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急诊护理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1

如何做好急诊护理安全管理

陈芳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 自贡市 643000

院内急诊科是护理风险最高的一个科室,其科室具有工作艰巨、不可预见、病情发展快、患者多、医治时间集中、病情复杂等特点,且任何一个干预环节出现疏忽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所以,要想提升每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质量,就要做好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那么,要如何做呢?一起来看下文吧!

一、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实践

成立管理小组,因为急诊科护士长一个人进行安全管理会出现照顾不周现象。为此,应成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小组,以负责夜间护理安全管理、护士长外出时的护理管理、质量监控等工作,以保证有序落实科室内核心制度。

5f081a13ae09d_html_4286b4398f4791e4.jpg

二、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1)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根据急诊科内护士工作年限以及级别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将阶段考核内容和培训内容整理成培训手册,发放给每个护理人员,以保证护理人员准确操作各项急救技能,进而让急诊科护士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应变力、良好的沟通力、灵活的协调力,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2)加强风险知识教育:每月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应急预案学习,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再将“三基”训练和医疗护理法规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培训,然后进行严格考核,以帮助护理人员养成周密、审慎的工作态度,并培养良好的慎独精神与职业道德,以提升护士对护理中潜在风险的预见性评估。

三、加强分诊护理安全管理

在急诊科内分诊工作属于首要环节。负责分诊的护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急诊理念与急救意识,储备丰富的急诊护理知识和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应派遣工龄超过5年,且具备丰富的急诊分诊经验者担任分诊工作。分诊时,要先分诊伤情严重的患者,后分诊病情轻的患者,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分诊到对应科室内,以确保病人得到有效且快速的诊治,进而为患者后续治疗节省宝贵时间。同时要求分诊护士以病人为中心进行护理干预,并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患者沟通时要讲究沟通技巧,以取得病人和其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四、加强抢救仪器和抢救药物的管理工作

(1)抢救药物:急诊科内使用的抢救药物要定量、定点、定人、定查管理,并统一使用棕色透明塑料盒包装抢救药物,在盒子侧方或者上方贴上药物的名称和剂量、序号等信息。盒子内存放的药品瓶上也要用效期标签标注失效日期。对于3个月内要过期的药品要做特殊标记,例如在药瓶颈部贴上黄三角标签等,以提醒工作人员先用此类药物,以免浪费,对于1个月内即将过期的药品要及时与药房联系并更换,避免出现过期药物。除此之外,药品摆放要严谨,根据常用和不常用、同种药品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的原则摆放。对于麻醉药物、毒性药品要单独存放并加锁保管。同时也要自制抢救药物效期登记本、自查单和警示标识,以知晓药物的剩余情况。并要求护士长、主管责任人定时清点药物,同时做好详细记录。

(2)抢救仪器:派遣专人管理急救室内呼吸机、吸氧机、急救推车、吸痰仪等各种抢救设备,并在抢救设备右侧悬挂保养方法、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吊牌,以便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消毒和保养。同时也要将明显标识放在各个仪器上,例如保养中、完好备用或者维修等标识,以便让护理人员知晓设备处于何种状态,方便急诊中使用。除此之外,也要设立抢救仪器信息登记本,记录仪器使用情况、设备检修情况以及保养时间等信息。以保证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五、提升院外急救护理管理

要求急诊科内全体工作人员电话时刻保持待机状态,以便及时联系到相关负责人。并制定详细正规的救治预案、突发事件处理方案、大批伤员抢救方案等,以便有条不紊的进行现场抢救工作,让每位病人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治疗。除此之外,每年定期进行救治演练,并由权威专家指出相关工作人员的优缺点,以便不断改进不足之处,进而保障急诊护理安全性。

六、正规书写护理文书并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急救中医师书写的护理文书是治疗方案调整、疗效观察的重要依据,要根据急诊科室的特点制定双联急诊病历本,一份患者保管,一份留存在科室内。为此,医师要规范、准确、及时书写护理文书,且避免遗漏和涂改现象,并由安全管理小组检查,无误后签署审核员姓名,然后再流出科室,以便真实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变化。除此之外,因急诊科护患纠纷比较多、工作比较繁忙,为此,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以便在有效时间内挽救患者的生命,避免护患纠纷。

急诊护理属于高风险工作,一技之差、一念之差就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死亡。为此,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也代表着一个医院的整体水平。只有把好各个护理环节安全关,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进而提升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上述内容已经从各个方面介绍急诊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即使用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让护理安全管理呈现出标准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状态,进而切实为急诊患者提供优质、安全、快捷的护理服务,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要求急诊工作人员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护理服务,规范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做到控制得力、管理得当,进而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稳步提升急诊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