术性的要求更加多样,在保持原本文化内涵、艺术特点的同时,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要遵从实用性原则,即匹配于人的需求。将传统装饰元素灵活应用到室内装饰当中,呈现完整、和谐、丰富的空间设计效果。

2传统民族元素视域下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

2.1传统民族元素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模数化教学应用

现代室内设计对空间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建筑壳体必须建立模数应用,这样在设计过程中既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又能有一定的标准,甚至在设计中也能做到省时省材、灵活地施工、较为方便的装配,达到低碳设计要求。通过对传统民族元素进行拆解、重组,并对其空间进行模数化应用,有效增大室内空间设计的弹性和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搜集民族元素时,对民族元素进行拆解、重构练习,在设计造型模数化的前提下,将之应用到室内的一些墙面、家具等地方。结构的借鉴和构件表面的装饰中运用传统民族元素,都必须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而对于模数构建,更是要做成标准件,能够达到人们对于设计的不同要求。

2.2注重设计手法、步骤的运用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运用民族元素时,应该引导学生站在客户的角度,进行考察分析,检验其应用的可行性。有些民族元素中的图案、纹饰的形象简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可以直接应用于室内环境设计中。有些传统民族元素可以通过解构与重构、移植与嫁接、抽象与简约等各种应用方式来重新调整外形,并且可以与中国的儒、道、禅等传统文化相融合,使之成为某种象征意义的新文化符号。比如有些学生从明清家具中寻找灵感,将其中优美的装饰纹案提取出来,加以简化,然后应由于室内墙面的装饰中,使室内空间蕴含强烈的民族气息。有些同学把传统园林的空间类型,运用到室内空间的平面布局中,其室内空间富有变化、灵动活泼,虽然室内空间设计是现代的,但却充满着民族元素的韵味。必须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按照现代的审美标准,对于一些民族元素进行提炼与转换,但是可以变化其外形,不能失去精神内涵和原有特色。

2.3打造互动学习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优化教学手段在院校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因此,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也应当借助信息技术支持,打造资源丰富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随时关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模拟解决建筑设计的实践问题,积累实用能力。同时互动功能也是学习平台的特色体现,学生对于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展开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

2.4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

民族元素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艺术家、设计师以及艺术院校的师生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文化根基和源泉。但是传统文化把仅仅需要继承,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脚步。国内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在民族元素的应用借鉴上,过于依赖模仿与照搬,缺少时代性的创新。传统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在变,传统的内涵也随之变化,变得更加丰富,它的原生文明因素由于吸收了其他文化的次生文明因素,永无止境的产生着新的组合、渗透和裂变。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要的是认识其精神内涵和审美规律,并将其渗透于现代设计创作中,“继承”的实质是为了“创新”。因此,只有对传统元素不断改造与提炼,对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充分解析才能够使得这种传承更加彰显时代特色。

结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设计越来越重视,而在室内设计课程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同质化、教学理念滞后的问题,因此对室内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探索,成了必须攻关的一个难题。将传统民族元素引用到现代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既满足了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传统民族元素视域下对室内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广大教师探索室内设计课程特色和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盼盼,周一沁,李宁.民族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4):16-17.

[2]余芳.民族文化对室内设计的重要意义浅析[J].中国包装工业,2018(04):25.

[3]曲旭东.浅谈民族文化对室内设计的重要影响[J].中国艺术,2018(0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