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潘丽源

宁波德威工程造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1100

摘要:整体而言,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为了推动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就要根据实际状况探究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与手段,进而在根本上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持,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成为当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项目规模在不断扩大,涉及金额和环节在不断增加,在此情况下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为其效率提升、质量保障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得以要有效提升。信息化技术以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通过数据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建立符合要求的信息模型,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以及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有必要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不断实践和完善,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率,促进建筑业在新形势下高速发展。

1工程造价信息化的概述

所谓大数据时代环境下的工程成本,是指在工程成本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信息通信和信息管理来改变以前传统的工程成本信息获取方式、信息处理方式和数据处理模型。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可用于工程造价成本信息的管理共走,以进行深入开发和有效利用[2]。我国建筑行业成本控制工作的信息化技术使用起步较晚,一直以来管理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都是通过人工管理方法进行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才投入使用。自20世纪初,工程造价人员已开始使用蓝图设计软件来自动计算工程量并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开发。

2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2.1行业信息化规划不足

行业信息化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无法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工作人员信息化采集技术水平不足、缺乏完善的信息建设标准等,在实践中我国缺乏完善的、统一的信息建设标准。在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以及加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阻碍性的问题,信息规划的不足影响了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

2.2企业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工程顺利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建筑企业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目前很多建企管理者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导致企业内部在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上陷入混乱的局面,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2.3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

人才是践行工程造价信息化的重要要素。在社会改革深化过程中,传统工程造价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各项工作的持续发展,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个别企业以及专业人士虽然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建设时间过程较为缓慢,无法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缺乏专业化的人才,无法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信息资源整合、应用等各个环节工作缺乏专业指导,无法凸显其作用与价值。对此,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培养专业的工作人员。

2.4信息资源共享性差目前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

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并且在采集、处理、传递等方面的编码、分类、规划等等都不够统一,标准的不同使信息资源处于小范围封闭状态,难以进行资源的共享,工程造价信息价值难以得到深度挖掘和全面体现。

3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

提升建设人员专业能力才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将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性,吸纳素质型人才作为重点内容。在实践中通过搜集行业工程造价信息,强化信息建设资料信息,对各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综合造价工作人才分布状况,基于市场形势预测分析,合理地进行人才的变动以及调整,进而保障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

3.2交互造价信息系统建设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以及其他辅助系统的支持和保障。工程造价工作由传统手算已经过渡到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正因如此更需要交互造价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以及其他辅助系统,实现工作的交互和融合。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系统、计算机辅助施工系统等等,造价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融合和关联,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做好信息的提取、分类与规划,保证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全面性。

3.3  建立健全标准管理体系和信息数据库

在建设成本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项目成本管理人员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收集,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标准体系,以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数据源。为了使用统一的交换协议来真正实现每个交换信息,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统一的存储标准,将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存储在数据中。项目造价管理部门应该优化全国的所有资源信息,为项目成本建立资源信息库,并在各个地区和公司之间更好地共享数据,帮助形成非集中存储的数据形成逻辑关系,方便后续的应用和数据提取。

3.4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

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投资预算、成本预算是重中之重。预算过程中需要以工程信息为基础,根据工程图纸信息内容进行工程预算。在此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工程数据信息库资源,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快速、高效、准确,并且能够以以往工程造价管理为参考,对当前工程造价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更好的实现工程造价控制。

3.5做好项目合同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施工项目和成本控制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企业必须更好地管控合同。在进行项目施工合同签订时,需要详细备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设备、材料、施工人员以及工程量,从而给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合同审核时,需要做好重要事项约定工作。比如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期限、工程施工的工艺要求、对于材料的要求以及材料的型号等,避免因为疏漏的出现导致和合同不相符的情况出现,从而增加企业成本,导致企业出现经济损失。所以,施工企业在施工时,必须严格地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的要求,做好企业的管理,严格执行合同,从而给企业的合同签订以及合同执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6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施工项目想要顺利地开展,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必须强,所以,企业在进行相关方案设计时,必须保证其完善性和合理性,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的核算。并且,还需要做好预期效果及工程期限的规划工作,确保项目能够真正地严格根据合同进行,确保工程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交付,避免因为一些因素影响导致经济方面出现损失。最后,应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出现,确保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能够进行得更加顺利。

结束语

只有通过完善造价信息化管理方式解决传统造价问题与不足,利用信息数据库完善信息化内容,通过专业人才全面优化工程造价信息化各项内容,才可以推动我国工程造价行业持续发展,进而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傅则恒,杨凯钧,徐磊.信息化教学在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0):169-172.

[2]郭自强.探究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8(31):209.

[3]宋萌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7):113.

[4]徐静.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8,37(19):6-9.

[5]王笑楠.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