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7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郭佳星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十一中学 075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开展中,教师更加看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与培养,而且应用了不同的方法对课堂做出了全新的改革与优化,旨在通过这一措施有效改变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能力与综合水平。在此,研究将重点结合当前初中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论述——课堂环节应用方法。这一方法能够有效体现课堂教学环境中的不同环节,而且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进而可以帮助教师在后续的教学工作开展中深入分析与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学习方法,并为其创设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导学案。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环节;学生自主发展

研究将重点根据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展开分析与论述,并且会结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指导方针分析如何对学生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以及如何正确的应用课堂环节应用方法对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基于此,研究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作出论述:第一是通过对起点的确立开展以教促学的方法应用;第二是通过对课堂教学重点的把控突出教学的核心内容;第三是通过对课堂教学难点的研究与突破实现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第四是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培养。通过以上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整体效率提升。

  1. 立足起点,以教促学

在课堂开始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与引导,以此建立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并通过以教促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入引导,使其能够学习和理解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与内容。

例如:教师在开展坚持宪法至上的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维护宪法的权威以及保障宪法的实施两个版块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此时,学生便可以了解到,如果想要坚持宪法至上,就必须要维护宪法的权威,并要保证宪法的实施。随之,学生的学习目标便会快速建立起来,并且会朝着这两个方向深入学习。这一方法的应用有效的体现了以教促学的方法应用,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

  1. 把握重点,突出核心

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结合国家规定、政府发文等内容对其进行讲解与分析。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能够改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看法,并且可以提高学习内容的权威性,促进学生的重视程度。

例如:在学习与宪法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突出宪法的重点,并且可以让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部分。通过阅读,学生会了解到宪法的作用、性质与服务人民的本质。进而学生在后学学习过程中可以把握住知识的重点,突出知识的核心,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理解。

  1. 突破难点,重在实用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些问题学生表示难以理解,一般类似问题都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问题。在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重点引导,并且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对其进行个人素养的建立与教育。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教学与引导过程中,可以结合国家意识对学生进行培养,并且要通过各种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将之内化为学生的个人思维。通过这一方法的应用能够重点突出教学的难点问题,反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基于此,学生的个人认知、家国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等均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1. 学生为本,自主发展

新课改教育工作的开展讲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也要积极地应用这一模式对学生展开深度培养。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的发展中了解到自己也是社会的主体,以及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

例如:教师在读学生进行人民权利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维权方法、个人选择、国家经济以及国家政治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让学生了解身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以及应该享受到的社会福利与保障等。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明白,国家给予公民更多的权利,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而且是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与初衷。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多关注此类现象,并挖掘其中的问题,对其作出思考与解决,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早日建立。

综上所述,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时候,由于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将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讲得非常透彻和到位,为了弥补这一问题,教师需要从教材的处理方法入手,对其进行高效教学模式的选择,以此体现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阶段性和环节性。通过该方法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穿插式的学习以及跳跃式的学习。并且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到课内、课外以及生活当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确保学生的学习素养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荣峰.生活资源开发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万众一心奔小康》教学为例[J].黑河教育,2016(12):18-19.

  2. 胡慧敏.让政治课紧扣“心”弦——谈心理效应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