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探索 ——冷水江市中连中心小学个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4
/ 2

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探索 ——冷水江市中连中心小学个案研究

李虹

湖南省冷水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4175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冷水江市中连中心小学的德育管理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如何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小学的德育管理。调研结果表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经验主要有:在“童心教育”课程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在阅读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课间活动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在生活细节上培育中华传统美德。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一、困惑与思考:源自实践工作

近年来,我国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在进行小学德育管理调研实践过程中,笔者有困惑与思考。困惑来源于实践工作,作为小学教育该如何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德育实践?

二、调查与研究:以冷水江市中连中心小学为个案

1.调查对象的选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管理的渗透,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在县域环境下的农村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德育管理渗透的有效性如何?鉴于此,笔者将以冷水江市中连中心小学3-6年级学生为调研对象,每个班级抽取 40 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总共统计样本为 320名。深入学校了解其德育管理的实践过程,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管理的渗透的价值。

2.调研情况分析

调查问卷主要从德育认识、德育感受、德育意识三个方面设计问卷,共设计了20个单选题、10个多选题以及 1个问答题。以下就五个年级在三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探索。

在德育认识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为79%,95%的同学可以背诵学校每学期要求背诵的 20首以上的古诗。在德育感受方面,83%的学生选择长大后要孝敬父母, 90%的同学认为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自己应该做的。在德育意识方面,81%的学生选择做人要诚信,78%的学生选择拾到东西要交给学校,需要关注的是,22%的学生选择期待有回报的帮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冷水江市中连中心小学在小学德育管理上,有效地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童心教育”为特色教育的根本,以“书香校园”为实施特色教育的路径,以“童心育人 借力发展”为特色教育的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小学基础教育工作中的德育实践。

三、成功经验的总结

1.在“童心教育”课程中学习传统文化

冷水江市中连中心小学处于冷水江市城郊,大部分家庭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在外务工家长多,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因而学生礼仪、文明等德育行为不够完善。刘红霞校长到任后,带领学校老师把德育工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创新经典诵读方式,提升学习传统文化的趣味性,经过五年的努力,学校逐步形成了“童话引路 人性为本 办童心教育”的办学主张,学校未来几年如何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童心育人 借力发展”的办学理念,童心育人就是教师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自已的童心去关注、引导、培育和发展孩子们的童心。以学生好学天性,让教与学的过程自由、自然、自律、自育,培育的学子纯真实诚。借力发展,实际上就是借鉴创新,就是团结适合我校发展的优秀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资源共享共惠与共创。刘校长又亲自主持申报了“基于儿童本位的传统文化序列化创编研究”课题。以儿童为本位,通过童心的方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在阅读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学校开学第一课就是: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的人。学校全体师生在“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的响亮的誓词中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在以后的每一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向全校师生在庄严的国旗下分别介绍三位圣哲先贤及经典篇目。每周一诵读几首中华百杰儿歌,有老子、孔子等圣哲先贤;有秦始皇、唐太宗等政治英才;有屈原、司马迁等文学泰斗;有王羲之、柳公权等艺术大师;有孙武、岳飞等军事将领;有华佗、扁鹊等科学英杰;还有王昭君、花木兰巾帼英贤。用他们的事迹感化与激励现代的儿童。再根据“一、三、七”积累法(即:“一”每天午诵十分钟;“三”每次诵读三篇;“七”七天一个周期)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师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中,提高人文核心素养,提升精神文化,最终实现健康 、快乐地成长。

3.在课间活动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学生都喜爱课间活动,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愉快的课间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美,使传统文化更加生活化。学校请国家一级编剧创编了跳花样绳(儿歌),然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游戏。跳花绳歌(儿歌)如下:

跳,跳,跳花绳/小小花绳如飞龙/我舞飞龙跳起来/要做中国好儿童

好儿童,有榜样/学习纪昌有才能/虱子栓在牛尾上/箭穿虱子牛不动

学匡衡,人聪颖/墙上凿个大窟窿/偷来隔壁光一缕/借着灯光读《诗经》

跳,跳,跳花绳/我是小小中国龙/身体跳得贝儿棒/努力实现中国梦

这样,学生在愉快的课间活动中获得了中华传统文化经验,丰富了课间活动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4.在生活细节上培育中华传统美德

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专注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从生活细节出发,培育优良传统美德是中连中心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每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了解社会。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公共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教师节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清明节开展文明祭扫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活动、中秋节亲友团圆赏月活动、重阳节陪伴爷爷奶那登山活动、冬至节同学们包饺子、春节自己学习写对联活动等等,通过一系列传统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二是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如每年新生入学,必定会进行三天的入学教育,每学期开学,学校必定要有一个月的行为规范学习月。同时每个学期都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少年”“美德少年”“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传统美德。

  1. 反思

从中连中小乃至整个冷水江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来看,有以下几点反思:一是小学德育管理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教师、家长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才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日常规范渗透进去。二是小学是德育工作的基础阵地。学校要总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培育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鼓励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开展“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从班级选出优秀选手,精选优秀节目,同时鼓励学生用古筝、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来自己伴奏;组织学习寻找历史古迹,分学习小组到历史古迹去考察,并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四是开设独具特色的德育课程,中连中心小学开设的童心教育特色课程就是一个典范,可以吸引到学生快速的关注到自己,并主动的参与到德育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