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患者 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8
/ 2

乳腺癌化疗患者 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

李春梅

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41400

摘要:随着女性肿瘤患者的持续增多,使得女性的平均健康水平受到了影响,而其中以乳腺癌的发病率最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群体的生命安全。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不具备明显的临床效果,还会发生癌细胞转移的情况,从而损伤其他的正常细胞,并且还易诱发恶病质,从而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而对于乳腺部位来讲,尤其其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维持器官,所以对于该疾病而言,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则可以提高女性患者的治愈率[1]。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讲,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但是为了保证术后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辅以化疗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但是由于化疗的时间较为漫长,并且剂量较大,需要反复给药,所以易发生较多的并发症,因此,本文以如下的内容分析在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因PICC置管发生的相关并发症以及对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乳腺癌;化疗;PCII置管;并发症;护理

  1. 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化疗中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产生的原因为:(1)血管内皮损伤:当患有肿瘤性疾病后,人体内的血管内皮细胞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并且还会引发血小板聚集、影响血管内膜情况,导致血管内膜的功能大大降低,加上化疗的药物以及PICC置管的穿刺度均会进一步的加重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诱发局部血管反应性炎症,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2)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肿瘤细胞会激活人体内部的凝血以及纤溶系统,干扰血管内皮,从而导致血液呈现出高凝的状态(3)血液流通缓慢:由于血液呈现出高凝的状态,加上癌细胞、手术以及雌激素等多因素的作用下,使得血液的流通速度减慢,从而诱发静脉血栓。

护理方式:(1)提高置管的质量:从护理人员上需要保证置管的专业操作,掌握正确的置管方式,并且找准穿刺的部位以及血管,提高首次穿刺率,尽量选择静脉置管,不要选择头静脉,且保证动作的轻柔,避免反复穿刺,而在置管的材料上,需要保证导管的品质,在穿刺时,需要检查好导管的完好性,再行穿刺(2)导管维护:置管完毕后还要进行正确的导管维护,例如:避免热敷和冷敷等,有研究显示,热敷会促进组织的代谢,增加耗氧量,而冷敷会导致血管收缩,降低血流的速度,易诱发血栓的形成,同时,在进行PICC置管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脉冲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冲管和封管[2],确保肝素帽内充满封管液(3)置管情况观察:当置管完毕后,需要定期对置管周边的皮肤进行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皮肤有无红肿、瘙痒、上臂围增粗、疼痛等情况,尤其是隐匿的症状,例如:腋窝酸胀疼痛等,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便及时预防血栓的形成(4)健康指导:在置管完毕后,需要降低日常的劳动量,一般的家务可以,但是禁止做一些过度外展、举高、负重的运动,并且在睡眠的时候尽量不要长时挤压置管部位,脱衣先脱置管处,且要保持小心、缓慢的动作,衣物要保持宽松,避免衣物过紧影响血液的流通。同时也不可以剧烈的咳嗽,睡眠或者是活动后需要观察导管内有无回血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处理。如果部分患者的依从性不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的次数,使其能够不断的了解到疾病的危害、治疗的必要性以及PICC置管的有效性,使其能够逐渐的提高配合度(5)明确PICC置管的禁忌症和适宜证:在置管期间,需要密切对自身的情况进行监测,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华法林进行预防性治疗[3],如果有血栓形成史,则禁止使用PICC置管。

  1. 局部渗血、渗液

形成局部渗液、渗血的原因有:留置导管过细、穿刺点未加压包扎、穿刺针过粗、血管过细、患者血小板偏低以及患者活动过度有关。

护理方式;(1)穿刺护理:提高首次穿刺率;避免直刺血管;穿刺的部位尽量选取健侧;穿刺成功后,需要立即压迫,且减小压迫的面积;使用无菌纱布和灭菌透气薄膜进行包扎,定期更换药物,如果渗血渗液的情况不严重,可以适当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松紧程度以不发生肢体远端肿胀为宜(2)皮肤护理:对于有明显渗血渗液的患者,需要增加导管维护的次数,并且对出现皮肤瘙痒等炎性过敏反应的患者给予适当药膏的涂抹(3)异常护理:在冲管的过程中,如有无色透明液体渗出,可能预示导管破裂,则进行相应的导管维护工作。

  1. 感染

感染的发生通常与未进行无菌操作、操作不够熟练导致导管装置污染、未及时更换药物以及患者的体质有关等。

护理方式:(1)在置入导管时,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来实施,限制人员的走动,做好手部的卫生工作,同时提高置管的技能,避免装置被污染,此外,,输液前还需要对肝素帽进行消毒,并按照封管液定量限时使用(2)在置管后,需要定期进行敷料的更换,同时还要对正压接头进行定期的更换,如果未到更换的时间,敷贴或者是接头出现受污染、潮湿以及松动的情况,也要及时更换。敷贴一般要选取透气性好、粘性大、弹性好以及易观察的敷贴,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此外,还需要对置管的部位以及穿刺点进行每日的观察,观察有无皮肤感染或者是全身症状,如果置管部位出现红肿。压痛的情况,需要及时拆开敷料检查并处理

[4](3)体温检测:在置管期间,需要每日进行体温的测量,如果出现高热,则需要考虑感染情况的发生,则进行血培养,待检查结果出现后,进行相关的处理措施,例如:更换敷料、微波照射、碘伏消毒等。

  1. 总结

总而言之,PICC置管是目前临床上多见的治疗手段,同时也是长期治疗中最为安全、便捷、创伤小的输液途径,并且该输液方式无需麻醉,无需缝针,降低了气胸、血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易于掌握,一名护理人员即可独立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的压力,避免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但是随着PICC置管的推广使用,其能够导致的并发症也逐渐显现,再结合 乳腺癌患者的自身病情影响情况,从而导致PICC置管的并发症较多,因此,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PICC置管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不仅要提高首次的穿刺率,还要保证无菌操作,做好定期的敷料更换,穿刺部位的监测以及导管的维护等,充分的降低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充分的发挥PICC置管的优势,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婷英.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原因分析以及护理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7).

[2]李春艳,黄美香,刘武.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患者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7).

[3]王静玲,金立亭,汪芳.循证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8(7).

[4]李红米,罗慧.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PICC导管中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旬刊,2019,26(9):108-110.

简介:李春梅19871213),民族:汉族,姓别:女,籍贯:四川简阳 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