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过渡环节中语言教育的契机 —浅谈课程视角下的实践与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抓住过渡环节中语言教育的契机 —浅谈课程视角下的实践与有效途径

张璐

浙江省 德清县机关幼儿园 313200

[摘要] 幼儿园的过渡环节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日常语言发展的关键场合。本研究将通过对大班完整儿童课程下主题《我想知道的……》实施过程中过渡环节语言教育的实例分析,尝试从活动设置与实施途径的角度对过渡环节中语言活动的开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 过渡环节;语言教育;幼儿园

  1. 过渡环节的语言教育的实践

幼儿在过渡环节的语言呈现出丰富性、自由性和沟通性三大特点。已有研究指出,目前幼儿园教师对过渡环节不够重视,活动组织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且教师对该环节的安排上时间过于紧凑、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和机械化,特别是在活动转换时,教师多指令性语言。

笔者认为,过渡环节中的语言教育应重基础、明方向、强核心、促发展。笔者将以课程的视角审视主题开展下过渡环节的语言教育,通过对幼儿表现的分析,找到有效组织过渡环节中语言活动的途径。

(一)基础:创设物质、心理环境

在教室内营造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这不仅仅体现在美观的物质环境的创设上,更重要的是鼓励师幼间、幼幼间形成积极的的互动交流的氛围。当幼儿对活动兴趣减弱或能力难以提升时,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工具,支持幼儿的交流与表达。

1.片段一:自主阅读

过渡环节中的阅读是幼儿自发、自主的,一般在晨间入园、点心后等环节幼儿会在阅读区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进行阅读。从笔者的观察可以看出:有的幼儿在阅读时十分专注,几乎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有的幼儿则容易分心;还有的幼儿在一个环节内会换好几本看。

因此,对于幼儿在过渡环节中的自主阅读,教师也会进行多种形式的反馈,通过单独交流、部分交流、集体阅读的形式和幼儿一同分享绘本,了解幼儿在自主阅读中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表达,在师幼共读中发展幼儿的猜测、想象、创编等核心经验,营造轻松阅读、乐于分享的氛围。

(二)方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课程建设

过渡环节中语言活动开展的方向应该是从幼儿亲身体验的过的事件出发,以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做支架,符合幼儿当前语言发展水平的需要。

1.片段二:我去看牙医了(集体谈话)

在《忙碌的医生》这个小单元中,很多幼儿在谈到对医院的了解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牙医”这个职业。于是在晨间谈话时,教师组织幼儿围绕中心话题:我去看牙医了,进行了自己的经历分享:

幼儿A:我看牙医的时候,心里很害怕的,就怕痛。

幼儿B:我看牙齿的地方可以看电视的,我一边看电视一边补牙就不害怕了。

教师:补牙是怎么补的啊?

幼儿C:补牙齿之前,医生会用一面镜子照一照,还有一个拍牙齿的机器。

幼儿D:我拔牙齿的时候,医生会用棉花给牙齿清理一下,再打点麻药,然后再拔,拔完了之后还要咬一块棉花,不然会流血的。

教师:那你很勇敢哦。你们都是去哪儿看牙医的呀?

幼儿E:我在小医院里看的,那里有两个床,我会躺在上面,上面还有一个很亮的灯。

幼儿F:我也是在小的牙科医院里看的,医生先让我躺着,然后用一个刮的东西刮一下我的牙齿,然后让我漱口。

可以看出,幼儿对“看牙医”这个话题的讨论逐渐深入、详细,乐于交流与表达自己看牙医的经历,没看过牙医的幼儿,似乎没那么害怕了,幼儿也对看牙医这件事情更了解了。

2.片段三:霸座现象之我说(日常谈话)

在过渡环节,幼儿可以随机对感兴趣或想了解的话题进行讨论:

幼儿G:上次我和妈妈坐高铁的时候,有个人就坐了我们的位置,他是下一次的高铁去的,然后他就第一次进去了。

教师:什么叫下一次啊?是下一个班次的高铁吗?

幼儿G:嗯,就是他提早进去了。然后我妈妈就跟那个人搞混了,然后他就坐别的地方去了。

教师:你们是怎么商量的?有看车票吗?

幼儿G:看过的,我们的座位是一样的!(受到质疑)完全一样的!

教师:你们是怎么商量的?

幼儿G:我们就都把车票拿出来看,然后,就是等我们下车以后,他才可以坐我们的位置。

教师:也就是说那个人他提前上车了,是这个意思吗?

幼儿G:是的。

可以看出,该幼儿对一件较复杂的事件的描述存在着一些前后逻辑、因果关系等表达的错乱,不能用较为合适的词句来描述当时发生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梳理事情发生的现象、原因与结果。由于日常谈话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着很大的挑战,教师应在日常谈话中关注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差异,通过精确的提问引导幼儿更完整地表述。

(三)核心:提供适宜的支持策略

在过渡环节的语言教育中,教师的策略性反馈尤为重要。在教师提问上,应多进行开放式的提问,减少封闭式的提问;在反馈时,增加有指向性的提问、建议或示范讲解。

1.片段四:我当新闻小记者

在点心后的过渡环节,有幼儿播报了一段交通安全事故的新闻,也引起了好几个孩子的共鸣,他们表示也看到过:

幼儿H: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播报的是一场车祸,我昨天在爸爸手机里看到有个人被车撞飞了!

幼儿I:我也看到了!

教师:小E,那你来说说看具体发生了什么?

幼儿H:他要过去的时候,那个车的那个人,开车司机没看到他,就把他撞死了。

教师:那你觉得可能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车祸呢?

幼儿H:就是开车司机要注意前方。

教师:你的意思是这场车祸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司机没有看仔细。

幼儿I:我爸爸说,那个时候是红灯,是那个人闯红灯了!

教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车道的设置。(省略)

教师:那我们以后过马路应该怎么做?

……

在讨论中可以看出,幼儿其实不乏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从幼儿对这场事故发生原因的讨论也可以看出,幼儿也颇有些自己的想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播报兴趣与能力,笔者创设了一个移动播报台,制作成电视机的样子,并提供了话筒供幼儿播报,还将幼儿的播报内容(剪报、图片、手稿等)呈现在播报台上,供其他幼儿浏览。

(四)发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重视个别交流

有些幼儿并没有语言表达、沟通的兴趣;也有些幼儿有表达的向往,但却不敢尝试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个别幼儿有着较强的表达欲望与诉求,但往往在表达时逻辑混乱,让人难以理解他想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因此,需要教师了解班内每一位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有目标、有重点的在交流中对其进行引导与鼓励。

二、过渡环节中语言活动开展有效途径

经过对大班主题《我想知道的……》在实施过程中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梳理,笔者认为过渡环节中的语言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四条实施途径:

(一)谈话活动

谈话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某一主题进行交谈,是幼儿交流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儿童的谈话有集体谈话和日常谈话两种形式。

在面对幼儿不同的表述时,教师要关注到幼儿的谈话能力:对于正在发言的幼儿,教师应及时判断幼儿的表达意愿与讲述水平,分析幼儿的表达内容,综合运用多种引导策略(提问、反问、总结等)有效地进行反馈,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其他幼儿,教师也应注重倾听习惯、理解与反馈等能力的培养。

(二)讲述活动

大班幼儿的讲述活动有新闻播报、天气预报、周末趣闻分享以及主题开展生成的午餐预告员等形式。如在新闻播报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客观表述他的已有认知经验,运用丰富多彩的词句有条理、有逻辑的词句来讲述,要讲清楚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以及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 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具备课程意识,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内容和板块进行活动;在经验的链接上,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等方式帮助幼儿搭建新旧经验的桥梁,提升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语言游戏

教师在过渡环节可以组织一些语言方面的规则游戏,如:传话游戏、说颠倒游戏、词语接龙等,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以及句型结构。也可以进行一些语言类的情景体验游戏,引导幼儿在真实或模拟的具体情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关注到幼儿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内容是否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能否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对画面内容进行解读。当发现幼儿对某些绘本特别感兴趣的时候,可以利用集中的时间共读,引导幼儿大胆运用想象、猜测、对比等阅读策略进行验证。在幼儿自主阅读后的分享环节,教师应引导幼儿对阅读内容进行表达与评判。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

[2]郭咏梅.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学前教育研究[J],2002(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