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痤胶囊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 30例临床观察关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2
/ 2

消痤胶囊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 30例临床观察关键研究

冷静 张新萍 杜斌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将消痤胶囊联合中药面膜应用于痤疮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间于我院施行治疗的痤疮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施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内服消痤胶囊治疗)、观察组(30例、内服消痤胶囊+外敷中药面膜)2组,对比观察治疗1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1月后,2组患者皮损情况均得到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总皮损率、炎性皮损率和非炎性皮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治愈率、总有效率高达43.33%、96.67%,组间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1)。结论:将内服消痤胶囊配合外敷中药面膜引入痤疮临床中,治愈效果明显,能够大幅降低皮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消痤胶囊;中药面膜;痤疮

前言

痤疮经常性发生于青春期,主要临床病症包丘疹、粉刺、脓疱、囊肿乃至瘢痕,常出现在面部、背部及胸部等高皮脂腺的部位。由于其发病部位特殊,会对患者的外貌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心理压力较大[1]。本文旨在探讨将消痤胶囊联合中药面膜应用于痤疮临床中的治疗效果,选择于我院施行治疗的60例痤疮患者施行研究,最终施行硝唑胶囊配合中药面膜的观察组取得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见于我院施行治疗的痤疮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施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痤疮。其中,27例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年龄:(12~37)岁、平均年龄(23.4±2.2)岁;病程:(0.2~4)年、平均病程:(2.7±0.2)年;皮损部位以面部为主。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2组,2组患者性别、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消痤胶囊内服治疗,由院内自制,处方:二花、菊花、连翘、白芷、黄芩、赤芍、蛇舌草等药材。用法用量:3次/d,(4~6)粒/次,连续治疗1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2.2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上述内服硝唑胶囊治疗的基础上引入外敷中药面膜治疗,处方为如意金黄散加减方,加温水、少量陈醋调和成糊状。在外敷前施行皮肤清洁,利用0.01%新洁尔灭施行消毒,利用粉刺挤压器挤压患部处粉刺,挤出脂质;利用尖刀对脓疱、囊肿施行穿刺引流,清洁好面部皮损后再糅入消炎剂,最后才将调和好的面膜敷于面部。注意留出鼻孔、口部,眼部包括眼睛、眉毛均利用消毒纱块施行遮盖,如有需要可加石膏倒膜。时长:0.5h后取下,清水洗净。用量:一周一次,4次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患者总皮损率、炎性皮损率、非炎性皮损率,其中炎性皮损包括丘疹、脓疱、囊肿三种;非炎性皮损包括白头、黑头粉刺两种。(2)治疗有效率,包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层级,皮损减少率:(90%~100%)则为痊愈;皮损减少率:(70%~90%)则为显效;皮损减少率:(30%~70%)则为有效;皮损减少率:(0~30%)则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7.0施行数据分析,若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后皮损率对比

经治疗1月后,2组患者皮损情况均得到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总皮损率、炎性皮损率和非炎性皮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1),详情见表1。

表12组患者治疗后皮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总皮损率

炎性皮损

非炎性皮损

对照组

30

15.8

19.9

17.9

观察组

30

7.2

8.8

7.5

2.2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治疗1月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高达43.33%、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1),详见表2。

表2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30)

8(26.67)

12(40.00)

5(16.67)

5(16.67)

83.33

观察组(n=30)

13(43.33)

8(26.67)

8(26.67)

1(3.33)

96.67

3讨论

痤疮,在中医临床上又被称为"粉刺”,寻常型痤疮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多为轻度、中度患者,多利用外用药物施行治疗,过氧化苯甲酰、维A酸类药物是首选用药,可达到祛脂、杀菌等功效。而内服药物治疗法,以抗菌药、异维A酸类药物为主[2]。中医药治疗凭借自身耐受性好、刺激小、药效强等优势,逐步成为痤疮临床的主要治疗方法。

消痤胶囊以二花、菊花、连翘等药材为处方,是针对痤疮病因经多年临床经验研发而成。能够综合发挥各中药清热、解毒、润肺、活血化瘀的功效。受凉致使气血郁滞,脂液凝聚、毛窍闭塞是引发痤疮的本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在用药时,利用医疗器械对患部痤疮、囊肿及粉刺等施行挤压、穿刺,能够有效促使毛窍畅通,排除毒物,增强疗效[3]。而中药面膜又具备清热、止痛、消肿、散瘀等功效,可以快速缩小皮损,促进愈合。外敷中药面膜治疗独具深层洁净皮肤、理疗的双重作用,将中药面膜敷于脸上,可以使皮肤与外界空气有效隔绝,皮温回升,促使毛孔张开,最终达到清除毛孔堆积物,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油脂的目的。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1月后,2组患者皮损情况均得到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总皮损率、炎性皮损率和非炎性皮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治愈率、总有效率高达43.33%、96.67%,(P<0.01),进一步证实了消痤胶囊配合中药面膜在痤疮临床中的功效。

总之,将内服消痤胶囊配合外敷中药面膜引入痤疮临床中,治愈效果明显,能够大幅降低皮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樊延红,王怀成,刘丹.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中医药治疗中重度痤疮6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017(001):43-44.

[2]卢玉忠,张银,李文婵,等.清热除湿消痤方联合中药面膜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01):80-82.

[3]章广庆.针清后外敷中药面膜治疗痤疮63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029(005):4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