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植中适地适树原则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8
/ 2

林木种植中适地适树原则的应用

尹建华 陈金龙 严毅

昆明市海口林场 云南昆明 650114

摘要:林木业的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社会生态体系中,林木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持林木业健康的发展可以改善整体自然环境。但是由于各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存在着差异,所以在进行实际林木种植时,要注意适地适树的原则,保证树种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才能迅速生长,进而产生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林木种植适地适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适地适树原则应用到林木发展中,做出分析,希望对林木业发展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林木种植;适地适树;原则;应用

引言:目前林木种植越来越受到重视,林木种植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同时林木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被誉为“地球之肺”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问题。但是在部分地区林木的种植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盲区,没有认识到因地制宜的科学种植理念,对树种的选择不够合理,导致该地区的林木业发展缓慢。想要林木业快速发展,要采取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

  1. 林木种植中适地适树的必要性

环境恶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很多的自然灾害。目前气温升高、土地沙化、厄尔尼诺现象频发都是环境恶化的后果之一,森林资源可以有效的改善环境恶化问题。但是林木业的发展收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其中种植方式不科学就是重要原因之一,采取适地适树种植方法,可以提升林木业的发展速度,所以对林木种植采取适地适树的方式非常的重要。其次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适地适树原则更为重要,因为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想要保证林木资源可以源源不断的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首先要保证树木的生长速度,而采用适地适树的种植方法,可以提升树木的生长速度。根据自然发展和经济发展两方面的需求,足以证明林木种植中适地适树的必要性。

  1. 适地适树原则应用在林木种植中的应用

在进行林木发展的工作中,适地适树原则主要体现在改地适树、选树适地、适地改树、适地接树四个方面。其中,改地适树,主要的意思就是将土壤改良成适合树木生长的条件,主要的方式是将土壤进行深耕或者是改变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达到改地适树的目的。选树适地主要是在选择树种时,要符合当地的林地条件,选取适合当地土壤生长的树种进行栽培。适地改树主要是对树木进行一些改进,以此来满足当地土壤种植条件,对树木的改变是部分改变而不是全部改变,具体的措施是需要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生物等问题进行考虑。适地接树,就是把林木嫁接到适合它生长的树木上,通过嫁接的方法可以快速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但是在嫁接树木的选择上要注意,嫁接树木要具备耐寒、耐旱、耐盐酸等条件,这些条件直接决定树木嫁接的存活率,所以一定要得到足够重视。通过适地适树的种植,可以迅速扩大林木的种植范围。

  1. 适地适树原则在林木种植中的具体措施

在林木种植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进行适地适树的种植,需要学习相关的林木业知识,充分掌握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还要掌握各种类型树木的生长习性,根据这些条件选取适合当地的树种进行种植,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种植树木需要科学方法,不能盲目的进行林业种植工作。满足各项条件后,树种可以迅速在当地生长。

  1. 地形因素的影响

林木种植中,海拔高度、坡向和坡度不同对树种的影响是最大的。从海拔高度分析。海拔对气温、降雨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科学证明海拔每升高1000m,随之气温就会降低5-6°。同时还有,海拔升高后空气适度也会随之减少,因为海拔的原因同纬度地区的温度和空气适度会有很大的差异,简单概括就是海拔越高,温度和湿度就越低,所选择的树种也就要相对改变。再从降水量进行分析,海拔因素同样可以影响降水量,海拔升高降水量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当海拔达到一定程度时,降水量就会达到一个最大值,超过这个最大值后,加水量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水量不同,树种的选择也要随之改变。接下来是阳坡和阴面的因素,正常情况下,处于阳坡地带的温度高、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霜降期到来比较晚,积雪薄、雪容易化、土壤被冻较浅、土壤解冻时间早、水分蒸发量比较大、土壤湿度相对较低,这些现象会随着阴面变得相反。所以说,海拔的不同,树种的品种也要不用同,海拔高的地带要选择耐寒和耐旱性比较好的树种,海拔低的地带选择树种与之相反,处于阳面地带,要选择喜阳、耐旱的树种。处于阴面的树种选择与阳面相反。

  1. 水文条件的影响

各地水文的不同,主要根据水中含沙量、汛期来临时间、结冰期来临时间以及流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不同的水文对树种的影响同样巨大。先从水中含沙量不同进行分析,河流途径的地带不同含沙量会随之改变,例如黄河途径黄土高坡时水中的含沙量会大大提升,当进过下游平原时,含沙量就会随之下降。汛期来临时间分析,主要看河流途径地带的气候条件,通常在气候温暖降水量大的地带,河流汛期来临时间较早,持续时间也会较长,气候寒冷的地带与之相反。结冰期分析,主要看河流处于那个纬度带,高纬度地区的河流结冰期来临早,且结冰期时间长,低纬度地区的河流与之相反。在流量上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看汇入主河道的支流数量,数量越多,河水流量就越大,还有和气候条件也有关,通常气候湿润地区的降水量较大,所以河水的流量也会随之变大。水文因素直接影响树木生长,不同地区的水文也不同,树木的生长离不开水源,根据水文特征,选取适合的树种进行栽培。

  1. 土壤差异的区别

土壤是树木生存重要的保障,土壤直接为树木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不同的土壤培育不同的树木,要根据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来选择适合的树种进行栽培。就土壤生存环境而言,不仅有物流性质还有化学性质方面的影响,其中化学影响是比较大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不同,土壤中的PH值也不同,还有盐分,这些化学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其中PH值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PH值的高低直接决定该土壤的质量,要根据数值的高低来选择不同种类的树种。土壤不同还和人为影响有关系,现阶段工业发展对部分的土壤影响很大,一些工业废料的排放直接导致该地区的土壤环境急剧下降,不适合植物生长,对于这种情况要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栽培,而且在种植前,还要对该地区的土壤进行改良,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土地改造,保证土壤适合植物生长后,在进行树木种植。还有由于树木的过度开采,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沙化现象,这种现象同样不适合一般的树木种植,首先要选择极度耐旱的固沙植物进行前期种植,稳定土壤环境后,再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这样种植可以有效保证树种的存活率。

结语:在林木业发展的过程中,适合的土壤环境、地势条件、水文条件积极气候条件可以保证林木迅速健康的发展,反之不适合的生长环境会导致林木发展缓慢,无法发挥自身真正的价值。以适地适树的原则发展林木种植,才是正确发展路径。根据林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树种,进行栽培,加持科学的种植技术,可以迅速提升林木业的价值。适地适树的种植理念,一旦被广泛运用,可以将林木价值发挥到极致,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动力,同时还会对自然环境的改善有重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振超.适地适树原则在林木种植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6,(024):42-43.

[2]范巧红,罗鹏.适地适树原则在林木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004):243-243,246.

[3]曹国斌.适地适树原则在林木种植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32(9):100.

基金项目: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1-H-24317)资助。

第一作者:尹建华(1971-)男,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培育。Email:1368379078@qq.com。

通讯作者:金智伟(1982-3)男,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培育。Email:2323896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