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电站———要在转变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电站———要在转变管理模式

方福祥

安徽省潜山市清风岩水电站

〖摘要〗: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结合电站实际,总结出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对安全生产工作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如何做,提出了详细的标准和要求,依此实施常态化管理,把标准化的要求落到实处,落实到日常工作细节上,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实现自主管理、自我约束。按照新模式实施常态化管理,必须有内生动力。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 管理模式 常态化管理 内生动力

一、潜山市清风岩水电站基本情况

潜山市清风岩水电站(下称本站)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别山南麓菜子湖大沙河支流上,本站是引水式电站,水库位于安庆市潜山市官庄镇光华村境内,坝址位于大沙河东河横山寨处,距潜山市城区约62km,总库容635万立方米;站址位于安庆市潜山市黄柏镇大水村,站址距潜山市城区约55km,装机容量2×2000kW,年设计发电量1050万kWh,发电尾水经大沙河支流东冲河注入下浒山水库。本站主体建筑物有:拦河坝,隧洞,压力钢管,厂房,升压站,35kV输电线路。枢纽以发电为主,兼有滞洪、生态补水等社会效益。

  1. 安全标准化电站创建情况

本站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从2015年4月开始启动。对照《安徽省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的实施细则》,采用资料审核、现场检查、抽样调查、现场询问的方式,检查了13大类60个评审项目,其中,标准分1000分;扣分项4项,累计扣分35分,实际得分965分;合理缺项1项共10分;自评得分97分,达到农村水电站安全标准化二级标准。

评审机构为国际小水电联合会。国际小水电联合会于2016年6月8-10日,通过现场核查、核实和质询,生产设备设施类总得分率为 92.2%(>65%),总评得分 92 分(>75 分),达到安徽省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标准,推荐为安徽省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单位。

2016年10月,本站被安徽省水利厅授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电站二级单位。

三、实施安全标准化电站的建设,关键在于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实施常态化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电站”授牌了,并不等于安全生产工作就做好了,没事了,这只是个起点。实施安全标准化过程中,在尊重科学和规律的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结全电站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对安全生产工作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如何做,怎样才能做得好,提出了详细的标准和要求,然后依此实施持续性、常态化管理。这才是重点,才是国家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电站创建的初衷。

本站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电站创建过程中,在专家组的指导下,结合本站设备状况和管理实际 ,管理模式的转变着重体现在学习与培训、检查与巡查、操作与整改、考核与改进等4个方面,遵循PDCA螺旋式持续改进原则,建立动态循环管理过程。这4个方面新、旧管理模式侧重点和区别如下:

  1. 学习与培训方面

旧的管理方式表现:学习培训的目的主要是应付检查,盲动性大,缺乏针对性;学习培训只有记录,无考核,效果不理想;学习培训无考核,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小。

新的管理模式的表现:分析当前职工的技术水准,分析设备状态和管理实际,提出职工应知应会标准;根据应知应会标准,提出培训计划,明确学习重点、考核要求:根据计划,定期实施培训,要求有记录、有考核;考核后有奖惩。

(二)检查与巡查方面

旧的管理方式表现: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的情况多,很难发现出问题;安全检查粗略,胡子眉毛一把抓,抓不住要害;安全检查随意大,“边角”和“盲区”关注少;安全检查和其他工作脱节。

新的管理模式的表现:分析设备状态,明确危险点,对危险点进行分级,分一般、重点两个级别,电站有6个重点危险点,13个一般危险点;区分检查方式、检查内容格式化,重点危险点实施面检,由安全专业人员实施重点监控,依照“重点设备检查项目表”实施检查;一般危险点实施点检,由运行班组负责日常检查,依照“班级常态化安全点检表”实施检查;对照检查流程和标准,实施动态管理,特别关注“边角”和“盲区”,划定巡查路线图,重点节点处“挂检查卡片”实施监控;强化检查结果的反馈,定期召开例会,通报情况、分析总结。

(三)操作与整改方面

旧的管理方式表现:操作随意性大,没有操作票就操作,没有工作票就整改;缺陷整改无计划性,耗费成本大;工作现场安全隐患多,不受控因素多;整改过程同运行管理脱节,沟通少。

新的管理模式的表现:确立开停机、倒闸操作规范,确立缺陷整改规范,明确“无票不工作”,落实两票三制的要求;对检查出来的缺陷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实施不同标准的整改要求和监控要求;强化现场管理,控制生产现场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不安全状态,环境中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改善运行检修人员的作业环境,保证操作安全;实施整改效果反馈,接受运行人员、技术人员的评议。

(四)考核与改进方面

旧的管理方式表现:有奖惩,但主观性大,奖惩难服人心;对完成情况不分析,完成任务就了事,“一次性心态”较突出。

新的管理模式的表现:根据工作标准、检查标准制定考核标准,按季度对各岗位、各班级、各部门实施量化考核,奖励完成标准的,惩罚完不成标准的;对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反馈到当事者。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方案,进入下次工作循环。

严格执行和实施新的管理模式,把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落到实处,落实到日常工作细节上,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自主管理、自我约束。

对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实施重点巡查、常态监控,使设施设备始终处于可控制状态。对大坝、隧洞出口、压力钢管等,实施重点监控、进行重点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记录,做到月月有例检,次次有记录。检查到位,巡查到位,使缺陷和隐患在苗头时期或小的状态或轻微状态下被发现或整改,使设备检修量和故障率降低,保证了发好电、多发电。

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并得到有效落实,安全检查抓得实,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抓得实,设备缺陷整改抓得实,作业环境整改抓得实,本站实现了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整齐划一的厂房车间,有序运转的机组设备,意气风发的干部员工,文明和谐的人文氛围。

四、按照新的模式实施常态化管理,必须有内生动力

企业发展了,员工富裕了,过上好日子的职工对健康安全有了更高的期望,但他们有懒惰和侥幸心理,不愿意长期地做琐碎的工作。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加强监管,加大资源供应,就能达到目标。

作为电站业主方,抓安全生产,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实施常态化管理,势必增加成本,加大人财物消耗。抓与不抓,抓安全生产的绩效,短期来看,很难显现。从资源保证和供应而言,缺乏内生动力。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安全标准化常态性管理能否持续。

建议国家改革电站财税分配机制,加大资源费征收额度,用合规的安全生产费用来抵扣税收。只要电站不发生责任事故,合规的安全生产费用支出,可以冲减电站本年度应缴税收。这就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来源,解决了新的管理模式所需的内生动力,保证常态化管理的持续性。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安全生产标准化电站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也不会放松要求,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提高这个循环,扎实地把标准化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增强主动性,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使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的实施细则》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2019年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