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8
/ 2

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张帅

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需求快速增长。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建筑物中使用最广泛的结构方案之一,其实用性高,应用于民用建筑时,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并改善居民的生活体验。在最近的发展中,混凝土结构的建造中引入了许多先进的建筑技术,这些新技术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但还是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本文对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发展;展望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1.1温度裂缝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内外存在较大温差,混凝土的内部因热胀冷缩而不断膨胀,在工程建筑的表面产生裂缝。这种情况常常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根据温度的不同,其裂缝程度也不一样。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规避这种温度裂缝情况的出现。对此,建筑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缓凝剂,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延长,从而避免凝固过程中,短时间的散热情况造成内外温度差异比较大的情况。或者在混凝土中加入少量的钢筋或者纤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情况。

1.2沉陷裂缝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时,往往会出现沉陷裂缝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有很多。通常是因为底部支撑不稳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混凝土中浸水造成的。底部支撑不稳,一方面可能是在工程施工填土时,填土没有压实,造成混凝土浇筑之后,底部填土被压实,而出现沉陷裂缝;另一方面可能是混凝土浇筑的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支撑距离比较大,从而使得底部不够稳定出现沉陷裂缝。因此在进行施工工地填土的时候,针对土壤松软不结实的情况,一定要做到加固,以增强支撑模板的强度,从而避免沉陷裂缝在混凝土施工中发生。

1.3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往往是由于混凝土在浇筑后逐渐凝固的过程中体积收缩造成的。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如果出现锈蚀的情况,影响了混凝土的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干缩裂缝,这种干缩裂缝会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干缩裂缝的产生,施工人员可以采取收缩量比较小的水泥,并控制好水灰比例,能够减少混凝土的干缩现象,起到预防建筑出现干缩裂缝的作用。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干缩裂缝的产生。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让混凝土在施工中控制好水泥的凝固度,进而改善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4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和干缩裂缝有所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因收缩导致的裂缝,但干缩裂缝是由于材料自身的原因,而塑性收缩裂缝则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混凝土在刚要凝固的时候,表层水分流失,混凝土体积减小,使得建筑表面发生龟裂的现象。通常在高温以及大风天气的时候容易出现。混凝土在快要凝结的时候,硬度比较小,所以很容易出现这种塑性收缩裂缝。因此,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可以选用硅酸盐或普通的硅酸水泥。在混凝土最后凝结前,可以在建筑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有效保持建筑表面的水分,从而避免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极端天气时出现流失的现象,降低塑性收缩裂缝的出现概率。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技术

在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过程应保持均匀平稳。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必要有效地监测混凝土材料的粘度,如果过多的水浇在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上,有可能出现混凝土材料粘度不足,当施工完成时,混凝土强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需要适当控制混凝土构件的厚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必须考虑环境条件。在某些苛刻的气候下,例如高温或低温,可以尽可能避免在恶劣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洒水养护,目的是防止构件产生裂缝。

2.2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技术

在长时间的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会发生离析,这极大地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因此,应在拌和之后再进行使用,正确调整运输路线和时间,缩短混凝土运输的时间,并确保在初凝和浇筑之前可以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

2.3混凝土的养护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作中,混凝土的流动性性能以及混凝土材料比例配比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另外,在建筑过程中加强混凝土养护力度也很重要,在建筑工程中,通过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使结构处于不同凝固状态,然后根据不同状态的混凝土采取一种适当的养护方法,以确保混凝土性能。

2.4接缝与切缝施工技术

有关建筑单位应有效地提高工人的工作能力,在接缝和切缝施工时应注意以下要求。首先,相关人员应根据特定的现场设计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条件,并确保项目设计的整体质量符合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其次,有必要使用合适的切割装置进行切缝施工,同时,接缝要使用全新的混凝土,以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实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3混凝土技术发展趋势

3.1机制砂高性能化学外加剂

近年来,基于机械工艺生产的“机制砂”(指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用量逐步增加,其占砂石使用总量比例已超过50%。相比于天然砂,机制砂原料充足,城市建筑废料和矿山尾矿也可开发成机制砂原料,其应用已成为现代混凝土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机制砂级配不良,粒形不规整,石粉含量波动较大(往往含量较高),其中的黏土含量同样存在波动,导致混凝土粘度更大、流动性损失快,减水剂掺量高,在高流动性混凝土中易发生离析泌水,施工性较差。此外,对于不同矿物组成的机制砂,聚合物超塑化剂的吸附特性不同,导致其适应性不佳,减水剂用量随机制砂品种波动较大,对应用造成了较大困难。如何科学的生产、使用机制砂,发展适用于不同品质、组成等特性的机制砂高性能化学外加剂,有效调控机制砂混凝土流动性,使其满足高流态、高强和高耐久的现代混凝土发展需求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关注的重点。

3.2混凝土材料再生循环利用

将废弃混凝土回收再利用制备新混凝土,可以减少天然集料的开采与消耗,解决大量废弃混凝土污染生态环境的难题。现有研究已聚焦再生混凝土的骨料特性与处理工艺、工作与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并在理论研究与初步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从理论研究向推广应用发展。然而,当前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停留在材料层次,缺少大量结构性能的研究,未来须关注再生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与结构耐久性研究。

结束语:混凝土仍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最主要的结构材料。混凝土技术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总体而言,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混凝土技术一方面将继续在结构材料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出于满足特殊结构和施工需求的特种混凝土,以及在学科交叉的边缘派生出各种特种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将是未来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缪昌文,穆松.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建筑,2018(02):1-7.

[2]屠国桂,刘正雷,郑航.混凝土技术现状及发展[J].中国建材科技,2015,24(02):158-159.

[3]冷发光,周永祥,王永海,丁威,王晶,赵霄龙,韦庆东.混凝土材料技术发展与展望[J].建筑科学,2013,29(11):114-119.

[4]张菊萍.我国混凝土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建筑施工,2012,34(03):235-237.

[5]孟巧峰,冯军强.混凝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山西建筑,2007(25):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