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中 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2
/ 2

建筑电气设计中 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

石磊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对建筑电气系统进行设计,需要在具备丰富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对BIM技术进行应用,要进一步提升建筑电气设计效率与质量。在具体的电气设计工作中,把握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主要应用方面和具体应用流程,并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在实例设计时,结合建筑实际要求,把握设计重点,构建BIM模型,优化设计细节,确保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彰显出较高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BIM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展望

1导言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一项建筑类软件,其可实现3D立体化的模型建构,以此来为设计人员更加直观化、动态化、实时化的建筑模型。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时,可对电气工程的每一项数据参数进行分类存储,并可为设计人员提供关联信息,以满足电气设计的工作需求。

2 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主要应用环节

2.1BIM技术与配电系统设计

做好配电系统设计的准备工作,做好建筑电气系统的全局考察,收集建筑内部各项数据,合理设置电气视图,利用经验值及各项对比数据,实现电气系统设计风险的有效降低;在制作电气视图时,应对机房位置、配电半径、综合管线路由等各种影响碰撞的管线设计进行合理规划,对用电设备以及相关插座进行科学布设。在相关参数与技术的支持下,准确构建三维模型,在构建三维配电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设计,具体应对电力线路敷设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使整个建筑电气配电系统线路都能够有效连接;通过BIM的模型,整体性地对建筑配电系统进行检查分析,充分注重配电线路细节,重点检查配电线路的属性以及配电盘明细表,确保不出现配电线路的细节问题,满足建筑工程电气项目的运行要求。针对建筑电气配电系统设计工作,从平面化视图角度进行细节标注,将配电线路及其涉及的相关设备进行明确标注,在后续的施工中则能够进行指导,进而能够确保配电系统的整体性能状态达到预期要求。

2.2BIM技术与照明系统设计

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照明系统的设计,将BIM技术与建筑电气照明设计结合起来。在设计时,应对建筑工程照明系统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搜集与综合分析,并结合建筑电气设计,对照明系统的具体要求进行数据整理,实现照明系统与室内建筑房间规划的整体高度协调。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将照明系统方案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实现对设计方案的可视化与模拟性展示,从而能够更加直观地发现设计方案中的不足,实现整体照明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

2.3BIM技术与智能化系统设计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利用BIM技术,也要做到对智能化系统的优化设计。在进行设计时,结合建筑的管理运行需求优化本系统设计方案。结合实践经验可知,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建筑智能化系统能够呈现出更高的电气设备与建筑主体间的协调性。在具体的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应用BIM技术完善设计细节,同时对智能化系统进行模拟还原,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密切监控,以便及时地根据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系统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有效地对智能化系统可能带来的意外问题进行规避。

3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3.1电气平面设计的应用

在BIM技术的应用下,可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实际施工与具体应用过程提供安全保障。通过BIM技术与实践类软件(revitmep)相结合,可提升建筑模型的设计精度。在revitmep的融合应用下,可弥补建筑模型单面显示过程中存在缺陷问题,同时可基于BIM技术清晰地标注每一项电气工程环节,例如,线路的具体数量、灯具型号、电路信息反馈回路的走向等,并可依据数据信息来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空间定位,以此来为设计人员提供立体化信息服务。BIM技术可对电气施工过程中的线路碰撞问题进行立体化分析,在数据参数的输入下,可令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动态化展示,并通过数据库的运行基准来检查设计模型的合理性。在模拟化功能的应用下,可对电气工程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以此来为各项数据参数的合理性进行再次核对。

3.2管线安装工程的应用

3.2.1预算统计应用

BIM技术在对建筑信息模型构建时,也可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建筑项目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可对以往的建筑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工作人员依据信息分类可详细罗列出材料清单,并为现有工程来提出信息参考。与传统的表格制订相比较,BIM可提供实时性、开放性的材料清单,在各类数据信息的精准支持下,可为建筑工程的各个项目提供数据统计业务、工程造业务、数据管理业务等。在BIM技术的应用下,可有效提升电气设计的效率与质量,并为每一项工作环节提供信息反馈,以此来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建设与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3.2.2管线设计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中管线的安装难度较大,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需进行复杂的布线设计,传统的布线手段易导致电气工程布线与其他专业布线工程冲突,如两个专业的线路布置为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将影响整体工程的建筑质量。在BIM技术的应用下,依据动态化模拟效果,可对管线的布置以及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立体化分析,以辅助设计人员明确管线在建筑物内部的具体走向,进而起到整体布局优化的效果。

3.2.3管线碰撞检测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可视化功能可对管线碰撞进行检测。依据电气管线设计来建立立体化模型,通过建筑物内固定区域的管线安装信息来进行整合,然后在对图样进行空间位置的移动,以此来实现漫游型可视化分析。如在图样空间位移时,线路发生碰撞则信息模型将会自动存储信息,并进行系统内报警,同时对可视节点进行空间定位,以方便工作人员的后期查看。BIM模型以内部数据库信息对碰撞模型进行初期优化后,再利用内部碰撞检测系统来进行深度校验,并对管线间隔信息进行细化分析,以令模型设计可满足实际施工需求。此外,BIM技术基准可实行“大管让小管、有压让无压”的工作原则,从全局观为出发点,对系统内的设备、管线等进行自动优化调整,并可为设备与管线的检修工作留出一定的空间。

3.2.4线路检修应用

BIM技术在对线路进行检修时,一般是以建筑模型中的接口信息为主,当文件中的接口信息读取不出来时,则将自动进行报警,工作人员则可通过数据警报为主来确认连接接口设备的异常情况。与此同时,在系统显示界面,设计人员可对建筑内的整体电气工程体系进行查看,并可在数据节点处获取电路信息,并可通过电路信息来读取整条回路的工作模式以及参数信息等,例如电流、电压、导线尺寸等。此外,工作人员可依据电路信息来对整条电路上的荷载元件、设备数量、导线长度的信息进行获取,并对导线类别、电压工作范围等关联信息进行查看,以此来为工作人员提供丰富的电气参数信息,并提升工作人员对建筑电气工程系统的评估能力。

4结语

BIM技术为工程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在电气设计方面,BIM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虽然其在实际电气设计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阻碍,但这只是暂时的。从国内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看,BIM技术在电气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是必然趋势。因此,相关领域必须认准趋势,积极投身到BIM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中,如此方能不断提高我国BIM技术整体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曾炼.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5):85-86.

[2]徐博.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8(31):68.

[3]刘江宁.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0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