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4
/ 2

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

冯树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430205

摘要: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来说,汉语国际教育是关键的一步,而国别化对汉语国际教育来说具有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各个国家在教授汉语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不同的。因此,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改善措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语言文化的需求也变得十分严格。人们对汉语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汉语国际教育的需求得到大幅度上升。国别化是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各个国家的表达形式是不同的从而使每个国家的授课方式、时间自己内容等都是不同的,需要对当地的思维、文化以及语言特色等进行充分研究。

一、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

随着国际教育的不断发展,学习汉语的人数变得越来越多而且每年都在增长,我就需要对以往的教学规模进行完善,使其的发展方向变得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与科学化。但也有一些国家认为,汉语教育并不是十分必要的,这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与传统语言学习相比,汉语国际教育已经在中小学以及各高校之间等进行文化传播并使教学规模逐渐扩大,这就代表汉语国际教育已经处于转型时期[1]。在此时期可以相关的教育学府进行大力发展,例如对孔子课堂与学院,汉语培训学校等进行积极推动,一方面可以使汉语国际教育更好地进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汉语融入国际交流的速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汉语国际教育与汉语国际教学之间的关系

汉语国际教育与汉语国际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对两者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汉语国际教育所具有的内容是更加丰富的,不仅包括对汉语进行教学,还包括对人的社会活动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品格等方面进行培养[2]。因此,为了更好地对汉语国际教育进行推广,就是要对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等进行全方面的教育。总而言之,汉语国际教育并不是单一的只对一门语言进行传授,而是应该从教育规律、思维以及原理等方面出发。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表现

(一)教学效果受教材影响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是离不开课本教材的,同样对于教师授课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具,教材可以很好的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联系,在编写汉语国际教育教材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并按照正确的模式对其进行编写[3]。因此,由于各个地区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一个国家对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的使用和编写也是不同的,但所有教材对汉语教学的发展来说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看出,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来说,教材对其产生的影响和推动力是极为重要的。

(二)社会文化上的差异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汉语国际教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这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来说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但还要对不同地域不同的社会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充分考虑,因此在对课程进行授课时,一定要按照所存在的差异对课程设置进行区分。

四、改善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的措施

为了能够让汉语国际教育更好的对各个国家的需求进行满足,就需要在教育时对授课方式、教材编写以及课程安排等进行完善,从而使其更好的进行推广。

(一)课程安排方面

在对汉语国际教育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对不同人和不同地域的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并按照其需求对其安排教材,使教材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不仅如此,对不同学习背景的同学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安排一些互动等使课程变得更加灵活[4]。为了能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具有深层次的理解,可以根据学生要求开展一些兴趣培训班,例如古诗词班,音乐班以及书法班等。按照各个国家独特的学习特点以及风俗习惯等对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进行设立,可以使汉语国际教学更加快速的进行发展。

(二)授课方式方面

在授课方式中加入国别化教育,可以使教课思维与方式变得更加合理与有效,更好的让其对国内与国外的教育进行明确区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导,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和谐与愉快。

(三)国别化教材方面

要想是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当前的教材进行创新与完善。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添一些注解和会画等,可以使国别化教材的内容更加富有层次感。目前来看,汉语阅读教材的类型还是比较缺乏的,可以在其中增添一些具有特色的话语[5]。在对国别化教材进行编写时,可以使内容与生活更加贴近,读起来可以让明白学生其所表达的意思,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可以使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更加顺利的进行开展。

(四)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利用信息化自然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在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互动工具可以使学生与老师之间更好的进行沟通与合作。与此同时,网络课程还具有比较完善的汉语资料库,这样更方便学生进行自主查阅与学习。

(五)对国别化教师问题思路进行改善

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时,教师所具有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6]。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母语进行结合形成相应的体系,通过对教材以及课程进行编制与规划可以充分发挥汉语国际教学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要对自身进行严格要求,并对国别化问题进行改善,这样才能够使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更好的进行发展。

(六)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融入当地社会文化

根据不同地域独有的社会文化与语言习惯,并把其融入到汉语国际教育中,可以使汉语国际教育更好的进行发展,这对把其他国家的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交流具有促进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各国文化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让国别化更好的在汉语教育中得到体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不断进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维模式、文化习俗以及语言特色等进行合理利用,可以使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更加顺利的进行发展。不仅如此,在汉语国际教育方式上也要做出适当的改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汉语进行学习,从而可以使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如龙.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05):15-21.

[2]韩雪娇.改善汉语国际教学国别化的对策[J].文学教育,2017,000(002):P.89-89.

[3]邹雪.浅谈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J].语文课内外,2018,000(029):319,333.

[4]于海阔,李如龙.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几个问题的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2,23(6):91-97.

[5]李馥含,李伟权.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000(018):149-149.

[6]向鹏.关于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000(011):364-36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