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体会

吴文波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271401

【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28例脑梗死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每组各6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内患者采用的是以阿司匹林为主的治疗方案,实验组内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新增加了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措施。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结果:经过联合治疗后,实验组内患者的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因为P<0.05,所以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37%,组间数据比较,其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推广工作,进而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死;联合治疗;临床效果

脑梗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危重急症,近些年其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临床研究证实,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阻塞而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会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坏死及神经衰弱。因此患者在发病后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以下笔者以我院收治的128例脑梗死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所能够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128例脑梗塞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汇总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每组各6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内的64例患者中共有33例男性、31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3-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3±3.21)岁。该组患者采用的是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主的治疗方案。实验组内的64例患者中有36例男性、28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4-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81±2.83)岁。2】该组患者采用的是以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在入院的第一时间就进行了临床诊断确诊,其体征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另,参与研究的患者都已签署了书面的知情同意书,本研究也经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常规资料可知,其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具体来说,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了基础治疗,具体主要包括使用钙离子据抗剂、脑细胞活化剂、脑保护剂以及维生素E等措施。之后对照组内患者采用的是以阿司匹林肠溶片(由江苏平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32026317”)为主的治疗方案。口服时用药量为每次80-300mg,每天1次,4周为一个疗程,需连续服用2个疗程。而实验组内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由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20000542”)进行辅助治疗。口服时药量为50mg每次,每天服用1次,同样以4周为一个疗效,共需连续服药两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首先对比观察了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改变情况。其次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汇总,并分析对比了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

1.4疗效的评价标准

本研究中,NIHSS评分主要用于判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而参照Barthel指数则完成了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的量化分析。其次治疗效果方面,为了便于对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将具体疗效分成了以下等级:①痊愈,即检查发现患者的脑功能全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②显效,即检查发现患者的脑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有所改善;③有效,即检查发现患者的脑功能和部分临床症状未完全恢复,而少部分临床症状有所减轻;④无效,即检查发现患者的脑功能毫无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

1.5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加工处理计算均由是SPSS21.0软件来完成。其中涉及到的计量资料以(5ee708167f7de_html_4d1ba283c9f018cc.gif )来表示,计数资料以(%)来表示,前者采用的是T检验,后者采用的是卡方检验。当P<0.05时则代表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改变情况对比

结合实际分析,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及指数改变情况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内患者的评分与指数改变情况明显对于对照组患者,且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据对比情况如下表1:

表1: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改变情况对比分析

组别

人数

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64

10.24±2.51

5.61±1.68

51.16±4.42

79.93±14.95

对照组

64

10.23±2.48

7.68±2.08

51.09±4.36

60.35±12.56

2.2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对比

具体来说,经过联合治疗后实验组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7%。因此实验组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数据计算可知,P<0.05,所以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实际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内共有1例患者出现了呕吐症状,而对照组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则有1例患者出现了呕吐症状,2例患者出现了头晕症状。后续治疗结束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均已完全消失,因此未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3.讨论

根据临床经验分析,抗血小板聚集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而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则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相关案例证实,阿司匹林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会有部分患者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氯吡格雷进行辅助治疗。本研究中,实验组内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因为P<0.05,所以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内患者的质量有效率为84.37%,其结论同样差异显著(P<0.05)。

综上,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今后应重视这类治疗方案的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冬.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9):187.

[2]田柏淋,曾非,姚涛,秦辉,刘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