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信息化问题及解决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8
/ 2

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信息化问题及解决策略

陆宗云

昭平县自然资源局 广西贺州 542800

摘要: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党和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了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就此成立,其主要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概述了自然资源及其管理,阐述了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对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信息化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重要性;问题;解决策略

一、自然资源及其管理的概述

自然资源是指一些天然存在的、有使用价值的、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根据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分析的文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资源就是集合地表、地下的物资、海洋的物资以及森林、野生动植物种群等多种事物的统一整体。自然资源在社会层面上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社会公益价值,并附带有一定的稀缺性和珍贵性。

我国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工作,当前是由专门的自然资源部门负责,该种管理模式能有效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监督管理,从而实现政府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统一登记、产权确认、合理布置国土空间规划与监管体系的构建。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自然资源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有效地完善了政府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同时有效地协助了对于自然资源产权的确认、开发规划、监管和监控评价,对于提对于自然资源这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具有极大的帮助。 二、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提升管理水平。当前有限的自然资源与城市化建设需求之间存在着越来越深的矛盾,各地政府为了实现自身城市化建设的目标无序规划用地,以及某些不法企业为了谋取利益违法开采矿产资源等情况时有发生。而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经济为主的背景下,如何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得自然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正成为一项难题。在上述背景下,应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自然资源的管理成为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看到加强自然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对于提升政府的行政能效,有效发挥其政府调控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同时能够使得与其相关的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从而有利于整体的国土管理水平的上升。相反,缺乏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支持,在目前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将不能很好的履行自然资源管理相关的职能。

  2、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水平。自然资源是国家之本,是其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具有公益性,对于政府来说是战略性的,对于国家建设来说具有基础性,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形成的各种信息也成为国民经济信息中的重要内容,这需要通过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以更科学、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对其进行管理,使其满足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此通过加强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够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的监测、管理提供技术手段,有利于提高自然资源使用效率。

三、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信息化问题及解决策略

  1、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信息化问题。(1)缺乏应有的重视力度。在现阶段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建设中,部分区域或者部门对信息化管理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缺乏应有的重视力度,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仅仅体现在表面的形式上,缺乏将信息化管理的实质应用到实际的建设中去。同时,还有一些人员对于信息化缺少明确的思想意识,还在使用传统的老办法进行自然资源的管理工作,不了解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还有人将信息化与计算机化统一而论,无法促进我国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2)数据收集不全面。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部分的单位缺乏完善的数据系统的建立,对数据的开发和利用缺乏相应的重视度,使得信息数据的更新速度较慢,在资料数据的处理中还在使用传统的纸质,使得很多的数据资源无法进行有效的融合。(3)管理制度不健全。在进行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时,虽然已经制定了较多的管理制度,但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同时因为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并不完全的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管理在自然资源管理上的推广。如在目前各地政府组建了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或者程信息中心,但在管理制度中并未体现出管理的职能,使得信息化管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信息化问题的解决策略分析。(1)提高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力度。信息化管理模式是提升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力度。首先,应加强管理部门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能力。通过对信息化管理意义及作用的了解和掌握,使自然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不再停留表面工作,而是结合我国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发挥管理的真正效用。其次,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信息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相关管理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更多可利用的资金。(2)加强数据信息的整合和收集力度。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是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确保信息收集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我国土地辽阔,自然资源信息收集的工作内容也比较多,为了确保自然资源信息的延展性以及可移植性,方便以后进行科学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加强资料收集的真实可靠性。其次,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规划和保存工作,便于数据库的建立。不仅要对收集到的资源数据进行相应的分类和编号,还要对自然资源的形状、面积以及方位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调查,并将其进行存档。之后再将整合的所有信息数据输入计算机内,完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方便查阅。再次,建立完善的测绘、土地、地矿等方面的数据库。然后结合我国相应政策,以及我国矿产资源的发展状况以及潜能评价,进行我国矿产资源的信息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从而完善自然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之后,结合实际的需求,对原有的数据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规制工作,对自然资源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化资料。最后,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利用自然资源相关资料的逐渐更新和完善,来实现最终的资源功效目的,使人们明确我国自然资源的发展状况。(3)健全管理制度。对于信息化管理最为基础的硬件及软件设施应当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在对其进行操作、维修等工作时,应当由专门的信息工作人员负责,并建立网络运维保障制度,建立信息处理规范标准,制定网络响应制度,使得信息化管理设施得到良好的使用,并以高效状态运行。另外还要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的将政务信息在网上公示,使得公众能够实时了解与自然资源管理相关的行政动态、业务办理介绍、各项法律法规、自然资源管理的工作介绍等信息。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管理的有序开展既对国民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还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产生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提升了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对其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