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贫血肿瘤终末期输血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2
/ 2

重度贫血肿瘤终末期输血疗效分析

刘汉鑫、李华兰、 刘宇、 黄文强、陈日新 (通讯作者)

柳州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三病区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 目的:观察重度贫血肿瘤终末期患者输血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 -2019年合并重度贫血的终末期肿瘤患者并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将是否输血治疗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生存时间有无差异。结果:输血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30个月,未输血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21个月,t检验P=0.20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对重度贫血的终末期肿瘤患者生存期无明显相关,肿瘤患者输血适应症有待进一步细化。

关键词 肿瘤终末期 输血 重度贫血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end-stage blood transfusion in severe anemia tumors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terminal anemia tumor. Methods: Patients with end-stage tumor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ane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8 to 2019 were collected and had complete clinical data. The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 was p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survival time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averag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in the transfusion group was 1.30 months, while that in the non-transfusion group was 1.21 months. T test P=0.206 (P>, 0.05),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blood transfusion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terminal tumor with severe anemia.

Key words:Tumor end-stage ;Blood transfusion ; Severe anemia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水平的发展,人们对肿瘤终末期治疗愿望增强。在临床中,输注红细胞在肿瘤终末期的治疗过程属于常见的治疗手段。但是输注红细胞在肿瘤终末期的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输注红细胞对肿瘤终末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评估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1资料

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09月在我科住院,首次诊断为合并重度贫的肿瘤终末期患者,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共41例。治疗上仅以对症支持治疗。将是否接受输注红细胞分为输血组和未输血组,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血红蛋白、PS评分,随访患者生存时间。

1.1.2肿瘤终末期: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1]

1.1.3贫血诊断标准:根据1972年WHO指定的标准,Hb小于60g/L即为重度贫血。

1.2 方法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PS评分、肝功能分级、有无脑转移。并随访患者生存时间。

1.3统计学方法

同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连续变量使用t检验,等级变量使用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

  1. 结果

2.1 41例患者的基线资料

41例患者中不同治疗组基线特征

输血组组

未输血组

P值

性别 男

10

7

13

11

0.08

年龄

57.7±11.5

55.6±10.2

0.41

血红蛋白

49.4±9.1

47.8±7.5

0.43

PS评分 2

3

4

6/17

10/17

1/17

7/24

15/24

2/24

0.95

脑转移

3/17

4/24

0.87

肝功能分级A

B

C

7/17

6/17

6/17

9/24

8/24

7/24

0.69

2.2.输血组和未输血组基线治疗无统计学差异,对两组生存期进行t检验,P=0.20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讨论

肿瘤无法根治的肿瘤患者,病情发展至终末期属于必然。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出现的贫血称为肿瘤相关性贫血,其是多种因素共同的作用产生的, 包括出血、溶血、营养缺乏、肾功能不全、年龄、肿瘤侵犯骨髓以及化放疗因素等[2, 3]。 国内外均由报道,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贫血发生率达90%以上[4],也有研究证明纠正贫血可以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纠正贫血最主要及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输注红细胞[5]。但是本研究主要分析输注红细胞对合并重度贫血的终末期肿瘤患者的疗效,根据临床观察,肿瘤终末期患者合并恶病质,全身多器官处于衰竭状态,肿瘤负荷大,反复多次输血,且输血治疗后,血红蛋白短暂性升高,且经查阅病例,患者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无明显改善,考虑患者出现头晕乏力也是多因素造成的,比如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恶病质[6]等。本研究收集我科近2年合并重度贫血的肿瘤终末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生存期差异性,对两组生存期进行t检验,P=0.20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输血治疗对终末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无延长。分析其原因,终末期肿瘤患者全身多器官多功能衰竭,合并电解质紊乱,恶病质以及营养缺乏等,输血仅能纠正贫血,而对其他合并症治疗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提示针对终末期肿瘤患者,输血未能改善贫血症状及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治疗意义不大。临床上血红蛋白低于低于60g/L,常规申请配血,但全国各地普遍临床用血不断的增长.但由于各种原因阻碍临床用血的发展,导致了我国血液资源呈现为持续的紧张状态大形势下[7],更应该合理充分利用血资源。针对肿瘤终末期患者输血适应症应该更细化,更有层次。

综上所述,输注红细胞未能改善合并重度贫血的终末期肿瘤患者贫血症状及延长其总生存期,治疗意义不大。在肿瘤终末期合并重度贫血患者的治疗中,是否予以输血治疗值得思考。另外,本研究为小样本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论有一定的偏倚,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References

[1] 冯勤, 李玲, 马望, 王鹏, 李思思, 刘梦月. 癌症终末期患者谵妄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2): 238-243.

[2] 朱军, 涂梅峰. 重视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2. 18(1): 22-25.

[3] 魏佳宁, 王凤, 卢蕻迪等. 149例老年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 22(5): 865-867.

[4] 蒋密, 张韡德, 魏征, 刘澎. 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贫血状态的调查. 中国临床医学. 2018. 25(3): 448-450.

[5] 王希, 夏冰. 肿瘤相关性贫血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临床. 2018. 45(14): 759-762.

[6] 温宏升, 阎飞(综述), 秦贤举(审校). 癌症恶病质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 2016. 22(4): 722-725.

[7] 周文彪. 血液资源供需失衡原因分析和对策.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14(11): 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