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门诊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姚珍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 200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180例门诊患者展开研究,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组,对照组单独实施门诊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结局。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掌握度,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门诊护理;健康教育;疾病知识;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态越来越重视。因此,很多患者感觉不适后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这一现象导致门诊就诊患者数量持续上涨。但很多患者在就诊、治疗后,整体治疗效果不佳,治疗依从性不高,难以顺利完成相应疗程的治疗,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妨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有研究[2]指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展开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门诊护理人员是否应在护理工作中展开健康教育展开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180例门诊患者展开研究,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组,每组90例。对照组男女性别比为50:40;年龄区间为18-75岁(46.62±4.65)岁。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为48:42;年龄区间为18-74岁(46.48±4.67)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但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照门诊护理流程为患者实施相应的门诊护理。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门诊护理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①主动沟通:在患者候诊期间,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耐心倾听患者的讲述,帮助患者宣泄内心压力与痛苦情绪,稳定患者的精神、情绪状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侧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为临床诊断提供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患者的挂号情况,主动为患者介绍相关医师,帮助患者了解医生的卓越能力,提高患者对医师的信任感。②明确疾病类型:结合门诊就诊患者的疾病类型,结合医院网络平台,设置相应的公众号,在公众号中明确标出科室门诊部的各种疾病,各种疾病的小界面中有疾病详细介绍。在患者前往门诊部就诊并确诊疾病后,及时指导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及时在相关界面探寻自己的疾病类型,明确疾病的危害程度,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等,从而达到解答疑惑,纠正患者错误认知的目的。③用药讲解:在患者确诊疾病并下达处方后,主动查阅患者的处方,为患者讲解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人体用药后产生的效果,对疾病造成的积极影响。同时,强调药物的应用方法与实际用量,要求患者遵医嘱用药,禁止随意更改药物用量或是停药。并告知患者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促使患者主动规避不良事件。④心理健康教育:一些患者因多种原因,所以在患病后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在确诊疾病前护理人员进行相应宽慰在一定程度上可稳定患者的精神状态。但为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护理人员需在患者疾病确诊后再次教育患者,详细讲述疾病发生对人体造成的相关危害,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达到的预期效果,适当讲述成功治愈案例,转移患者注意力的同时,提高混着的治疗信心,促使患者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

1.3观察指标

两组门诊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采用总分100分的不同调查问卷获取,分值越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下表。

表1 两组门诊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分)

组别

例数

疾病知识掌握率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90

78.67±4.55

79.04±4.59

79.65±4.61

观察组

90

92.65±4.67

93.14±4.62

93.89±4.57

t值

-

7.0922

10.2871

4.2235

P值

-

0.01

0.01

0.01

讨论

近年来我国各大医疗机构的门诊人流量日益增多,为保证患者顺利完成就诊,护理人员不仅要维持门诊就诊秩序,还需及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门诊护理服务,才能满足门诊患者对护理的需求。

健康教育是一种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促使患者树立健康意识、改善患者错误行为的护理干预方案。健康教育对护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能根据文化水平、年龄性格的不同及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健康教育涉及多个方面,如心理、疾病认知、用药知识等等,不同的干预策略具有不同的效果。但门诊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明显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可提高患者对遵医嘱用药的依从,可纠正患者的错误或是不良行为,可促使患者转变自己的想法,主动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工作,还可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可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可提高门诊治疗效果[3]

由上可知,门诊护理人员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文碧雪.健康教育对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5):125.

[2]崔钰艳.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2):29-30.

[3]孙小雨,贾珊珊.妇科门诊护理工作中良好沟通技巧与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9(34):172-173.