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重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7
/ 2

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重点研究

王建新 王振

淄博市城市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建筑行业也存在着自己的新一波的革新浪潮。建筑施工技术手段的革新可以使建筑的质量更加高,同时也能提高整体的安全性能,而钻孔灌注桩技术,是现在建筑工程当中新技术之一,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合理的运用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重点

引言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来说,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基础工程,不受地质环境影响,在房地产、市政工程、水利建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新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要求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质量控制,避免安全隐患。

1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1钢笼的漂浮问题

在桩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在浇筑时对钢笼产生一定的反冲力。如果浇注速度过快或管道埋深过大,当后坐力大于自身重力时,会造成钢笼的漂浮问题。另外,用钢笼吊钩吊装管道也会造成这个问题,施工时应多加注意。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合理设置导管埋入深度和实时检测埋入深度来控制钢笼的浮动高度,以降低后坐力。同时建议使用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

1.2料浆保护缸的问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将支护筒体固定牢固。如果挡土措施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挡土筒移位或倾斜,从而导致料浆问题。一旦发现此类问题,应暂停钻井作业,施工人员应对防护筒料浆问题进行分析加固。它通常是用来代替附近的土壤保护管与土壤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粘度。

1.3导管堵塞

混凝土离析、不连贯浇筑或管道本身的质量问题都可能导致管道堵塞。一旦发生堵塞,应立即采取措施。要注意导管的质量,在使用前进行压力测试,杜绝导管裂纹的存在。保证混凝土砂浆的质量和灌注的连续性。如遇堵塞,应及时清管、处理混凝土。

2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1准备工作

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现状,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旋转钻机成孔,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置换法清孔作业,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需要事先掌握这些施工工艺特点和要求,做好施工方案会审工作。施工单位要选择专业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定期开展人员培训、考核,特别是新技术、新设备,必须要提前掌握。施工材料进场时要严把质量关,需要对材料合格证、生产地、规格、型号等进行检验分析,各个参建单位负责人员质量验收完毕合格后方可入场。在设备方面,要确保设备性能能够达到施工标准,根据基础工程量确定设备数量和规格,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完善施工配套设备以及水电系统,保证可以正常开展施工工作。

2.2成孔施工

(1)放样。采用坐标定点方式进行桩位放样测量。确定桩体的中心轴线,并作为坐标值基线,采用坐标法、极坐标法确定中心点,偏差值必须要满足建筑基础工程验收标准。使用全站仪测量桩孔,由专业人员(持有资格证书)开展测量工作,按照甲方提供的基准点进行测量桩位,使用钢筋标示,长度控制在0.5m左右。在完成了放样工作后,要对放样精度进行检测,如采用钢尺检测桩体之间的间距,有两个人同时进行,确保桩基位置的精度。采用“十字”控制桩点位置,桩位和十字线重合。(2)设备准备。准备好钻机,在正式钻孔之前,对钻机运行性能进行检查,包括钻机平整度、基座安装平稳性,避免在钻孔施工中产生位移。还需要提前做好桅杆调整,处于铅锤状态为最佳,钻孔中心要对准十字线。(3)护筒埋设。护筒规格为12mm,采用钢板材质设施,内孔径要大于桩孔径15cm。受到地层环境影响,需要对护筒尺寸进行调整,通常在钻孔中需要钻机下设2.5-12.0m长护筒,特殊部分回转钻机成孔下设1.5m护筒。采用钻孔机下钻到标准深度,压入护筒。底部埋设深度不低于2m,筒顶部位与地面之间保持5m间距,护筒中心、桩中心偏差距离不得超过5cm。(4)固壁。不同钻进方案的固壁方案也有所差异,应用旋转钻机成孔时,要先将一定量砂浆注入到孔中,之后加入一定量的膨润土,这样就形成了泥浆护壁。在回转钻成孔当中,可以采用自造粘土浆液制作护壁。(5)成孔施工。不同地层条件要采用不同钻头,多数可以选择双开钻头,并控制好钻孔深度和标高。要做好钻头检查工作,包括磨损度、直径等,如果不达标要立刻更换钻头。初期钻进中要慢钻,在钻头全部进入到土层之后再加快钻进速度。钻进遇到砂土层、软土层,要降低钻进速度,随着钻进深度增加可以适当注入一定量水泥砂浆,确保水头压力满足标准,降低塌孔发生几率。成孔中不得进行二次操作,尽可能一次性完成施工,孔洞内泥浆液面要高于地下水面。(6)清孔。完成钻孔工作之后,要检查孔洞的深度、垂直度是否达标,检查合格后即可清孔。采用置换法清孔,采用泥浆泵向孔底部注入泥浆实现杂质置换。

2.3钢筋笼施工

(1)钢筋笼制作。所采用的钢筋材料类必须要有合格证明、力学特性达标,提前进行验证,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制造钢筋笼。钢筋托架要在同一个平台上,用固定环方法制作加强箍,这样可以同时保证直径、外形达到标准。主筋、箍筋要采用绑扎连接,主筋和加劲箍通过电焊连接。成型钢筋笼应处于平卧状态,在平整的场地中堆放,不得堆的过高,两层即可。分段制作时,每段制作长度不得大于13m,采用双面搭接方法焊接。每段钢筋笼之间采用错开电焊方法。将吊筋悬挂在上空位置,通过焊接方法固定钢筋笼主筋和底部。在加劲箍、地面接触位置采用方木垫上,可以减少沾土量、防止受潮。制作完毕将钢筋笼运输到施工现场,避免运输过程中磕碰问题。(2)钢筋笼安装。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要对钢筋笼质量进行检查,对准上下两节笼,相同平面主筋不得超过全部主筋一半。如果钢筋笼无法顺利入孔,不得强行改变钢筋笼外观,需要检查外观找出问题并修改,之后再下孔尝试。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得低于50mm。采用保护层垫块,竖向距离间隔2-3m设置一道保护层。垂直吊放钢筋笼,慢提慢放,避免钢筋笼碰撞,确保整体性、完整性,快达到桩底时,要更加注意,避免出现扭曲问题。

2.4浇筑导管下设

采用双螺纹接头导管,上部与漏斗连接。根据孔深设计导管长度,距离孔底部位40cm。导管到现场之后要检查是否漏水、漏气、变形,保证接头连接足够牢固,同期还要展开水密性检验,水压控制在0.7-1.0MPa。

2.5二次清孔

在完成导管下设完成之后的,要再次进行二次清孔工作,主要清除孔底的沉渣,同时做好泥浆检查,观察是否有起皮现象。

2.6浇筑

直接将导管下入到泥浆中,之后通过导管法浇筑。混凝土达到现场后要先进行质量检查,如坍落度等,在检测合格之后再浇筑。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导管埋入到泥浆2m以下的位置,但埋入深度也不得超过8m。混凝土可以采用连续浇筑方案,桩顶标高要比设计标高多0.6-1.5m。

2.7废物外运

泥浆池、泥浆沟要派有专人负责看管,避免泥浆出现外漏情况,如果出现了外漏问题,必须要尽快清理,及时清理场内渣土。

结语

建筑工程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了相当大的作用,而提升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并不仅仅是对于施工相关企业具有价值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此在效能经济价值,安全性三个方面都具有更大优势的钻孔灌注浆技术应用我们需要予以重视起来。在这此项技术上面,进一步的深挖细节,提升效率和质量,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许宏志.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城市建筑,2019(6).

[2]赵路峰.浅议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