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镇级污水处理运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4
/ 2

浅谈镇级污水处理运营管理

黄献民

身份证号: 45232519640718****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各类健康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人们的重视,污水处理也随之成为镇级建设和规划重点项目。基于此,本文针对镇级生活污水特点,分析了生物氧化工艺、氧化渠技术和膜生物反应器三种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势和不足,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生活污水;污水处理;运营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镇级污水排放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17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17.8亿吨,2018年达到了588.1亿吨,上升了13.6%。城镇生活污水具有水质水量不均衡,水质成分复杂、有机污染负荷低、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等特点,因此,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运营模式的选择应结合这些特点,考虑镇级污水处理的资金来源及运营管理人才保障等因素,综合施策,合理选择工艺及运营模式,对镇级水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镇级生活污水特点

镇级生活污水中含有对环境污染物质,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身体健康。与工业废水相比,镇级生活污水主要表现在:(1)成分复杂。城镇生活污水主要来自餐饮、家庭、学校等生活场所排放的污水,氨氮含量高、营养元素失衡,含有表面活性剂残留组分等等。(2)有机物含量高。城镇生活污水含有淀粉、糖类、纤维素、脂肪蛋白质等大量有机物。(3)危害大。城镇生活污水具有较高的氮、硫、磷含量,在厌氧细菌作用下会产生恶臭物质;污水直接排放会消耗水中氧含量,造成鱼类等死亡,加剧水质污染。(4)不稳定性。城镇生活污水与生活场所的居民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水质、水量均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1]。(5)处理难度大。城镇生活污水组分复杂多样,组分含量变动幅度大,增添了后期设计进水水质评估难度,难以有效应对城镇污水水质波动,直接影响镇级生活污水处理的出水效果。

2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结合镇级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特点,综合进行分析研判,考虑工艺占地费用、污水处理费用、中水回用及专业技能人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目前,适合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

(1)生物氧化工艺。生物氧化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其运行原理是在曝气池中填充填料,生活污水通过曝气后流入生物膜填料层,在微生物群落作用下实现净化污水的效果。生物氧化工艺应用到的设施主要包括填料、曝气池、进水装置、池体、放空管道等。生物氧化工艺处理镇级生活污水,其填料层比表面积大、容积负荷高、耐冲击性强,污泥产量少,启动快易管理等优势。但生物氧化工艺处理镇级生活污水也存在填料层孔隙较多,影响水流速度,曝气池维护难等不足[2]。程婷等利用曝气调节-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镇级生活污水,SS、COD、BOD5、氨氮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2)氧化渠技术。氧化渠技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是在氧化沟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将沉淀功能与曝气融合为一体,取消了回流污泥系统。氧化渠包括BMTS式、C型渠内式、BOAT式、D型渠内式、边渠式等等。氧化渠技术处理镇级生活污水具有预处理简单、出水水质稳定、剩余污泥量少等优势,但氧化渠技术也存在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高、产生沉沙等不足。郭劲松等人利用强化沟渠处理三峡库区镇级生活污水,CODCr、TN、氨氮、TP均达到了《镇级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3)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作为近年来应用广泛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实现了膜分离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其中,膜分离单元能够有效截留污水中的大分子物,用滤膜替代二沉池,实现较高效率的固液分离。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镇级生活污水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出水可实现回用,占地面积小,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易管理。但不足之处是一次性成本高,运行过程中能耗、膜组件更换成本较高等。蒋娜莎等利用渠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CODCr、BOD5、氨氮的去除率分别>70%、80%、75%,取得良好预期处理效果。

3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措施

镇级污水处理厂规模小、分散,人员力量有限等,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受经费、人才等因素制约使得采取传统镇级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模式带来了成本高、人员需要大且效率不高等难题。为此,针对镇级污水处理现状,应积极推行集约化管理模式,实行总经理全面负责制,各部门参与,如生产运行部门负责工艺及设备应用和运行维护;安全部门负责设备及生产作业安全权;运营管理人员则严格执行等等。集约化管理前期投入较大,针对镇级污水处理厂布局分散、规模小、人员不足等,可选择BOT+BT模式融资,分散风险,提升污水处理项目的运行效率。

3.1加强新模式、新理念的探讨和应用

城镇的基本状态都是以综合型的为主,城镇又因为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分化出一定的工业区、农业区、旅游文化服务区的等等,因地制宜地分类研究不同的具体问题才是打开工作思路的关键。例如,工业区严格执行与之相关的污水处理标准,工业污水往往因为难以处理、难以再利用,而对其不够重视,因此,导致了今天中国大面积、大区域的地下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和侵害。PPP模式是目前各类镇级项目的首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运营模式,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和资源分配。但是,还需要同时引用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这方面的具体工作还在探索之中,所以也给管理运营工作带来了困难。PPP模式从其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合作模式,还要大力加强模式内的创新工作。

3.2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改进,提高单位面积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

镇级污水处理项目同样是一个依靠经济又依靠科技的地方。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科技的投入具有早期投资力度和成本巨大、运作周期时间长、资本流动性差、见效晚等特点,很多企业不愿意进行相关的投资,大到工业小到餐饮业皆是如此。即使是政策上给出相关的优惠,这样的优惠常常因为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被拒绝执行或者打折扣执行。最终损失的还是企业和人民的利益。对水资源一个完整的循环利用过程的全方位检测是可行的方法,从内到外,从阶梯式水价到水资源环保性检查,从污水反复利用的上下游关系中寻找突破口,分层此对应不同类的污水进行不同处理措施。对于镇级污水处理项目的科技性投入要经过严格的调查,引进多方机构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类型执行最严格的梯级审查制度。同时鼓励利用现有技术资源进行技术改进和技术优化,不断地提高单位面积内污水处理的效率和结果质量。例如,有针对性对居民用水进行分阶段的处理,配合镇级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镇级污水管网的更新和优化,对各个行业用水要求、用水能力和污水处理能力进行评估,同时也对地区可利用水资源做统筹安排,形成全行业全城区污水网络的上下游协作关系;在合理的范围促进污水处理行业的科技力竞争与合作,使得一定范围内污水领域的技术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共同,从而全面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力和污水处理机器的更新换代。

结语

综上,镇级污水处理要结合镇级污水水质水量及区域特点,合理选择可靠、成熟的工艺模式,采取集约化管理,解决资金及人员短缺问题,实现镇级污水处理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杨.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对策的探讨[J].地产,2019(18):76.

[2]董武.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的分析与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9(1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