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程游戏,点亮一日生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聚焦课程游戏,点亮一日生活

李宇梦

江苏省常州市 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 213031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为全面贯彻落实《纲要》与省教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全面发展与改革的意见》中指导精神,我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将“课程游戏化”的理念融入到一日生活中:户外混龄自由化、区域活动自主化、作息时间弹性化、园所课程兴趣化。

【关键字】课程游戏化、一日生活、自由、自主、

课程游戏化是省教厅针对“小学化” 现象提出的有效解决策略,是以儿童自然发展和儿童的能力为出发点,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和爱玩的天性,通过游戏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引发幼儿对于课程充满兴趣,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以此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滋润下,我园将游戏化的精神贯穿幼儿一日各项活动,让天性活泼的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氛围下,获得直接经验的提升,真正实现将“一日生活”寓教于游戏中。

  1. 作息时间弹性化、我的时间我来定

  1. 片段化时间整合,减少消极等待

《纲要》中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为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我们对园所的作息时间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进行仔细考量,也很快分析出于问题所在,以《指南》为依据,我园进一步制定了更为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1. 自主点心区设立,生活活动更灵活

自我服务篇:自主自助来用餐

吃点心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营养又可口的点心,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继弹性化作息时间表的实施后,点心环节与区域游戏进行了整合,孩子们对于吃点心的时间更加拥有自主选择权。为使点心区更加吸引幼儿,教师创设温馨适宜的就餐环境:暖色调桌布、欧式点心盘、手工装饰品都给予孩子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基于幼儿都有过吃自助餐的经验,也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将自助的方式牵引到点心环节,由幼儿自己拿取点心,自己收拾打理餐桌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孩子们不仅能够自我服务,有了参与班级卫生管理的意识,也对每日点心更加赋予期待。

自我管理篇:设置班级小岗位

从集体吃的方式转换为自助点心,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幼儿玩区域游戏太投入,经常忘记吃点心、部分小朋友用餐时间太长、食欲差的幼儿趁此机会不吃点心,针对问题教师组织幼儿展开探讨,幼1:自助餐厅可以增设小老板的职位。幼2:对,专门负责管理餐厅。最终,我们汲取幼儿智慧,在自助餐厅设置小老板的职位,负责拉拢客人前来就餐,该职位面向全体,只要幼儿能肩负起管理餐厅的责任,都可以获得任职小老板的机会。同步我们共同一份就餐规则:对于就餐的时间,每次时长以及拿取数量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张贴,进一步加强规范餐厅的运作。

自制打卡区:今天你吃了吗?

自助餐厅的开设,教师将幼儿前推,充分给予幼儿锻炼的机会。然而经常有小老板反应:弄不清楚谁吃了,谁没吃。捕捉到幼儿需求,我们增设点心打卡区来检验幼儿的用餐情况,幼儿只需要在自己的瓶子中插入吸管就代表已吃过,小老板可以对照点心打卡情况有针对的提醒幼儿用餐。这个方法既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能督促幼儿按时吃点心。随后,我们卷入家长资源,同幼儿一起收集废旧“养乐多”瓶子,教师将其贴上姓名并投放吸管,班级点心打卡区油然而生。幼儿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也培养了“我是班级小主人”的责任意识。

  1. 户外混龄自由化、我的场地我选择

1场地建设、力求有理有据

户外混龄游戏是我园的一次重要性变革。为了给孩子更多锻炼交往的机会,我们将原本“各班玩各班”的户外形式转化成“班班混合玩”,以此实现中大班之间混龄、小班之间混班的户外活动。孩子们在相对开放的户外场地中自选游戏项目,通过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交往、观察、学习、丰富自身经验,提高动作发展水平,获得动作发展的满足。孩子也从中学会了合作、竞争和相互促进。

2混龄实施、鼓励以大带小

混龄游戏的实施,我们采用“大带小、小跟大”的形式。不同颜色的胸卡则代表着不同年段的幼儿,在活动时每位幼儿戴着不同的活动牌选择区域,既方便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区分谁是哥哥姐姐、谁是弟弟妹妹,更有助于幼幼之间结伴游戏的开展。然而开放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在每个活动开展前,教师会对场地进行隐患排查,如:架子是否稳固,是否存在害虫等,确保活动的安全有序。教师是细心的观察者、正确的指导者、也是孩子的好玩伴。

三、课程实施兴趣化、我的成长我参与

1、主题审议、悦享课程智慧

为使课程选择更加有效,内容更加贴近幼儿实际,我园以省编教材为载体,结合幼儿当下的兴趣、年龄特点、以及指南依据等制定了一份份具有园所特色的主题计划。在主题计划实施前,各年段教师会围绕“主题是否适合当下开展”、“内容是否有研究价值”、以及“该课程实施是否有意义”等内容集中开展主题审议。然而计划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应根据幼儿当下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

近期,结合“常州地铁一号线开通”这一热点事件,各年段关于地铁主题的开展也如火如荼的实施中,在经历了寻找行动依据,进行经验对接,主题前对幼儿关于地铁方面的能、需、缺进行调查,鼓励孩子真正地走进地铁站,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地铁给出行带来的便利,在课程的实施中进一步规范自身文明行为。各类课程的梳理对接年段特征,主题审议在寻求突破,这就是课程游戏化推进的焦点,真正体现“课程因幼儿而改变”的理念。

2、集体教学、融入游戏精神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内容具有开放性、启蒙性、整合性的特点,教师对于课程的选择也更加具有自主权。对于天性活泼、好动的幼儿,传统形式的集体教学只会增加幼儿对课程的反感、排斥,在课堂中教师是主体,幼儿是被动的。而将课程游戏化的精神融入集体教学活动中,即为幼儿创设“轻松、自由、愉悦”的氛围,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在游戏的催化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音乐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硬背歌词,更是多元化的感受;数学活动不再是知识的单向灌输,丰富的情景让幼儿想学、爱学、乐学;艺术、科学等活动更加注重兴趣的导入,亲身感官的体验与直接动手的操作。

除了主题课程的实施,教师对于生成课程的捕捉也有着敏锐的视角。你瞧,秋风吹落一地黄叶,深深吸引孩子眼球,不论是散步、户外,都忍不住捡上两片,教师利用现有资源,并对接《指南》中幼儿发展目标,设计出一节节贴近幼儿生活的《分树叶》、《1和许多》等生成性课程。游戏化精神的融合,充分调动起幼儿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师幼角色也实现“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转变。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新的转变,能够真正地关注幼儿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让一日生活更加契合幼儿心理特点。生活是教育的智慧源泉,游戏是课程的快乐根本,让课程融合游戏,教育贴近生活,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花开每位幼儿心间。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 《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指南(试行)》(2013)

[3] 陆仙菊.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一日生活的调整策略[EB/OL][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